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9688866

如果說起兩次大戰期間,德國跟日本在戰爭罪責上的態度,一般世人的印象是前者有深刻反省,後者則是常常不思悔改。這種理解是有些緣故的,而且也不全然正確。冷戰期間,出於政治需要,這種“責任”都被高高抓起,輕輕放落。但這兩國在後來半個世紀,陸續對於當年遭受侵略的對象做出了物資上的補償,比起純形式,這些行動更加實際多。然而,罪責這個問題仍常被提及,很多時間往往只是出於國際政治的糾紛。對歷史學者來說,探討這個問題,從道德上的批判是沒太大意義的,人們更應該問的是,何至於此?特別是德國。種族屠殺的罪行非同小可,而今天的大家也都不再相信那種“一般人民不知情”的說法;何以這個以高度文明自居的社會,能夠對此泯滅人性的罪行默許,乃至共犯?

 

關於這類主題也不算冷門,歐美的研究多如過江之鯽,華文圈近年來也引進了不少類似作品,例如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那本全面性討論在蘇德戰線發生屠殺的《黑土》,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從個人的罪責去探討整個事件本質與社會關聯性的《平凡的邪惡》等,都是名作。而本書《德國人的戰爭》,是由英國歷史學者尼古拉斯•斯塔加特(Nicholas Stargardt)所撰,他也採取了一個從“平民的角度跟社會層面觀點”去探討,到底德國人是怎麼樣看待整個戰爭,爆發、經過跟結束。作者使用了眾多的回憶錄跟信件,讓讀者能更貼近一般人的想法,理解發生的緣由與經過。畢竟,屠殺與戰爭不是在沒有人民的參與下光靠一批統治菁英就能遂行。

 

在書中,作者最主要回答的是以下兩個問題:

 

‧納粹統治下的德國人民真心想要戰爭嗎?

 

第一次世界大戰跟之後幾年的亂局對整個歐洲來說都是一種共同的傷害,厭戰並不是法國特有的產物,然而,德意志人民普遍抱持著一種深深的責任感:保家衛國。並不是說其他國家就沒有這種情緒,但這點在德國卻為希特勒跟納粹黨所利用,他們將之包裝成一種崇高的意識形態,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他煽動了對波蘭的敵對情緒,用宣傳把但澤引發的一連串危機包裝成遭受的挑釁,乃至於當時的德國人都相信自己是正義的一方,是在“自衛反擊”。當英、法在波蘭投降,希特勒再次提出和談時拒絕後,德國人民更相信了自己是受害一方也就不意外了。

 

不過,這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在這種欺瞞之中,但這些人並沒有選擇的權利,拒絕被徵招入伍的都遭受了不公的對待。反過來說,那些從征的人,作者也指出,當他們在法國戰役勝利後本期待能夠就此卸甲歸田,不過在發現自己還要再陷入漫長的俄國戰役時,無不深深的失望;到了1941年冬天的那次受挫,德軍士氣的確差點崩盤,若不是平時的訓練有素跟求生意志讓他們撐下來的話。那麼,就沒有逃兵嗎?

 

作者說了一個故事。

 

安東‧布蘭德哈伯(Anton Brandhuber) 是已經參加兩年以上的老兵,他在整休後重回東線的路上,對戰爭的勝利失去信心跟厭煩,決定逃走。他把裝備都丟掉,只穿著制服,靠著偷麵包過日子。雖然遇上了巡邏官,但看起來老實的安東設法讓他們相信自己只是“走丟”,正在歸隊的路上。他用馬鈴薯買通了火車司機,然後混在駕駛座往西逃,穿越了三千公里進入了瑞士。

 

這位老兵其實厭惡戰爭,他沒有跟其他同袍建立什麼戰爭情誼,一心只想回家種田過平淡生活。安東不像其他逃兵跟瑞士軍官編排一堆英雄事蹟或者戰爭故事來替自己開脫,畢竟納粹不遺餘力的批判逃兵是一種“叛徒”、”卑劣”、“膽小鬼”的行為。而且社會其實也不接受,儘管家屬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兄弟遭難,但也不希望逃兵,所以在德國後來走下坡時,還是很少這種現象。

 

安東後來待在瑞士一直到二十世紀末。

 

要評論安東的行為並不容易。但就我個人的觀點是,戰爭是希特勒挑起的,是納粹這些當權者造成的問題,人民並沒有義務為此付出代價。對照組恰恰是俄羅斯人。他們並非為史達林而戰,是因為敵人他們要趕盡殺絕必須奮起為自己的生存努力。這兩者是有區分的。

 

不過絕大多數的德國人並沒有做此區分,或者是混為一談,又正如前面所說的,認為自己才是受害的一方。1945年,駐德美軍情報機構指出,根據調查結果,德國人最痛恨的依然是俄國人,他們能接受英、法是被動捲入,只是不解美國人為什麼要干預。當然,他們似乎忘記是希特勒主動對美宣戰。採訪員又發現,德國人普遍認為“猶太問題”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但依然有三成以上的人支持要為了安全應該要處分這些少數民族。很明顯,大多數人仍認為自己參加的是一場合法的民族保衛戰。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國家社會主義是好的政治理想”,只是被搞砸了。

 

就此批判德國人倒也不是十分公平。納粹政權的痕跡依然明顯存在,要在短短的時間內擺脫是強人所難。在今天幾乎都已經大白於世的情況之下,再選擇認同才是不能原諒的。但是很遺憾的是,依然存在著部份抱持這種極端心態的人,可必須強調的是,這也不是只有德國獨有。只是在其他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到底一般民眾在各種納粹屠殺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記得當初看HBO拍的〈Band of Brothers〉劇集有一段,美軍發現納粹設置的集中營驚駭莫名,而鄰近城鎮的德國人卻堅稱毫不知情。憤怒的美軍長官於是下令強制他們去打掃集中營跟埋葬遺體,來個“震撼教育”。有幕畫面是這樣的,一位看上去就是高傲且有教養的貴族老婦人,原先是盛氣凌人的,用一種望著“蠻夷”的眼神對待闖入自家中的美軍,可當她被迫參加行動,拿著鏟子埋葬屍體時,散發出的目光就非常讓觀眾省思了。

 

有段時間,德國人總聲稱自己對納粹的大屠殺不知情、不了解,被迫參與等。但隨著歲月的流逝,種種研究陸續的揭露了這虛偽的面貌。本書作者也引用了眾多的史料跟回憶錄來說明這點,甚至包括德軍在東線怎麼對待斯拉夫民族的種種暴行,後方的眷屬其實也都在自家父兄丈夫寄回來的家書照片裡知曉。後來當戰爭接近失敗時,她們拼命的往西逃,即是擔心遭到報復。而當盟軍對德國境內大轟炸造成了大量損傷時,德國部分人也認為這是一種“報應”。這都是挺有意思的心態。

 

但真正讓人省思的是,這些德國人民是否真心支持,還是隨波逐流。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是個廣大群體,總是會有個別的差異。不過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是裝聾作啞,如同漢娜鄂蘭說的“平庸之惡”。人性中一種普遍的情況是,至少還沒有直接損害前,會先明哲保身。例如,作者提到,納粹的優生學要求把一些身心殘障的人“處分”掉,於是他們使出各種手法開始著手實施。但即便如此,官員們依然不敢明著幹,甚至連希特勒都不願意在文件上直接簽名留下證據。這說起來就很諷刺了,假設他們真心認為這是有益於社會的“好政策”,為何不敢光明正大?答案是德國人民會起來反對,因為這跟切身有關,被殺的大多會是“自己人”。

 

反過來說,其他那些被害者就因為是“異己”,於是被選擇性忽視了。以最大宗的猶太人來說,其實自古以來,在歐洲就往往都是被迫害的主體。只是像納粹這一波的規模跟留下的鐵證斑斑,在混著二戰之下就顯得更加矚目。至於德國人加入迫害的理由其實也不特殊,跟過去沒什麼差別,更有甚,許多人可以藉由這種行動中,獲得利益。那些被沒收的猶太人財產,除了讓納粹官員賺的口袋麥可麥可,甚至滿到可以分配給部分民眾。

 

這些都是德國人開脫不了的罪行。也希望能不被忘記。

 

 

推薦一部電影。英文名叫Remember ,台灣翻譯成〈我記得〉,是我看過以此為主題,娛樂性跟深度兼具的經典。

 

p2299734368

這本《德國人的戰爭》可讀性還行,喜歡看一些比較細微觀點的必推。編輯有點小瑕疵,但算瑕不掩瑜。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二戰 德國 大屠殺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