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1947619  

其實要討論一個國家的興亡盛衰,往往是要從多方面的角度的,光是羅馬帝國的故事,就說也說不完。從吉朋開始,不知多少學者試著說出個梗概,但都是各說各話。

作者厲以寧先生以一位經濟學家的立場,嘗試從另外的角度來觀看從羅馬到拜占庭千餘年的盛衰原因。


基本上,從羅馬王政開始,經歷過共和國,到帝制,最後進入拜占庭的另外一種文明,是否都是一脈相承,也是個史學命題。但沒人能否認的是,這之前都是有因果關係的。

從最早期的部落國家進入城邦,發展成為義大利國家,最後進入帝國時代,三世紀後轉型成為東方式專制神權,羅馬每個階段的變遷都有不同的背景因素,難以一言道盡。唯一可以確認的是,這之前彼此都是互相的延續,不可跳躍的。正如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又怎會有後來的東羅馬/拜占庭帝國?

另外一個值得吾人觀察的是經濟的因素。就厲以寧先生提出的觀點,他認為在農業時代裡,國家的興亡盛衰確認在自耕農跟城市工商業之上,前者是國家糧食跟兵源之所在,而城市工商業發達則是財力的稅收的保證。羅馬的農業在很早期就脫離了奴隸制度,因為他們發現使用這種生產方式的效率是遠比不上租佃出去再分帳,於是解放奴隸或者是士兵分地等方式就成為政權鞏固自耕農的方式。城市則延續城邦時代的自治傳統,加上“羅馬和平”帶來的貿易利益,手工業的興盛雖然比不上後來的工業時代,但也足夠支撐起龐大帝國。

三世紀後,帝國的戰亂跟高額的軍費造成財政上的負擔,加上當上層貴族跟地主過多的兼併,跟過重的稅賦導致自耕農開始淪為佃戶或逃走,惡性循環的結果,兵源銳減跟社會動盪。和平的消失,第二個受害的就是城市手工業者,大家都知道,高度的商業貿易唯有建立在安全之上,當界線崩解,國家的財源也就短缺了。


當然,這一切的被破壞,無疑的,都跟日耳曼人的入侵有關。分裂成兩半的帝國只存活了一半,顯然跟兩邊承受的壓力與經濟上的體質密不可分。經歷過五、六世紀的慘澹經營後,帝國一度復興。原因在於實行了軍區制適度的恢復自耕農,並兼顧了兵源;城市工商則依靠君士坦丁堡的地理要衝,獨佔東西貿易,並適度調整經濟政策,振興了產業。

馬其頓王朝結束後,拜占庭帝國就一落千丈,天災人禍因素之外,外在的情勢變遷也有關係。當時,義大利各大城邦都市的興起,開始爭奪商業貿易的利益,帝國內戰導致軍力衰退,海權易主,商業也就一蹶不振。農業方面,教會、貴族的兼併依舊,加上第四次十字軍的破壞後,中央威權淪喪,地方割據,自耕農不是奔逃,就是淪為佃戶,尤其是在小亞細亞的失去後,已然無可救藥。到了十五世紀的拜占庭,只是奧斯曼帝國口邊的一塊肉罷了。


總的來說,在農業時代,怎樣在貴族地主上等階級及自耕農、城市工商業等“中產階級”中保持一個平衡,是政權穩定跟國家興盛的最大課題,只要一旦失序,就開始動盪不安。這就是厲以寧先生的主張。

其實這個觀點,不論放在哪種社會,哪個國家都能適用。說到底,每個階級都有扮演的角色,吾人早該認清,很難達到均富(均貧倒是不難),但怎樣不讓差距擴大到失衡的境界,卻不是做不到的。

坦白說,配合當下的境遇,吾人讀羅馬-拜占庭的千年興衰,心中更有戚戚焉,特別是讀到當年羅馬為了顧及政權,必須要在首都養一堆失業貧民(他們大多是故意不工作,特別依賴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救濟的),造成財政的嚴重負擔,更是令人聯想到許多時事。

厲以寧先生的文筆相當不錯,本書參考了許多資料,除了中國已經出版的專著,甚至加上了許多外文資料,可以說是引經據典。同時,他本人的論述跟掌握的重點也都頗為細心,有說服力,讀者閱讀的同時,也可以思量是否如此。不過,也由於本書是部“經濟史”,所以側重在某一個方面是理所當然的,讀者本身宜對羅馬-拜占庭史有個基礎,甚至觀點後,再來閱讀為佳。

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