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heironlady_poster_movie_tw_500x714_20111215.jpg  

http://www.catchplay.com/?pg=movie_sp_item&id=theironlady

鐵娘子:堅固柔情 The Iron Lady

這片名翻譯的....算了,就算叫我來也想不出更好的,還是不要嘴砲。

 

柴契爾夫人(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在台灣熟悉她的人不多,畢竟她跟我們的關係連結不大。這位大英帝國有史以來唯一的一位女首相,同時也是執政十一年,紀錄少有人能及的政治家。柴契爾夫人一生的執政有其風格,跟美國總統雷根一起大行“小政府”政策,是行政學跟政治學等學科都會提及的一筆。這樣的人物,評價自然是貶褒參半。

不過,柴契爾夫人在許多英國人眼中,應該還是有其意義。在她任內,也就是1982年,當時的阿根廷軍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的不滿聲浪,大膽發動了“福克蘭群島戰爭”。當時,英國自從“蘇伊士運河危機”被美國婊了後,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早就是屬於二流國家,不復當年威風。這次的事變,國內自然是戰和難定。要知道,福克蘭群島可是在南大西洋,距離英國本土堪稱是千里之遙,尋常國家,沒點底氣還真沒辦法長途跋涉的遠征。(今天的中國恐怕也還做不到)

柴契爾夫人以一女子身分,力主挽回帝國榮耀,發動米字旗艦隊前往收復“失土”,並贏得了勝利,我想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賭注。

可這畢竟是發生在地球一端的事情。對許多華人而言,此夫人給予的印象,應該是之後兩年,也就是1984年中英香港問題談判上吧。那時中國改革開放已然數年,儼然有重歸大國舞台的第一步之勢,港澳問題是長久的心結,差不多可以拿出來談了。其實當年二戰剛結束時,葡萄牙就有意歸還澳門,只是當時國共雙方打的火熱,誰都沒空接手這燙手山芋,里斯本無奈,只好繼續託管。英國的邱翁面對蔣公的要求,倒是蠻橫的說:「要香港?從我屍體上踏過去再說。」

當然啦,現在柴契爾夫人雖然挾著戰勝餘威,想要來跟小鄧好好談談香港九十九年約到期後能否續約,“主權在中,治權在英”的折衷方案。可惜,鐵娘子畢竟小看了她眼前這位世界大國的老領導人,小鄧論資排輩可能不如邱吉爾,但好歹喊聲“學弟”也是夠的,要是論梯次,柴契爾夫人可能要從北京退到香港去了。:P

結果這番交手當然是碰了一鼻子灰,中國豈是阿根廷,可以讓大英帝國再來撒野乎?
會談結束時,柴契爾夫人失魂落魄的在階梯上跌倒的模樣被記者完整的轉播在電視機前,香港股價應聲而落,許多人為之色變,想來也是許多人腦中的記憶吧。

 

回到電影,我想這些橋段應該是會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真正本尊的玉照:

260px-Margaret_Thatcher.pn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