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中國的中信翻譯的《歐洲中世紀三部曲》系列其中之一,作者 Lars Brownworth 是歐美頗有名的通俗歷史作家,他的其他兩本諾曼人、維京人都已經推出台版。仔細看完後,還是覺得這本是三部曲中翻的最糟的吧,難怪繁體跳過這本。

來,讓我們看看幾段錯誤:

Pag:4

這個舉措壓垮了幾乎全部他的繼任者。

語意怪怪的,查了一下原文:

a task that had overwhelmed all of his immediate predecessors.

我英文不好,這應該是前任者不是繼任者吧?我用辜狗翻譯都不會翻成繼任者....@@

接下來更扯:

但實用主義者戴克里先發現了一種非東正教方式的解決途徑:

什麼是“非東正教”?那時候就已經存在這玩意了喔?TMD...

查了一下原文:

...the pragmatic Diocletian found an unorthodox solution:

unorthodox,非東正教...我暈。還怕辜狗翻譯呼弄我,查了網上所有的網路辭典都是:非正統、異端。然後英英字典是: different from what is usual or expectedin behaviour, ideas, methods, etc.

譯者你怎麼翻譯成非東正教?

Pag 5

將帝國分割出十二個教區,每一個教區由一個代理人統治,....

教區....其實這個有點找麻煩。

作者的確是用了“diocese” 這個詞,但通常其他專業書會看語境先譯成“管區”、“大區”等,而不是用後來基督教化了的“教區”這個譯法。

隨便找幾本專業的書比對一下就知道了。可以想見譯者跟編輯多沒Sense...

 

Pag 172

,,,,查理--或稱查理曼大帝,後人多如此稱呼--

看來是不用太奢望會有啥正確翻譯了.....

建議:查理--或稱 查理曼(Charlemagne 查理“大帝”),後人多如此稱呼

 

Pag 248

 

歐洲的基督教力量尋找到了最為強大的保護者,不止一位德意志皇帝來到帝國邊境所至之地南義大利,在此尋求庇護,鞏固自己的頭銜。

那時的神羅正值奧托、法蘭克尼亞王朝交接期,尋求庇護?嗯嗯嗯...查一下原文....

The Christian powers of Europe looked up to it as their great protector, and more than one German emperor traveled to southern Italy, where the imperial borders touched, to seek recognition of their titles

個人英文不好,可參考字典解釋,覺得譯者是過度解讀了最後一句的意思吧?頂多也就是“尋求對其頭銜的承認”而已。考慮到當時的東西帝國互爭正統性的對立,這是可以理解的。用到“庇護”就太過了。

 

Pag 261

 

15年前,一位諾曼公爵....,殺死黑思廷斯的合法國王,他的沉重長靴在任意流著薩克遜血液的土地上肆意踐踏。

看看原文吧。

Fifteen years before, a Norman duke had burst into Anglo-Saxon England, killing the rightful king at Hastings and placing his heavy boot on the back of anyone with a drop of Saxon blood.

估狗機翻的結果:

十五年前,一位諾曼公爵衝進了盎格魯 - 撒克遜英格蘭,在黑斯廷斯殺死了合法的國王,並將他的沉重的靴子放在撒克遜血液中的任何人的背上。

怎麼辦?沒辦法笑你機翻,半斤八兩啊。有一段估狗還翻的比你正確啊。

 

Pag 325

 

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巴爾幹地區豪富階級的忠誠,穆拉德二世時常派出自己的兒子做為人質。....

為啥主君要地方忠誠反而是自己派人質過去,這不科學啊?

讓我們看看原文:

To ensure the loyalty of Balkan magnates in his absence, Murad II often took their sons a hostages.

來,我丟進孤狗機翻一下:

為了確保巴爾幹巨頭在他缺席時的忠誠度,穆拉德二世經常將他們的兒子當作人質。

譯者我們坐下來心平氣和聊幾句。

 

可惜了原作,以通俗作品來說是很流暢易懂,偶爾加點自己個人的評論也蠻對我胃口的,例如對巴西爾二世。最近對拜占庭主題的書多如過江之鯽,這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