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得]《大唐懸疑錄》讀後感。

以前的歷史小說,或「帶有歷史背景」的小說,比較「不拘小節」,字裡行間的敘述,人物的遣字用語之類的,似乎「跟現在沒啥區別」。可能原本作者本來就是要讓一般人看得懂就好,這些似乎只有歷史愛好者會斤斤計較的就不用太在意了。但這些年來,隨著「微觀史學」的興起,庶民生活文化,社會禮俗、語言談吐等的細節日益普及,一位稍微有點自覺的歷史小說創作者,就不能再如此馬虎了事了。君不見,如今拍一部電視劇,要是顧問出個包被抓到,立馬就要招來一頓嘲諷。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年代,正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作家要展現自己水準,從自己撰寫的故事背景詳實考證也許也是一種方法。

 

囉哩巴唆這麼多,主要是個人近來閱讀這類作品也確實是被「慣壞」,像馬伯庸這樣考證細膩的作者,一下子把標準拉高之後,感覺就回不去了。在讀唐隱這套《大唐懸疑錄》系列之前,個人也借了一套同時代背景的小說,但一看主角在那邊用銀子當主要通貨使,就皺起了眉頭大扣分了。雖然最終棄追的原因還是本身劇情寫的太糟,不過一部細節考證不錯的書還是稍微會讓人能更多耐心看下去。這部作品就多少有點這樣的因素。

 

這套四部曲基本上跟之前的《達文西密碼》是一樣套路的作品,故事表面看起來宏大,但其實主線很單純,對於背景歷史有點基礎的,其實看第一冊大概就能猜出「懸」在哪裡,剩下就是看作者是要怎麼呈現。不過個人是覺得拖成這麼多本是有點太「水」了,讓整個節奏變的很鬆散,張力欠缺,能否滿足常看這類書籍的讀者我是想打一個問號。

 

看介紹說作者唐隱是個死忠「唐粉」,從小說中確實看的出來。作者在整部作品中登場了一堆史實、野史或者傳奇小說人物,這是優點也是缺點。他們的存在就跟一些帶歷史背景的遊戲中的NPC一樣,就只是為了推動劇情的任務。唐隱只是按照他們應有的形象寫出這些人,沒有二創,說好聽點就是「忠於原著」,帶批評色彩的話就是「免洗筷」,連大名鼎鼎的聶隱娘都看起來像丑角。不過喜歡這段背景的讀者可能還是會覺得有點意思吧。

 

考慮到連女主都是「此處應有本」,似乎也不用太同情這些歷史NPC。裴玄靜,取自《太平廣記》中記載的女仙。說來有趣的是,我同時借了另外一位作者寫的唐朝背景小說,裡面也有同名女主,讓我有點啼笑皆非,為了怕錯亂只好先捨棄。其實嚴格來說,唐隱在整部作品中,角色的性格創造都不算成功,稍微比較刻劃有成的反而是唐憲宗李純。看完整部小說,我還是說不上來裴玄靜是個怎樣的人,更別提男主崔淼--如果他真的算是。而他們的愛情線,個人是覺得到了第三集兩個人還互相隱滿互相堤防,各懷心思,到底他們最後怎麼走到底的實在不明白。我反而覺得唐憲宗對裴玄靜才是真愛吧,各種早就該誅三族的忤逆都忍了,還是人正真好?

 

 

總的來說,《大唐懸疑錄》在懸疑跟愛情這兩部分,是不太及格的,大概也就歷史背景還行而已。不過唐隱還能繼續推出許多作品,看來還是贏得了一些讀者的支持,不然就是她後面有所成長。但可惜個人應該是不會再看下去吧。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懸疑小說 唐朝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