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napshot20100315221329.jpg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coluid=6&kindid=26&docid=101966967

美國輿論狂熱預測戰爭 伊朗被稱面臨“日本式選擇” 



  伊朗4日再次向美國強硬喊話,強調波斯灣(海灣)不需要 “有害的”外部軍隊。此前一天,伊朗警告美國航母不要再回波斯灣,但遭到美國國防部回絕,並被後者嘲笑為“虛弱”的表現。 

  在不少分析人士看來,美伊之間的對抗就差“第一枚落下的炸彈了”。黎巴嫩《每日星報》評論稱,海灣現在的可怕形勢就像50年前古巴導彈危機的重演。在有的美國分析人士眼中,伊朗“像極了1941年的日本”,非要把美國“往絕路上逼”。然而明眼人都明白,戰爭的鑰匙在美國手中。法新社4日說,華盛頓關於與伊朗衝突的談論已經達到發燒的程度,一連串的事件讓政治家預感到這場戰爭也許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在鼓吹“趕緊打”的美國鷹派看來,對付伊朗,用“紐約市警察局的火力.就差不多了”。 

  不過其他人遠沒有這麼樂觀。英國廣播公司警告,戰爭一旦發起,可能“沒完沒了”。美伊擺開的架勢都沒有嚇住對方,卻讓全世界冒冷汗,國際原油價格3日大漲4.2%,創7個月來新高,已經有人開始擔心,危機會不會讓油價“破200美元”。 


  伊朗被稱面臨“日本式選擇” 


  “不管伊朗做何決定,在這場波斯灣高危遊戲中有一點是確定的:美國航母想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重返海灣之時,全世界都將屏住呼吸。”美國 《頭版》雜誌4日這樣評論擺在美伊面前的“大戲”。 

  當天,伊朗連續向美國發出警告。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國防部長瓦希迪表示,反對美國海軍部署在海灣地區。他說:“伊朗將盡一切努力維護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來自地區之外的軍隊只能引發動蕩,我們說過,來自波斯灣地區之外的軍隊不被需要,而且有害。”3日曾警告美國航母“不要返回波斯灣”的伊朗軍隊總司令薩利希也再次向美國喊話,稱伊朗剛剛結束的為期10天的海軍演習是向外部力量發出信息, “外來的敵人應該對我們的演習感到害怕”。 

  伊朗法爾斯通訊社4日報道稱,伊朗正準備制訂法案,要求外國軍艦必須得到伊朗當局許可才能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因為“這一戰略航道是伊朗領土一部分”。伊朗議員卡齊普爾說,這一方案將於下周提交議會主席團, “任何國家的軍艦如果未經伊朗海軍的允許就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就會被伊朗軍隊攔住”。 

  美國顯然不會接受伊朗的威脅:美國國防部3日針對薩利希的警告回應稱,將一如既往地派航母前往波斯灣,“美國將會繼續行使在這一水域的權利,正像過去幾十年所做的一樣”。白宮也對伊朗的威脅予以批駁。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白宮發言人卡尼說:“我認為這反映了伊朗處於弱勢的事實。這是伊朗新一輪的威脅,證明德黑蘭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它未能履行國際義務。” 

  “雙方都在危險的地點危險的時間玩火!”英國天空電視台這樣評論美伊之間激烈的口頭交鋒。報道稱,8年來,每到1月份,都會有“這將是伊朗年”的預測,但從未像今年這麼緊迫。如果美國“斯滕尼斯”號航母要返回第五艦隊在巴林的基地怎麼辦?它一定會直接穿越霍爾木茲海峽,否則奧巴馬總統在選舉之年將令美國顯得虛弱。如果“斯滕尼斯”號真的返回,伊朗要麼採取行動要麼食言後退。“採取行動”有多種形式,並非必須攻擊航母編隊,但必須具備挑釁性。 

  黎巴嫩《每日星報》4日稱,半個世紀前,世界目光聚集在古巴及其周邊水域,那是災難性的“豬灣入侵”事件以及隨後的古巴導彈危機。今天,國家不同,但圍繞伊朗與霍爾木茲海峽的可怕國際形勢與50 年前如出一轍。雙方都言辭強硬,誓言不會在對方的挑戰面前退縮。 

  “伊朗怎麼了,發瘋了嗎?”雖然見慣了伊朗的強硬,但伊朗此次的態度還是讓一些西方分析人士有些詫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伊朗警告美國航母如果重返海灣就將採取行動,這似乎是在乞求美國發動軍事攻擊。但事實是,伊朗並非謀求軍事對抗,反而擔心遭到軍事進攻。消息人士稱.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周圍的人認為西方的進攻不可避免,可能就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前。因此為了保住在國內和地區的顔面,伊朗的武力威脅達到“發燒”程度。 

  還有分析認為,奧巴馬近日簽署加大對伊朗制裁法案,逼迫伊朗不得不放手一搏。《紐約時報》稱,伊朗希望通過最新的威脅阻止國際社會進一步擴大經濟壓力,其“好戰言論”可能是迄今制裁正對伊朗政權發揮威力的最清晰信號。法新社4日稱,美國新的制裁引發伊朗貨幣市場動蕩,匯率大跌,伊朗央行不得不從2日進行干預,使伊朗里亞爾兩天內得以回升21%。 

  美國《頭版》雜誌說,日本過去也曾經面對伊朗當前的難題。1941年美國對日本實施石油禁運,日本要麼發動軍事行動要麼衰落。不久美國痛苦地發現,日本寧願一戰也不肯改變軍國路線。與當年的日本相似,伊朗同樣擁有悠久和自豪的歷史,曾為偉大的帝國,有著一種偉大和使命感。它也最有可能寧願選擇戰鬥而非自甘衰落。

  美輿論發動對伊戰爭宣傳 

  其他西方國家也沒閑著,法國3日敦促歐盟在月底之前對伊朗採取更嚴厲制裁,包括石油禁運。英國《每日電訊報》稱,法國外交部表示,歐盟應在月底前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把對伊朗的壓力最大化。報道稱,這或將阻止伊朗每天向歐洲出口的45萬桶石油,使伊朗喪失30%的石油出口。 

  不過,石油禁運明顯是把雙刃劍。加拿大《環球郵報》3日題為“伊朗美國與國際油價玩貓鼠遊戲”的文章說,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局勢當天讓北美原油基準價每桶上漲4美元,達到102.96美元,市場交易員們還打賭說,如果當前的緊張對峙演變為軍事衝突,國際油價將突破2008年每桶147美元的歷史記錄,達到每桶150美元。德國《圖片報》4日說,如果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會使石油價格像打開的水龍頭一樣強勁增長,價格可能上漲至少每桶200美元,全球將面臨“石油危機”。 

  對於經濟的擔憂並未阻止西方強硬派打擊伊朗的衝動。法新社4日以“在美國,可能與伊朗開戰的討論越來越多”為題稱,由於外交緊張與選舉年政治,華盛頓關於伊朗衝突的談論已經達到發燒的程度,伊朗戰爭的猜測此起彼伏,一連串的事件讓政治家和專家預感到這場戰爭也許已經出現在地平線上,要麼必有一戰,要麼事發偶然。那些曾稱薩達姆政權為可怕威脅的鷹派現在又警告美國必須準備與伊朗開戰,他們還指責奧巴馬總統脊梁骨不硬。參議員格雷厄姆與其他共和黨人已經表示任何美國軍事行動都不會僅限於對核設施發動“外科手術式”打擊, “他們的能力很強,因而不能僅限於打擊核計劃,必須抒倒這個政權,摧毀其空軍,擊沉其海軍,追擊革命衛隊,嘗試讓伊朗人推翻政權。我們需要政權更迭。” ‘ 

  “伊朗人”網站4日稱,在第一枚炸彈落下之前,西方假情報專家紛紛登場,各大媒體、外交雜誌和智庫紛紛以 “分析”為名發動對伊戰爭宣傳。無論是新保守派還是新自由派,他們的立場驚人地相似,認為只有美國干預、公開的軍事進攻或者先嚴厲的經濟制裁然後再軍事打擊才能挽救時代,給蒙昧的伊朗人民帶來“民主”。俄新網4日稱,美伊緊張關係達到了近20年來的頂點,鑒於雙方的強硬立場,未來極有可能發生擦槍走火事件,從而引發大規模衝突。 

  在關於美伊激烈爭吵的報道中,中國也被牽扯進來。“美國國防戰略展望重點轉向阻遏中國、伊朗”,美國彭博社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爆出這條驚人消息。文章稱,美國最新國防戰略展望 5日將由防長帕內塔公布,該展望將要求美國陸海空三軍及海軍陸戰隊整合各自資源,集全軍之力阻遏中國、伊朗等任何國家試圖阻止美國進入相關海域的努力。一名美國政府官員說,美軍接受的命令是, “如果需要,打垮他們”。 

  “他們知道不會有贏家” 

  不過在伊拉克戰場“收獲”的巨大教訓卻讓奧巴馬政府不敢輕舉妄動。美國《赫芬頓郵報》3日稱,又一場戰爭叫囂正值獨特時刻——我們剛剛結束伊拉克行動。戰爭結果明了:沒有發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50萬或者更多的伊拉克人死亡,美國耗資3萬億美元,數幹人喪生。伊拉克戰爭的可怕後果告訴我們伊朗戰爭將會怎樣。不是伊朗有多麼強大的軍事力量,一些人認為,紐約市警察局的火力就可能與伊朗軍力相當。但伊朗擁有其他手段,它可以發動真主黨與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其他軍事組織也會捲入。“阿拉伯之春”中新興民主國家的極端伊斯蘭主義者將趁機得勢。如果把伊朗塑造成反美狂熱分子的集結點,其可怕後果將持續一代人。美國《頭版》雜誌稱,如果美國打擊伊朗,伊朗可以對波斯灣對面、美國依賴的沙特重要石油設施發射導彈,鄰國阿塞拜疆的油井也可能淪為破壞的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4日稱,伊朗早已為戰爭準備多年,相信已經準備好一旦受到全面襲擊將實施一系列報復措施,包括向美國海灣基地發射導彈,關閉霍爾木茲海峽航道,讓黎巴嫩真主黨向以色列發射火箭彈,讓特工在海灣阿拉伯國家攻擊基礎設施等。因此一旦戰爭發動,可能沒完沒了。加拿大《渥太華公民報》4日稱,如果美國或以色列能夠成功地發動外科手術式的有限戰爭癱瘓或者大大延遲伊朗核武計劃,戰爭早就已經打響。但戰爭尚未爆發表明這場新冷戰的關鍵各方判定戰爭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不管結果怎樣,他們知道不會有贏家。 

  除了戰爭還有什麼打破僵局的辦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3日一篇分析文章稱,一句波斯諺語說:“當一只野貓困在屋裡,就要打開一扇門放它出去。”隨著美國及其盟友努力孤立伊朗央行,對伊朗多個高官和機構實施新的制裁,一個新的問題是,伊朗政權還有什麼退路?奧巴馬政府能否給伊朗政權一個外交退路保住顔面?美國《薩拉索塔先驅論壇報》4日援引美國卡內基和平基金會學者薩基德普爾的話說,如果因為誤判導致伊朗戰爭爆發,對地區和世界而言都是悲劇, “我期待2012出現的最好結果是外界壓力既避免核武伊朗的誕生,也避免炸彈真掉落在伊朗土地上”。

(來源:環球時報)


============================

不知道日本人看到這篇報導作何感想。XD

 

我知道的是,伊朗不是帝國主義,只是他當了挑戰者,就像它們的祖先面對偉大的羅馬帝國亦無所懼一樣。

 

不過,這則比喻有趣的地方在於,美國當年也是經歷過經濟大恐慌後在尋求出路。而今天的華盛頓也還在苦惱於2008年後的金融海嘯,莫非也想要用戰爭來解決嗎?不,這太蠢了。
但是,鎮長剛剛又重看了第二遍電影“神鬼戰士”(超爛的翻譯),裡面有一段是皇帝康茂德跟姊姊的對話,他說:「對日耳曼人的征服關羅馬人屁事,但他們就是喜歡勝利的榮耀,如此而已。」 
「是的,人民關心帝國的富強與否,只有軍事上的勝利可以證明。」他姊姊回答。
今天美國常常被比喻為“新羅馬”,事實上也真的很像。或許他們的人民也關心是否合眾國依然偉大如昔,到了世界各處仍然是人們稱羨的“文明”。要證明的方法或許也沒有別的選擇......
前些日子,阿根廷再次於福克蘭群島(又名馬島)挑戰前任世界霸主英國的權威,似乎無還手餘地,曾經的日不落帝國淪落到如此境地,別說十九世紀,就連二十年前剛剛在戰火中證明過的柴契爾夫人也是難以想像的。
看在美國人的眼中或許也是心有戚戚焉吧。

帝國不能衰退,霸權不能拱手,美利堅合眾國不能是第二。 

 

和平?
你知道嗎?對於一個大國而言,最恐怖的是沒有敵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