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g 

 


作為十九世紀三部曲的最終,本書始於1875,結束於1914,
以大蕭條為開場,以一次世界大戰為尾。
                                                                                
                                                                                
其實所謂的大蕭條,只是農業轉型時的陣痛,
對於資產階級的進步觀來說,是絲毫無損的。
接下來的十年直到大戰前,都是“美好的時光”。
                                                                                
今天我們的生活,在那個時代大致上都已經有了雛形,忙碌生活後優閒的度假,
女性的解放運動跟參政,民主的普遍深化,文藝轉型與科學的發展等。
當然,這都只是歐洲特有的,在絕大部分的地區,仍然停滯不前,
帝國主義的時代裏面,亞非地區都只是魚肉。
近日來,被某些人稱之為“第四波民主”的非洲革命,顯然仍是那個時代的遺產。
冷眼旁觀的同時,這波潮是否證明了“民主”才是文明的最終價值,
然後打向遠東的最多人口的國度,仍是未知之天。
                                                                                
                                                                                
霍老對於一戰的起源之論述顯然是全面的,是一種綜觀的面向,不過我覺得要說
生動的話,還是《八月砲火》最經典。
                                                                                
                                                                                
不論如何,1789年開始,結束於1914,十九世紀的確是“漫長的一個世紀”。
是決定人類今後千年文明的一個時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