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ire_map.jpg  

(大英帝國極盛時期版圖,日不落!!)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6772295.shtml

歐盟決意另訂新條約 英陷孤立

【中央社╱布魯塞爾9日綜合外電報導】 2011.12.09 11:45 pm


歐洲今天在建立財政聯盟以保全歐元1事上,出現歷史性分歧,各國意見不一。以法、德為首的大多數國家已商定推動新條約,使英國陷入孤立。

歐洲聯盟27國中的23國領導人商定,在實施歐元區比較嚴格的預算規定下,促進各國整合。但英國表示,在其爭取讓步未成後,無法同意擬議中的歐盟條約修訂案。

經過10小時會談,歐元區17國以及期望加入歐元區的6國決意在歐盟條約之外,談判新協定,以載明比較嚴格的赤字和負債規定,來化解歐元區的債務危機。

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在抵達會場以出席歐盟今年第八次危機峰會第二天會談時,以生硬的英語說,「鬧意見的不是歐洲,是英國,他們自外於決策,歐洲是團結的」。

歐洲中央銀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稱,另訂新條約的決定是從嚴制定預算規定的1個進展。他說,經過2年市場混亂後,17國歐元區若要茁壯,實施嚴格的預算規定勢在必行。

德國總理梅克爾表示,她對這些決定感到十分滿意;並說,全世界會了解,歐洲已自錯誤中汲取教訓,避免了「糟糕的妥協」。

權勢居歐洲之冠的梅克爾說,對於英國最終會同意修改歐盟條約以載入比較嚴格的預算紀律,她尚未放棄希望。

針對歐盟修約 歐美各大報反應不一,「衛報」(The Guardian)說,英國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否決修訂里斯本條約後,英國將在「歐洲遭到孤立」。

在「經濟學人週刊」(Economist)中,夏里曼(Charlemagne)筆記部落格稱這項協議和英國沒有參與,是歐洲「一大分裂」。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說,歐盟領導人正在「全力處理深深的裂痕」。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稱這項協議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這可視為讓雙速歐洲制度化,但指出,比起正式修訂條約,這項方案可更快獲得批准。

 

================================

這邊鎮長先講個古,雖然我對英國史不太熟也不想熟,不過讀歐洲史不可能忽略這個國家。

許多史家→特別是英國自己,包括邱吉爾←都喜歡把大不列顛民族了歷史開始於凱撒遠征起,認為自此就開化成為文明國家,還順便偷婊日耳曼,說他們總是抗拒,自甘墮落成為野蠻人....這是題外話。

但不論如何,不列顛島雖然中間隔一個海峽,至此也開始撩下去歐洲大陸的事務,一直到歐洲中世紀還跟隔壁的高盧人打了場英法百年戰爭,也真虧他們有這個耐心。最後被趕出了諾曼第後,惱羞成怒的英國人就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朝海洋發展去了。

經過了大航海時代,不列顛終於成為日不落帝國,國力雖然是列強之冠,但領土野心(至少在歐洲上)是沒有的,也不准別人有,所以長久以來,只要歐陸本土有誰想稱霸,英國一定誓死阻撓到底。簡單來說,就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對手的戰術。妙的地方在於,他們又不願意隨便跟人家結盟,維持著“光榮孤立”,這是外交史上很重要的一個名詞。首相帕麥斯頓那句:「A country does not have permanent friends, only permanent interests。」更是經典到炸,標準的現實主義。

時勢變遷,英國終於不得不結束孤立政策時,第一個結盟的國家居然是亞洲的日本而不是歐陸的國家,也跌破一堆人眼鏡。可這也宣告了帝國邁向終結的來臨,兩次大戰後,終於把霸權讓給了曾經的殖民地美國。

如今的英國,只剩下一個大不列顛國協在撐著,企圖回味一下過去的榮光。可在這個象徵性大於實質的組織裡,最大的兩個--加拿大,是美國的後院、澳洲,如今人家一心想去跟亞洲各國當好朋友,到底還能維持多久,還真有得瞧。

即使如此,英國到底還是前霸主,有人家自己長久的外交傳統跟政策。另外,在歐盟草創時就一直不肯陪法、德撩下去,為的是顧慮到大英國協本身的內部問題,也還有牽涉跟美國的關係。畢竟這個背後的強勢兄弟其實是很討厭挑戰者歐盟的,不列顛人夾在中間也是很難做人,大家都不能體會,卡麥隆此刻可真的有苦難言。

簡單來說,英國的外交政策不單只是跟歐洲的關係,國協、美國都是環環相扣,所以在這之中取得平衡,才是他們的優先考量,弄懂這點,不難理解卡麥隆為何如此決策了。

 

但說起來,英國人老愛“我不跟你們混,但是一起玩的時候不准忘記我”,還真的挺欠揍的,是吧?:P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英國 歐盟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