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閱讀塔西佗的大作,《編年史》一書堪稱是西方版的《資治通鑑》,這位一流的羅馬史學家在他的書中帶給後人的教訓是深刻的,也是需要細細體會的。
本書內容是從奧古斯都死後到尼祿為止的故事(其他皇帝的事跡收錄在《歷史》),筆者在讀完關於提比略(Tiberius)的部分,先說點感想,整體的評價就留待日後。
不可否認,塔西佗是共和派,他在書中對於提比略的描述,有很多都在近代史學家,例如大名鼎鼎的蒙森筆下被推翻了。吾人不能說作者在抹黑皇帝,這純粹是因為立場不同,觀點差異的問題。考慮到塔西佗的出身跟經歷,比起近代台灣的某位把《資治通鑑》白話,趁機借古諷今,肆意嘲罵的已故作家,兩者簡直天高地遠,不可同日而語。即便他在描述提比略的殘暴不仁毫不餘力,但對於日耳曼尼庫斯的疑案中,仍能語多保留,不敢一口咬定就是皇帝下的毒手,或背後的陰謀。在提比略的優點前,也能坦率直筆,不加掩飾抹煞。
固然,提比略的密告政治基本上就是現代的“白色恐怖”,不過這之中牽涉到了皇權跟貴族之間的政爭,很難一概而論。而這位皇帝個性又是陰沉不討喜的,這也加重了其負面印象。但筆者在閱讀塔西佗筆下其治世時,仍注意到了三件事情,深有所感。
羅馬在登上地中海的最頂端之後,豪奢之風開始瀰漫,早在共和末期就已經是有識之士多次指責的。提比略時代,帝國又經過了一代人的太平歲月,上層富有人士又故態復萌,浪費成性。於是有人在元老院提議應該立法加以遏止,對此,提比略說了一段意味深長的話:「各位,如果你們真要我對此事發表意見,我覺得還是免了的好。因為一旦如果我插手,在座諸君勢必有許多人的醜事都要被揭發,受罰,何必呢?人性是喜歡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把過錯往別人身上推。更何況,如今的奢侈貪婪浪費之風難道是有人逼迫你們的嗎?過去的節儉是要發自內心,用人為加以克制只會招來怨言。如果有人願意出來替我處理這件事情,當然大力支持,不過要把我推上火線,我也不想吃力不討好。儘管我的地位,有很多責任是免不了的,但這種看來只是徒然無益,對大家也都沒有好處的,還是能免則免吧。」
原文很長,筆者節錄了重點。簡單來說,提比略對於當代的羅馬社會痼疾是心如明鏡般的清楚,但他心裡更知道這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扭轉的,他不願意動搖政權來做這件事情,也是理所當然。
塔西佗對於這件事情的表示也很有趣。他說,雖然很多羅馬上層奢華到誇張的境界,但他們往往也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在幾代的政爭中,動輒得咎而被清除。到了維斯帕先時代,新的權貴誕生於外省,大多是辛苦過來的,加上幾位皇帝帶頭勤儉持家,這些惡習才銷聲匿跡。
看來,但凡一些改革,若要成事,除了人和,也要講究天時吧。這個就先不論,筆者印象更深的是提比略的態度,總覺得是那麼的令人熟悉啊,是不是至今仍能見到呢?
待續。
提比略胸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