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這套“興亡的世界史”應該算是台灣書市人文史地部分最難以忽略的一套書吧。做為講談社的扛鼎大作,二十本光看介紹就氣勢不凡了。廣邀各方學者參與編撰的這系列,面向的是大眾,各有各的特色算是其優點。不過,對於像我這樣的愛好者有點尷尬的是,感興趣的主題多半都有深入研讀,這書系又太淺。例如羅馬帝國的篇幅。本來唐朝的部分我也在觀望,主要是因為同屬講談社的中國史部分的相同主題已經閱讀過,不過當看到介紹跟目錄後,立刻就下單了。
森安孝夫的這本《絲路、游牧民與唐帝國》,並不單純只是一部唐朝通史,更正確的,按照我的說法,應該是唐與“中央歐亞”的關係史。作者本身是研究中亞史方面領域的著名學者,他在本書中展現的是一個更寬廣的視角,而且帶有不小的野心。
他從最先就開章明義,希望讀者在自己的書中讀到的,是一個跳脫“歐洲中心視角”跟“中華主義視角”的“自虐史觀”,希望能夠踏入真正的“全球史”的領域。尤其是,森安孝夫特別指明了這部作品是寫給那些從事教職人員的,他對於當今日本的史學教育有諸多批判,期盼本書能夠帶來一些改變。個人對於森安孝夫的許多觀點是持深深的認同,特別是他強調自己絕對是個愛國者,但他認為這種情緒保持在體育場等領域是很好,但對於所謂的“愛國教育”,就敬謝不敏了。自從民族主義的病毒的產生後,“國族”的產生固然有其優點,但缺陷也是非常明顯。在史學界中,造成許多觀念上的錯亂,更是令人直搖頭。許多民族國家為了追尋自己的譜系,不惜編造、扭曲史實,甚至把顛倒錯亂時空,令人啼笑皆非。森安孝夫花了不少筆墨說明這些情況,希望讀者務必要跳出這些框架去重新看待歷史,才能有正確的觀念。
以與本書密切相關的土耳其/突厥民族來說,古代諸民族如突厥、鐵勒、沙陀等,因為都說著土耳其語系近似的語言,而被歸類為土耳其民族。但如果因此就把他們都跟現代的土耳其民族國家畫上等號的話,就會鬧出笑話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關於絲路
森安孝夫對絲路的介紹很基礎,比較有趣的是他提到了“絲路史觀”的爭論。主要是日本學者間野英二,在1977年出版了《中亞的歷史》,對於過去強調絲路對東西交通的重要性提出批判,認為太過強調貿易而忽略了當地社會的研究是不洽當的。但作者本身也不太認同間野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研究是把“整個絲路”當作一個整體世界在觀察,並沒有說側重哪方面或忽略了某些。
‧粟特人
讀著森安孝夫對於粟特人介紹,不知為何,腦海裡浮現了對猶太人的聯想。這個民族在中央歐亞的影響力可謂相當的廣泛,除了他們本身在絲路上扮演了重要的商業媒介角色之外,還常常融入當地的社會,產生這之外的作用。例如,在隋唐之際,居於涼州的粟特人,就曾靠向李淵,帶著槍投靠,獲得重用。還有,在更早前的南北朝時期,也曾扮演外交使者的角色穿插各國之間,相當多面。他們的文字,更是影響了之後的其他民族,從粟特文變成回鶻文,再到蒙古、滿文。不過也由於粟特人往往介入當地社會太深,加上後來母國被伊斯蘭化,便逐漸“融解”在各地區之中,從此成為歷史名詞。但研究這個時期的中央歐亞,是絕對無法忽略粟特人。
‧當唐朝做為世界帝國
對於某些皇漢主義來說,最不能忍受的大概是把隋唐皇室判定承鮮卑血統的這種說法,尤其是如果來自於日本學者,恐怕更有“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的觀感吧。只是說,爭論這種血統上本身就是違反了森安孝夫一直想強調那種“去中華主義”甚至是民族主義的論點。今天除非考古隊挖開昭陵,然後運氣好李世民的屍骨都還在,或許可以驗驗DNA了結此公案,否則就是“看你想相信誰了”。
而事實上是,經歷過南北朝四百年的民族大融合後,特別是華北,要找到所謂“純種漢人”,本身就是很可疑的事情。再說,還沒討論過這個詞的定義呢。隋、唐毋庸置疑的是一個中原王朝,森安孝夫特別強調過,即便楊、李都很重視塞外,但他們重心在中原、文化核心也還是承襲自秦、漢,絕非什麼“征服王朝”。但是,正如杉山正明也曾提及的,正是因為李家混著鮮卑血統,所以才能獲得“天可汗”的稱號。不過本書作者卻也指出,其實不用太過宣揚此事。森安孝夫認為李淵當年曾向突厥稱臣,成為眾多“小可汗”的一位,後來發達了反過來取而代之,獲得其他草原民族的承認也只是順理成章之事。這種事情其實也不用看的太嚴重,大丈夫能屈能伸,李家父子絕對是能挺著腰桿做人。
只是說,唐朝做為世界帝國也只到安史之亂前為止,之後它放棄了西域、退縮回中原本土,徹底轉向內在,漸不復當年的包容四海的氣勢。森安孝夫稱安祿山跟史思明是後來幾個征服王朝的先驅,可惜沒能爭取到回鶻人的支持以致於功敗垂成,這點就不予置評了。總之,八、九世紀後的中央歐亞,就上演著吐蕃、回鶻跟唐朝的三國志,中原王朝時常總是弱勢的一方。
森安孝夫在書的最後自我批評說,雖然他想寫本概論性的書,但這部作品還是寫得太過複雜。個人是覺得作者有點過於自謙,他在序章部分對於史學的一些觀念的建立對一般讀者是正確的引導,之後對於每部分的主題解說,引導讀者進一步閱讀等,都很到位。雖然花了一些筆墨解釋研究的經過,但有些是講述親身的經歷,也不失有趣輕鬆。中間有幾章是談社會文化史,討論古代奴隸跟唐代外來文化,相信都是一般讀者會喜歡的。(順便一提,作者引用的《長安之春》,有簡體中文版)整體而言,仍不失為一部啟蒙入門的讀物。就算沒有想要買下整套大作,針對這個主題覺得有點興趣的,可以來認識一下這位日本學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