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說到尼爾‧佛格森,應該是最近最常出現在大家眼簾中的“暢銷”歷史“作家”吧!對岸的中信把它的著作湊成一個全集總共十三本即將出版,台灣的版權分散,但前前後後也直追這個數字,相當驚人。

筆者從《貨幣崛起》開始接觸此公,由於他的書太多了,也就挑了幾本來看看,其中一本就是這部《第一次世界大戰》;跟另外一本《世界大戰》比,本書把範圍限縮到一戰來,是單一事件專著而非時代通論。不過討論這個事件的書太多了,佛格森之所以還選擇這個題目,他自己倒是在序言就解釋“希望能夠從社會跟經濟的層面,做出一個整合來回答幾個問題。”作者想回答的論點書介有說了,這邊就不贅述。

簡單來說,本書不是大戰的事實敘述與回顧,而是“問題與答案”。其實還蠻像論文的,只是沒那麼嚴肅(笑)。


前面幾個問題圍繞的點還是在於大戰為何開打。這是個國際關係史上相當有趣的命題,那本著名的《八月砲火》今天讀來還是相當有趣。

筆者個人對於這樣的一個大事件倒是有點想法不得不說。其實像一戰這樣的大事件,牽涉的層面跟單位如此廣闊,事件的爆發往往已經很難是一種單一因素也不可能是,這樣的“果”往往是很多的“因”造成,在事後回頭解釋的過程裡面,往往會發現這個事實。吊詭的是,吾人卻不能肯定這麼多的“因”如果少了一環,還是能達成相同的“果”。這就讓人們在回顧的時候,最喜歡討論的命題“要怎麼阻止其發生”變的困難跟充滿爭執性。就像是如果說德國不在戰前那幾年跟英國死命的玩海軍競賽,或許可以減輕兩國的敵意之類甚至達成同盟云云的說法,事實上本書作者佛格森則主張“德國之所以無法跟英國達成同盟,不是因為它是潛在的威脅,正好是因為其外強中乾,對於帝國的利益反而不如日本那樣有效所致”,這當然是個有趣的論點。也正好證明了筆者所說的,單獨的討論某個環節的因,最後只會陷入無止盡的爭論之中吧。因為某方也許可能會反駁說,英德就算同盟了,大戰也可能以另外一種形式打起來之類的論調。

當然,這並不代表討論歷史就沒有意義,要有思辨才能讓它有價值嘛。


筆者對於佛格森的論點大致上都認同,唯獨有一件事情要提提。
那就是歷史學家費雪所主張的「德國九月計劃」,裡面的內容包括:「目的在實現德國的政治野心,總結說來就是建立統治全歐的霸權」,手段分別是併吞法國、比利時以及或許俄國的領土、設置中歐關稅同盟、在波蘭與波羅的海地區建立直接或間接受德國控制的新國家。此外,德國還將在非洲取得新的領土,以使其殖民領地可以合併成一個連續的中非殖民區。另外還將進行協同的工作,藉由煽動革命的方式來打破英國與俄羅斯的帝國,這當然是英國所不能容忍的。關鍵在於佛格森主張,德國在戰爭前並不是如此構想,他引述了德國當時的政府領袖都曾信誓旦旦的表示願意“最溫和的方式處置法國並絕對保證比利時的領土完整”來換取英國的中立,一旦大戰勝利,德國只是希望建立一個中歐的關稅同盟並且將俄國逐出東歐勢力圈,一種類似“歐洲合眾國”(歐盟?)的形式以此來跟英帝國、美國及俄國抗衡;作者認為這種“德國霸權”對於英國“即便有損失,也還是不能接受的,至少比起大戰結果而言。”

個人覺得這樣的見解並不全然錯誤,但卻有一種濃濃的後見之明的味道。畢竟當時人都是處於一種“未知之霧”中,且先不提德國人的外交信用如何。單就英國的傳統利益來說,佛格森的論點似乎稍嫌武斷。確實,英國的立場在一戰中是很關鍵的,許多書中都不乏英國如果一開始就力挺法俄堅決表示必然開戰的話,德國是否會冒險賭它不插手的機率恐怕不高。此外,如果不列顛的遠征軍晚個幾週甚至一兩個月參戰,恐怕戰局也已經無可挽回了。所以,德國確實有理由犧牲很多利益來換取英國的中立,但關鍵是,英國是否願意犧牲掉一切來換取自身的和平?就傳統上來說,倫敦的外交立場向來是“光榮孤立”跟“避免歐陸出現霸權”,前者已經在日英同盟中結束了,後者卻是一直持續堅持的原則。從二戰後英國對歐盟的態度來看,那種彆拗又抗拒的思考,吾人很難想像它能夠在二十世紀初就接受歐陸出現一個共同體,更何況其戰略目標可能是要挑戰英帝國跟美俄的。當然,不可否認,當時也有許多人都了解到,這場大戰會“打掉一堆人的皇冠”,但就佛格森所引用英國外長葛雷所說的:「就算不參戰,我們也將遭受損害;而如果我們參戰,損害並不會更大」,這句話或許如作者所指是錯誤的,但當時並沒有任何跡象可以絕對證明打一場大戰的代價會比容忍德國建立歐盟來的難以接受。

另外,有很多人仍然認為這場戰爭會如同十九世紀那樣子簡單明快,只要還有這種認知,戰爭就遲早會爆發。

一點見解。

 

本書基本上正是引人思辨的論述式作品,讀者需要自行了解這段歷史後,再來閱讀才能體會作者的論點。國內關於一戰史,外交跟戰爭初期的始末首推《八月砲火》,完整戰史則是李德哈特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史》,至於分析式著作,就留給本書吧!
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