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pg  

前幾天在架上看到這本新書,瞄了很久後決定買了。
作者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其實只要說他也寫了《魔球》、《大賣空》等書,常看這類書的應該就懂,總之,就是暢銷書作家。不過,暢銷歸暢銷,關我屁事,會買這本書,主要原因還是主題。

在大選迫近之前,歐債一直是報紙上常常出現的主要討論點,光是商周等雜誌就不知道佔了幾回封面。不過,要弄懂它,可真的要費很多時間跟心神,還要跟一堆數據名詞搏鬥等。如今可好,這位暢銷作家從2008年開始,親自走訪冰島、愛爾蘭、希臘、德國等地,然後撰寫了這本,用最簡單,直接,沒有啥指標、數據、專有名詞的方式,來跟我們說,到底這些國家怎麼了。

這位作者的其他書,坦白說筆者只是久聞其名,未曾拜讀。倒是看完本書後,就領略了因何成為暢銷書的緣由。

麥克‧路易士的寫法還蠻隨興的,有時候看它似乎是在談無關緊要的話題,仔細思考後會發現其實是在隱喻。在討論德國時,他不斷提出這個民族對於“排泄物”有種偏好,說“他們既喜歡乾淨,偏偏骨子裡又熱愛髒汙”。乍聽之下可能會覺得一頭霧水,這跟歐債啥關係?接著看下去,作者是想表達的是,德國人喜歡遵守“規則”,也相信別人會相同,偏偏又喜歡在汙穢的金融商業界中撩下去,矛盾的相信那些“球員兼裁判設的規則”,最後身陷債務與虧損中無法自拔。

另外,作者也喜歡用諷刺跟幽默的比喻,來形容某些舉止,就好比說,他在講到冰島人大舉借債,買了一堆無用的外國企業,製造出一堆泡沫式的繁榮,這樣就好像是:「我跟你各有一隻貓與狗,我用10億把貓賣給你,你再用10億把狗賣給我,這樣我們就各有非凡價值的寵物啦。」這個例子倒是令讀者一讀就懂,不是嗎?

冰島的人口才三十萬人,靠漁業起家,可能是討海人的一股冒險犯難的精神,跟不得不有的樂觀,他們在經濟稍微起色後就撩下去玩金融遊戲,恐怖的是,之中沒幾個人真正有相關的背景學歷,他們不願意聽也自以為是,然後把泡沫越玩越大。有趣的是,這些人都是男人,現在冰島掌權的是女人。“再也沒有人敢把錢給男人管了。包括他們自己。”

希臘是標準的社會公民意識崩潰的最好範例,人人逃稅,公務員貪腐橫行到一種被視為正常的現象,全部的人都只想爽著過日子不想付出任何義務責任。越讀下去就越怵目驚心,而這一切正是民主體制自由社會下的產物,沒理由怪罪任何暴君僭主。新的希臘政府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整個社會砍掉重練,問題是,要花多久,會給它機會嗎?

愛爾蘭在史上一直都是蠻悲情的國家,十九世紀的大饑荒在教科書上被記上了一筆。過慣苦日子,咬牙苦撐的這群人,加入歐盟後,靠著膨脹的房地產業迅速從最貧苦,轉移到最富裕的。異常飆高的房價跟狂蓋的高樓大廈,顯然已經跳脫了經濟學中的供需法則,而泡沫化顯然也是意料中事。(或許我們可以看看台北的房價....)妙的是,從天堂跌回地獄的愛爾蘭人,最大的抗議也不過是由一位老人對著官員丟丟臭雞蛋而已。

德國人,或者是說日耳曼民族從羅馬帝國時代就一直不斷的在歐洲內碰撞,到了十九世紀以後變成了一個“德國問題”,英法等國死命地阻止這個鄰居稱霸,結果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是擋不了。歐盟這個新羅馬帝國的眾多成員還是要看柏林的臉色過日子,至於德國人自己怎麼想的,只有天知道了。倒是有位“專家”主張,歐元應該分成兩等,比較次一等地給愛爾蘭、希臘等國,財政健全如德國、荷蘭、法國(他猶豫了一下)就拿高的。這倒是個主意啊?不過歐洲統一就真正遙遙無期了。

最後討論的是美國。這個霸主表面上的地位仍然不容質疑,只是如果把視點縮小到地方財政,吾人就會發現,許多州政府都已經面臨崩潰,Vallejo州甚至已經破產了。被什麼壓垮?高額的公務人事支出,一堆人拚死拚活的進入政府工作,領高薪拿許多退休金,稅收卻不斷的銳減,最後終於入不敷出,然後一起崩潰。今天台灣還是一堆人把考公務員當作畢生職志,覺得這是“築夢踏實”的唯一之路,真是令筆者百思不得其解。就真的對自國政府如此之有信心乎?還是其實已經沒什麼可以選擇,還不如先看看眼前,“我死後哪管洪水滔天”?哀哉。


基本上,筆者把本書跟之前的《美元圈套》都列入了解最近的財經趨勢的兩本好書,算是某種程度上的“警示”作品。至於內容可信度之類的,自當由明智的讀者自行去判斷了。面對即將來的災難時,這世上有三類人,第一種是啥都不知道的(最幸福),第二種是至少懂怎麼避難的(也很幸福),最後一種最可憐,一知半解卻也不知所措的。

最後要說的是,本書的翻譯品質只能說差強人意,有些地方的語句明顯的非常奇怪,百讀不解。其次,可能是排版的問題,偶爾會出現標點符號出現奇怪的地方造成不順的斷句,這都是十分可惜的地方。



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