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是有什麼歷史書是非推不可的話,當屬這四大冊的《戰後歐洲六十年》了。
去年看到第一冊上市時,本來是沒很注意,想說這類書也不少了。不過後來看到譯者,就稍微去查了一下資料,然後就收了,等到全出完才在最近閱讀完畢,果然,沒讓筆者失望。
看東尼‧賈德的這套《戰後歐洲六十年》(之後簡稱《戰後》)不由得想起了霍布斯邦的大作《極端的年代》,兩本書的主題近似,寫作方法也相像,同樣都是以主題取向,偏“歷史解釋”的方法,想不做如此聯想都難。不過,筆者無意在此做任何評論性的比較,純就一些角度來談,霍老的書引經據典的文風,對於讀者本身的程度要求,筆者認為還是不像他稱的“一般大學生閱讀”的著作;相反,賈德的敘述簡潔有力,對於任何觀點跟事情都切入的很直接,只要對於1945年以後的歐洲史有相當概念的人,都可以輕鬆閱讀。(個人認為,至少要看完一本大專以上的戰後歐洲教科書)
另外,比起霍老的左派立場,東尼‧賈德顯然比較“中立”了點,至少沒有什麼明顯的偏見在字裡行間,當然,這不是說他有多客觀,這樣的歷史書只是沒什麼感情的冰冷,不會好看。只是比較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談論二十世紀晚期歐洲足球盛行時,批評了一下自國的球員貝克漢來,不由得令人莞爾,莫非他也是球迷不成?
更加要強調的是,筆者認為賈德在他的書中,有明顯的“歷史教訓”之味道。不論是在討論到冷戰期間的一些事件發展、戰後英德的經濟、歐盟的統合跟蘇東波事件等,都有其主觀意識去引導的讀者的撰寫法,當然,或許你不同意,但藉著反駁的同時,也成長了,這就是收穫。
基本上,筆者閱讀這四大冊時,可以說得上是津津有味,同時也是滿滿的感想,從作者指出的許多點跟面上來看的話,回觀今時今日的歐洲,甚至是人類的文明史,可以得出的想法何止車載斗量哩!
第四卷裡面,有句引用的話,讓筆者印象深刻。
「美國是年輕、單身時該去的地方,但老了,就要回歐洲。」
賈德指出,維繫著“歐洲”的,正是一種“共同的生活典範”。這是什麼,其實嚴格的去探討不會有太大意義,說不定很多“歐洲人”也說不上來。但它可能存在,只是說,與其去東施效顰,倒不如更像是從中去記取教訓。畢竟,人類歷史上所有可以做過的實驗,歐洲人都做過了。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不管你願不願意,但不可否認的都是從這邊開展的,或許,“他們”確實是有資格以前輩的姿態,指點我們很多事情。儘管現在那邊也看似一團混亂,至少也是以身作則,讓我們有機會不至於犯同樣的錯誤,不是嗎?
筆者想像中的羅馬帝國,是“置於一嚴正而有效率的政府之統治下,單一語言,無障礙的交通,自由的貿易跟多元文化並存”的世界性。或許今天的歐盟也存在這樣貌,或者是可能有如斯想像中的精神;但筆者相信,這樣的大同世界,或許不只歐洲人是這樣的盼望而已,但,目前看來正在實驗中的他們,是最有機會給我們示範的。
勘誤:
第一冊:
Pag:297 資產階“制”→“級”
第二冊:
Pag:131 缺“夫”→“失”
Pag:233 “給”束→結
Pag:366 姆萊納憶道→少“回”字?
第三冊:
Pag:24 帶來“=” 多一個符號
Pag:25 一百五十“萬”個→多字?
第四冊:
Pag:136 “給”合→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