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1PA-8TLt6L  

 

這個出版社會出這樣主題的書,當初看到時是頗有疑慮的。不過仔細翻翻內容發現,其實只是“政治正確”的選題下的產物,本身是不是羅馬沒有什麼關係,不過這個譯者讓我有點想先讀讀看其作品,因為他還接手了號稱“二十世紀最好的羅馬史家”的R.Syme經典《羅馬革命》(已出版)的翻譯。幸好,沒讓我失望,看來是可以期待。

羅馬衰亡是個複雜的主題,它是讓很多史家有了口飯吃的好話題,Bryan Ward-Perkins在他的一本著作中統計了後人分析帝國崩潰的原因不下兩百多種(就不知道有沒有把他自己的也算進去),實在也夠驚人了。不過,再怎麼樣去探討,人世間的苦難也就那幾樣,分幾個大類不外乎政治、社會、經濟、天災、人禍等等。而這類書後來也發展出套路方式:先把前人的結論拿出來講一講,然後否定掉,最後再拿出自己的理論。

這本《腐敗與羅馬帝國的衰弱》也差不多如此。

作者先簡單的花了一章分析了下帝國的經濟跟區域。這段講的還算有料,簡單來說就是他認為帝國太龐大,每個地方的狀況都不同,西半部的確在經濟上衰退了,但東部沒有(所以你看到歷史上哪邊又多活了一千年),所以講這類因素並不是崩潰的主因。

Ramsay MacMullen的論點在於腐敗。綜觀人類史上,只要有政治、利益、權力,就免不了會有腐敗,作者認為羅馬的特點在於,其政治文化中並不否定這樣的狀態,至少一開始到很長的時間不是。

在羅馬的共和時代,其社會關係網路中,存在著縱向的庇護關係網路。如我們所知,其政體實質上是一種寡頭民主(現在也差不多啦,只是我們不想承認而已),上層貴族橫向間的鬥爭時,是需要縱向的支持。此外,當時的社會有許多功能,今天我們由官僚政府負責,當時是必須由那些有權有勢的貴族來填補。這種互相需要的情況,達成一種利益交換,構成了羅馬的政治生活。歷史小說家R.Harris寫的《最高權力》中描述的西塞羅,在當選執政官後每早都要處理一堆請託,出門要前呼後擁,這種種背後的意涵都是不言而喻的。

這種庇護關係延續到了帝國時期,其變化不大,只是關係網路擴張到各行省,但基本型態依舊。下層民眾依然需要找尋地方貴族菁英的庇護,而行省的權貴則是透過聯姻、利益交換等手段橫向的交流,建構出一個各大家族互相支持,影響,甚至鬥爭的脈絡網,大家想像大概就是中國中世門閥世家的西方版。

大家知道,帝國是一種城市文明,它的統治是以羅馬為中心的各自治市聯盟,而其中主導的就是信奉所謂“羅馬精神”的一群,在各地被創造出擁有同樣價值跟生活方式的菁英來掌控所有的政治行動。而羅馬並不存在中國那種科舉取士的制度,帝國的官僚、行政人員,軍團的將官等等都是從這批菁英中挑選出來,方式嘛,不外乎利益交換,親朋好友互相推薦之類的“腐敗”方法。

作者特別強調的,正是這樣的政治行為在羅馬的文化中,並不是被否定的,並不像中國傳統上喜歡講“清廉、公正”(做不做的到又是一回事,至少道德上要強調一下),“適當”的牟取私利是被允許的。在《羅馬十二帝王傳》中的維斯帕先傳中有兩則他跟請託人之間互動的小故事,顯然蘇維托尼烏斯是把它當趣事記錄下來,而不是醜聞。

當然,偶爾這樣的情況也會有“過火”的行為,這時候前期的皇帝們通常會出來制止這樣的“踰矩”行為,違反政治上的“潛規則”到傷害國家利益就不被允許。這種界線在哪裡當然是誰都說不清,不過我想從“常識”上來說應該是可以推斷,作者也沒有自我設限。

這種政治生態在早期運作的還算可以,至少達到了一種“底層的尚能溫飽,上層的爽爽過也不用太剝削”的平衡。當然,這種狀態在三世紀以後就被打破了。如眾所知,內戰、外敵入侵、經濟惡化,導致帝國這塊大餅的搶食變的激烈,最先受害的當然是底層的民眾。這邊先插一段話,之前曾有人提過,鹽野七生曾在她的著作中反覆討論卡拉卡拉把公民權普及化的重大影響,但許多西方著作都對此輕描淡寫的帶過,主要原因是因為羅馬從中期開始,分割社會階級的條件改成“財富、權勢”,也就是說,做為一個小康擁有公民權只是更慘,會被課更多稅,更別提一窮二白的。當時的區分是“上等人”跟“下等人”,而非你是不是“羅馬人”了。在這種情況下,底層的人農奴化的情況日益嚴重,而且,甚至在“上等人”之中,地位偏低的人也很快在鬥爭中敗下陣,成為被剝削的對象。於是我們看到,農村崩解為私人莊園加速,地方精英不堪重負,或逃亡,或消滅;而頂層的人腐化日甚,到了連皇帝想要控制都沒有辦法的地步。特別是戴克理先改革後,強大的官僚集團形成了一股難以撼動腐敗勢力,欺下瞞上,掠奪成性,把國家當作私人財產。MacMullen認為,更致命的是在於軍團,君士坦丁最終完成的中央化,讓軍團駐紮在城市附近,甚至進駐,這讓這群擁有武力的人有腐化的機會,他們在壓榨百姓上只有更兇狠,而失去戰鬥力的速度也成正比,當帝國最終只能依賴蠻族士兵時,也就是它的亡國之日了。

基本上,我認為“羅馬帝國的衰亡”的原因,它就像是塊拼圖,由許多片拼湊而成,或許它不是缺一不可,但也不是單獨可成。MacMullen的“腐敗說”當然也是其中一片,不過筆者認為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片。

怎麼說呢?

其實那些天災人禍,帝國的整個歷史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但在政府運作穩定時,就算有困難,也都能化險為夷。在晚期我們看到的,是皇帝走馬換燈的來來去去及越來越龐大卻更加無能的官僚,它們對於所有發生的狀態都沒有解決之道。沒有什麼比這對一個國家更加嚴重的了,不是嗎?

而今天我們做事後的歷史分析時,是否能想說,羅馬的政治文化如此,就注定了其衰亡的命運。這也未必,首先,MacMullen在書中沒有提到的,但很重要的地方就是,三世紀後的內戰,原本可以制衡這種腐化的皇權長期削弱,甚至到了晚期,住在深宮的皇帝根本對這群官僚無可奈何。筆者在讀三世紀以後的歷史,特別是那位重新再統一帝國的Aureolus的死法:親信偽造筆跡逼反禁衛軍,集體刺殺了這位戰功赫赫的皇帝--總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在想想,或許Aureolus也是因為觸犯了這群早就貪腐成性,無可救藥的階級的利益,才會在陰謀中喪命吧。歷史上告訴我們這種情況的唯一解,就只能清洗後再重組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塞維魯、君士坦丁動輒把禁衛軍解散的原因。而事實上,戴克里先等諸帝也不是沒有任何處置的動作,官僚化、引進基督教(道德?)等,可能都是其手段,而東部帝國倖存下來或許除了經濟體質較好外,就是這種變革有了成效吧。(西部則是來不及改完就崩潰了)

不管怎樣,這也是其中的一種說法。腐敗在人類的社會中始終存在,也有人說它能有正面的效益,但大多數時間,它就是負面居多,除非你是既得利益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