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5582793  

本書是北京商務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的新作,英國學者Moses Finley的《古代世界的政治》。這位學者是古典史的大家,這是他針對希臘(雅典)跟羅馬的政治所寫的研究專著。

說在前頭。
其實,像這樣的專業書不容易翻譯,是可想而知的,這本的譯者黃洋跟晏紹祥也是古典史的研究者,不過,呈現出來的水平卻是有待商榷,不由得讓人感嘆了一下。結果,反而是原作者在這本書中想說的內容,要加上譯者自己寫的介紹文內透露的,才能拼湊出來,讓人哭笑不得。至少,筆者讀完的感覺就是如此....

但是,講完之後還是要提的是,商務能夠持續的翻譯這樣的書,依然值得褒美,是筆者繼續掏錢買的原因。


談談本書的內容。
就筆者閱讀的感受,芬利對於古代世界的看法是認為,由於史料的不足,人們在企圖拼湊恢復過去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想像”或被史料誤導的成分存在,而這是相當的危險。他認為,或許人們要更加多運用一些“理性與邏輯”。

芬利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中所說:「僭主政治是為了統治者的個人利益,寡頭政治則是富人的統治,民主政治則是為了窮人的制度。」,他主張古典世界政治史就是富人與窮人之間的“衝突”史,而這個詞,與其說是那種不斷的暴力相向的對抗,倒不如說是兩個階級之間針對利益的矛盾與妥協。不過,這種現象比較出現在羅馬,希臘(雅典)就比較不是那麼顯著,擁有公民權的“人民”大體上財富相當,同水平的教養,對於公共事務的熟練,構成了一個面對面的高參與度的政治社會。雅典在政治上的完美度是較高的,它的衰退與滅亡則是外來的強權所導致的結果。

而在羅馬,寡頭的統治始終比較封閉,公民大會的影響力也沒有史實上那樣的高(芬利很懷疑像波里比烏斯所描述的是有多少成分腦補),人民對於自己的利益的爭取,只能依賴街頭暴力跟某種大規模反抗來爭取。這樣的“政治”活動在早期運作至少還算“良好”,富人階級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做出妥協,在透過庇護制度跟對外擴張後的土地分配給予貧民補償後,完成了羅馬早期的擴張大業。而在共和晚期,擴張相對和緩後,利益的分配上就開始嚴重不均,富人獨佔的程度引起了貧民的強烈不滿,又沒辦法像過去那樣妥協,此時,一些活躍人物開始出現,把構成武力的農(貧)民掌握在手中,便成為摧毀共和(寡頭政治)的利器。而芬利認為,之所以最後共和會崩壞的那麼容易,並不全然可以以城邦制度不適應於帝國來概括之,誠如上所述之外,他認為古代的“國家”的合法性,來自於對利益的分配,也就是貧民要求的生存權的維護之上。當他們在早期還能夠與富人階級達成一定的妥協後,在“習慣傳統”這個點上,貧民是願意維持羅馬國家的。可相反的,在晚期一百年內,羅馬貴族把征服來的利益把握在手中,用傲慢的姿態拒絕了任何的分配,就導致貧民轉向願意給他們救助的“那群人”,共和國也就崩壞了。(所以我們不難理解史書上總是說馬略或凱撒努力替老兵爭取土地或海外“殖民”的原因)

 

以上是筆者對於本書的理解,其他小細節部分,就不再贅述。
大體上來說,不是沒有所得,只是說,除非是真的抱有高度興趣的人,否則大概是很難啃完它,大概就是這樣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