imageCA9U4XCT.jpg 


這本書在四月推出中文版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總之,自從知道
陶涵有了新的著作後,基於其的《蔣經國傳》的良好印象,我保持
了期待。

拿到這本書後,我開始努力的閱讀,也包括了汪榮祖先生的批評。
說真的,汪確實是沒有批評的太過份。


本書邀請了也是著名的中國近代史學者呂芳上老師撰寫導讀,劉維
開老師編審,是明智的選擇。首先,呂老師在導讀說明了目前史學
界缺乏一本公認的“出色”蔣傳的現實,然後用相當輕描淡寫的語
調,指出了本書的一些缺點。(畢竟是導讀嘛!一開頭就把書罵翻了
叫讀者情何以堪?)至於劉老師則是在翻譯上給予幫忙外,還用附
註糾正了一些小錯誤。(結構性的則無能為力了)


蔣介石本身就是一個爭議性非常高的人物,我甚至認為比起他的對
手毛澤東,此公更難給與一個“具高度共識”的評價。

要撰寫這樣的一個角色的人生,難度自然不用言喻。
做為一個外國的傳記作家,陶涵在其子身上的成功並不代表就一定
能夠延續。其實很多的結構性的批評在呂老師跟汪老師的文章中都
已經指出了,在此不敢獻醜,僅做點個人的心得。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非常的親蔣角度。
以一本傳記的立場來說嘛,其實也是無可厚非,但對於讀者來說,
這多少是令人失望,畢竟這種角度的書已經夠多了,不需要再添一
本。當然,也許對外國人來說這樣親蔣的書是比較少沒錯,如果是
把讀者群鎖定在非華語而言是可以說有“新意”。
不過,從另外一方面思考,如果由一個外國人寫出一本“經典”的
蔣介石傳,多少也有點讓人心思複雜。

從寬的方面來講,陶涵本身就有其侷限在,「本國人都做不好的事
情,也別太嚴苛了。」所以在某些細節的部分,是可以不用太挑剔

陶涵本身犯下比較令人詬病的,主要還是他試圖重新解釋跟評價蔣
介石這個爭議性很高的人,然而在缺乏一種對於中國近代史的深刻
感受與了解,還有對於材料過於偏執的情況下,得出來的結論多少
缺乏說服力的。

蔣介石的日記之公開,對於研究這個人物固然是個重大突破,但如
果過分迷信而忽略了即便是“本人也未必會說出歷史真相”的前提
下,結果就是弄巧成拙反而被誤導。更何況陶涵還混用了備受質疑
的秦版蔣日記,也難怪汪老師的批評會這麼嚴苛。而且陶涵為“尊
者諱”的地方真的太多,就連筆者在閱讀的時候也不斷的在腦海中
浮現疑問。

以蔣的早期生活,有些顯的太過“忽略”,有些則是太過“輕描淡
寫”,充滿爭議性的“中山艦事件”則是一例。在抗戰之中,楊天
石先生曾做出不少研究的祕密和談論點,也都不見引用。(陶涵看
過楊的書)


把討論回到書的本身,就一本傳記來說,陶涵的撰寫可讀性依然即
高,除了我覺得他在某些段落的敘述顯得有些囉嗦,甚至開始有點
沉悶外。林添貴先生的翻譯品質也是毋庸置疑,惟可惜在不知道是
不是趕時間的緣故,本書的錯別字之多,有點損及我對時報的信心


但不論如何,如果以蔣介石的日記之公開為一個分水嶺,陶涵的作
品可以算是新階段的一個基石,踏出的這步希望可以成為日後追求
更完美的一個起點,那麼本書是相當具有其意義的。


=========================================================


附帶談談筆者自己對於蔣介石的一些簡單的感想。
從小學時代就在閱讀表哥們的歷史課本,看著“先總統蔣公到蔣
總統中正先生最後變成蔣中正”,我對於此人的評價也是從頭洗了
一次牌,套用鄉民的說法,就是“砍掉重練”。

雖然家祖曾是日治時代的小學老師,不過可能地位並不重要,又是
在鄉下地方,所以國民黨初到台灣所帶來的陣痛在我們家完全沒有
任何的痕跡。對我個人而言,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包袱讓我有太多先
入為主的觀念,即使到了慈湖去謁陵,我也不會突然的“腰痛”。
(與我同行的同學語)

美國的傳記作家克羅澤評論蔣是個“戰術家”,而毛則是“戰略家”
,乍聽之下可能會讓人一陣愕然。不過如果仔細思考,其實內中深
意是在於對於此二人的統御才能的定案。

我剛讀了一半的,許知遠這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未成熟的國家‧變
革中的百年中國》中的評論,更加深刻而令人為之嘆服。蔣在中國
失敗了,然而卻在台灣成功了,或許他的格局就像劉邦與劉秀之間
的差別吧。(關於後兩者的評價請洽石勒.....)

但如果更深一層的思考,蔣介石在台灣的成功也許也是因為是在失
敗中痛定思痛的結果,當然也是因為許多歷史背景的因素的使然,
以蔣經國、陳誠等人為首的幹才,很多方面都是成功不可忽略的要
素。

總之,蔣在台灣所擁有的在南京時代並不相同也具備。

從北伐開始,原本被稱之為“紅色將軍”的蔣,為了從汪精衛等人
手中爭得領導權,也為了擺脫企圖控制共產國際的掌握,他不得不
選擇走上另外一條路,也就是備受爭議的清黨。然後一舉完成了統
一大業,哪怕這只是一個形式上的。

西安事變給中國與蔣介石的命運帶來的影響,陶涵在他的作品中用
“其實蔣周兩人早在私下和談,張學良的輕率作為唯一改變的只是
他自己的命運”來做總結,這樣的結論雖然讓人“耳目一新”,但
也讓人覺得“太過大膽”。

中日之間在1937年的差距絕對不是HOI2中那樣呈現的微小,那是一
個“幾近現代化”跟“勉強脫離中世紀剛剛踏入現代”的兩個國家
的戰爭。其結果是悲劇性的,對於侵略與被侵略的都一樣,唯一得
利的只有在十幾年後對著來訪的日本首相說謝謝的那位“偉人”。


到了台灣的蔣,究竟對著“反攻大陸”還抱著多少的期盼,我們已
經無從得知。他心目中想要建設的中國是否就是今日的台灣,這也
只能留給歷史去評價。


但不論如何,蔣介石的幽靈依舊海峽兩岸仍未消散,是一個不爭的
事實。把一個紀念獨裁者的“陵寢”改名為“自由廣場”也是對於
這個未成熟的民主國家“最大的諷刺”。現在的台灣領導者是否繼
續做著同樣的夢,還需要時間去證實。


至於其他的一些感想,我姑且留在我下一本書再繼續敘述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