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電視節目,主持人出了一個“有世界第七大奇景之稱”的是哪一座建築物,答案是“羅馬大競技場”,老實說我有點驚愕。可能是太孤陋寡聞,竟沒聽過有此一說。不過不管怎樣,大競技場做為古羅馬最大的“標誌與象徵”應該是毋庸置疑。它是這個文明核心特色跟科技水平的代表與巔峰,從這座建築物中考古學家跟歷史學家可以探尋到許多研究資料。

華文圈對這座建築物的介紹也不算太少,以前貓頭鷹出過一本《羅馬大競技場的故事》,在文字上的敘述是足夠了,可是配圖少了些就有點乏味。楓樹林這次翻譯了 Haynes Manuals出版的The Colosseum (《重返羅馬競技場》),算是相當功德無量,畢竟,儘管許多旅遊書也都會對這建築物做介紹,但像這樣全面性的圖文並茂解說的作品還是少見的。而且Haynes Manuals 的作品向來水平頗高,它在其他諸如汽機車,軍事武器上的“圖解”也都廣受好評。(簡體倒是翻譯了不少,如俾斯麥、F-16、T-34等) 說起來,順便稱讚一下,楓樹林也是一直持續推出圖文系列作品,最近接連推出《歐洲中世紀城堡》、《維京戰士傳奇》跟這本,都算是物美價廉的好書,讓我荷包大失血。去年出的《鳥瞰古文明》簡直愛不釋手!(不急的其實可以等每年的國際書展,現場優惠也不少....)              

本書說,羅馬大競技場經歷千年的各種破壞、盜採之後,到現在只剩當初的一半,所幸,這些年的考古也做出了不少成果,人們可以依賴科技進行3D繪圖復原等,甚至像電影“Gladiator”就給全世界觀眾帶來不少震撼,雖然未必全然真實。(聽說要拍續作....= =) 這些在本書中都有探討到。除了剖析大競技場本身外,還討論了關於角鬥士的種種以及考古經過,對我來說較有意思的是它提及了我在2015年去羅馬旅行時,注意到大競技場到處都有鷹架跟施工工具,原來是從2年前就開始修繕,並在2016年完成。

個人認為這本《重返羅馬競技場》真的是很適合喜歡本主題的朋友收藏,如果想去旅行的旅人也可以一讀,後面提供的資訊也頗實用。這邊強力推薦一下。

如果說光看文字圖片不夠滿足的話,紀錄片其實也是不少,著名的“B站”隨便查一下有很多部,不過要注意海峽對岸那邊是翻譯成“鬥獸場”,關鍵字要找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