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社科文獻甲骨文一口氣推出了幾本日本學者的中國史譯叢,主題有《西太后》、《中國通史》、《倭寇》、杉山正明的《蒙古帝國的興亡》跟這本檀上寬的《永樂帝》。本書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作者把寫作重心放在傳主本身對於“華夷秩序”的再建立,是個有趣的觀察。

眾所周知的,中國在東亞的國際圈向來“有自己的玩法”,從儒家學說裡發展出的“五服”、“朝貢”體系,隨著中原王朝興衰,運行了一千多年。在盛唐,經過四百年的大融合新產生的華夏文明,有著強大國力而自信滿滿,只要是能夠遵守禮儀規範的教化,就可以是“中國人”。而到了元朝,由“異族”皇帝所開啟的天下秩序更加入了新的理論。繼承其後的明朝,太祖、成祖父子對於忽必烈時代的“萬邦來朝”只有羨慕,而欲效法之。

當然,這其中更深的原因是因為明從元手中奪回中原,是需要鄰近各國的承認來增添其正統性,而對於永樂帝來說,武力篡奪後,更是需要藉此來得到認可。這就是朱棣屢次派遣鄭和出航的原因。因此現代有些史學家對於明朝沒有繼續航海事業覺得扼腕可惜,就是一種從根本上的嚴重誤解了。事實上,從永樂帝死在蒙古遠征的路上就可以看出,大陸的威脅才是王朝真正的心腹大患,這跟歐洲人為了尋找生死攸關的商業利益而不斷探險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檀上寬在本書中最有趣的地方是,他認為明成祖讓足利義滿稱臣,把日本納入天朝體系內,是其“超越忽必烈”之處;同時,作者進一步認為“這並不是屈辱”,這只是一種互利互惠的外交行為。他認為現代人讀者在回顧這段歷史時,應該要跳出現代的外交框架去看待,才能得到正確的評價。雖然作者認為永樂可以把足利兵不血刃的納入朝貢體系是一大成功(他的理由就這個),但我覺得那只是碰巧遇上了義滿這個“中國粉”,要是往前時宗或往後的信長、秀吉,大概又是一場仗好打,不然就是冷戰....

近年來,頗多人看待明朝都認為是個很關鍵的時刻,當時歐洲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而中國雖然強盛,但卻日益內向。明太祖廢相,鞏固皇權,讓政府更趨於專制,永樂帝提出華夷一家,恢復朝貢秩序,都被後來的清朝所接受,也成為近代中國的遺產,不可謂影響不深遠。檀上寬在這本小書中雖然都略有點到,但都沒有深入探討,比較可惜。

總而言之,這本《永樂帝》論點清晰有新意,篇幅適中,做為簡單了解傳主本身的事業,是不錯的選擇,跟大家推薦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