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etImage

 

 

大學的時候,我曾經問了教授一個問題:「如果我相信世上有個神,但我覺得祂跟我無關,這樣算是怎樣的態度?」
他說:「你根本不信神。」
我當下啞口無言,心中還是充滿疑惑,但不知道怎麼表達。

我承認我對宗教沒什麼熱情,或者是說,僅只於從歷史研究者的角度去看待。我接觸過頗多基督信仰者,我對於宗教的各種美德很是尊崇,但深深的厭惡那些繁複的儀禮跟教條。為什麼我們要不斷歌頌神才是真信仰?難道我們跟神之間的交流只是一種救贖的交換嗎?種種的疑惑存在腦海揮之不去。沒有人比吉朋對於基督/天主教的批判更加刀刀見骨,不知不覺成為了他的忠實聽眾。

最近,神學家Harvey Cox的《信仰的未來》引進華文市場,它的那以拜占庭式馬賽克基督肖像的封面深深吸引我(各位編輯,人要衣裝書也要啊),翻閱了內容後,當下就買回家立馬看完。

Cox解答了我許多疑惑。

首先,作者對於信仰(Faith)跟信念(Berief)做出了定義。他認為前者是一種深層次的,極度珍視跟信任的價值觀,後者則是一種不確定性,但卻選擇去相信的狀態。信念可以真對一種對你沒什麼太大影響的事情上,但信仰卻是息息相關,極為重要的。Cox認為現在很多人往往把這兩件事情混淆不清了。而這種現象其實也不是從現在開始,它可以往回追溯。

Cox首先帶我們回顧了基督/天主教的發展史,他將之分類成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信仰的時代”,那是人們團結在耶穌身邊共享聖靈,充滿自由、療癒跟憐憫,懷抱著希望的純真年代。第二個階段是“教理的時代”,隨著君士坦丁把基督教拉到國教地位,被建構出的神職組織為了各種目的,開始創造出各式教條,儀式,把原本的“信仰”用各種“信念”取代。耶穌最初的價值被拋諸腦後,各種醜惡浮上檯面、贖罪卷、異端裁判所、十字軍等。隨著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時代的到來,人們破除了迷信,遠離了教會。看似宗教衰弱的時候,Cox反而認為現在是新的階段,一個回歸信仰初心的“聖靈時代”,不再需要什麼教條跟組織,透過一種對耶穌最初的價值觀的擁抱,可以跟聖靈直接接觸,得到真正的信仰跟救贖。

他的這番理論深深的打動了我。記得前幾年,我閱讀了雨果的悲慘世界,裡面最讓我感動跟喜愛的角色是那位卞福汝主教(,台譯版,原文:Bishop Myriel),我認為只有像他那樣的人,才是信仰者,真、善、美。

不過,Cox這本書寫在2009年,他雖然觀察過好幾任主教,但不知道他怎麼看現在的教宗方濟各,雖然我沒有認真的研究,但看了一些報導後,總覺得他正走向Cox所述說的道路上,一種拋開信念、教條,擁抱美好價值觀的真正信仰,讓所有宗教都能和平共處的時代。雖然最近的時事讓我們覺得這種堅持似乎正在動搖,或許正因為困難,才更需要這些人的引導吧。


至於我個人是非常喜愛這本書,但我更相信一種看法,那是來自於印度電影“來自星星的傻瓜PK”(台譯)的主角在片中對於宗教的表述:「...有兩個神,一個是創造我們的造物主,一個是你們虛構出來的神。我們對於造物主一無所知,但你們所虛構的神,就像你一樣,是騙子,用表演給予虛假的承諾,重視富人,遺忘窮人,數錢數的高興,而人們甚至害怕說話...」這跟吉朋在其大作《羅馬帝國衰亡史》中所說的“真正虔誠的信徒應該默默遵循,而不是妄自揣測神的旨意”是同樣的深得我心。

接下來我會想去看R.Dworkin的《沒有神的宗教》,想看看這位享負盛名的大師又是怎麼討論。

 

最後再囉嗦一下,有一部西班牙電影“Agora”(台譯...風暴佳人..= =),她是描述四世紀的女性哲學家希帕提婭怎樣在“教理化時代”中堅持自己的“信仰”,最終被“惡名昭彰”(我認為的)的Cyrillus Alexandrinus主教迫害致死的故事。用這部片跟前述的“來自星星的傻瓜PK”一起觀賞,應該可以得到很多感觸。

強烈推薦給大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