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他的另外一本大作《戰爭史》,本書的篇幅略短,但兩者之間的主題卻是互有關聯性的。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看待戰爭,本書則是用“顯微”的眼光去探索。
基根在一開始提出了大哉問。對於軍事史,它的作用是什麼?怎麼撰寫,該浪漫還是寫實?又要如何方能真正的’接地氣”?沒有親自上過戰場的是不會懂士兵的感受,那種混雜著各種情緒的壓力與環境,人們是如何說服自己參加這種殺戮?基根挑選了三場史料相對豐富的戰役用以上問題進行了剖析。
其實世上絕大多數的戰役都很難做到如此的深入,尤其是時間相隔越久,畢竟戰史是長期被忽略的一塊。特別是古中國,許多重大戰事常常都是語焉不詳,人們只能從隻言片語中去窺視梗概,最有機會像凱撒那樣撰寫自己戰史的是曹操,可惜當時沒那種風氣。
現代由於科技發展,人們對於戰爭的許多殘酷面了解也更多了,基根想要強烈反對的戰爭,也就有更多的支持者。但國際間,軍備是永遠不會被放棄的,這是人性使然。我們只能祈禱這天越晚來臨。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