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10425516

這是我第二次看這本書了。幾年前買的時候,應該是本書作者David M. Glantz的作品初次引進,而如今現在他的所有作品相信不是已經出版就是在翻譯中了。簡體書市對Glantz 重視也不是沒來由的。此公年近半百從美軍中退役,初次與人合著這本《巨人的碰撞》就展露頭角,聲名大噪。此後他關於蘇德戰爭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一部一部冒出,更是在歐美學界引起不小話題。

 

Glantz是軍人出身,文筆樸實,敘事簡潔,分析深入且條理分明,其引用了德蘇雙方大量的檔案資料,以強大豐富的數據說服讀者,更是一大特色。本書是“東線”戰爭的通史作品,個人認為兩位作者的拿捏的程度很好,這是本既可推薦給新手,對於熟悉本主題的人也能從引用資料數據中得到滿足。

 

書中的討論有幾點讓我想說說。

 

第一,Glantz提到,在上個世紀末的時候,學界忽然興起了一股學說,聲稱“史達林本想先主動發動戰爭佔取先手,德軍發動巴巴羅沙只是破壞了這個企圖”。作者對這個說法嗤之以鼻。他認為這只是當時蘇聯剛剛瓦解,有一派學者為了反對前政權,也為了引人注目而誇大其詞。朱可夫確實在41年中提過對德的作戰計畫,但史達林根本連看都懶得看。他太心知肚明紅軍在被大清洗後的積弱慘況了。伊恩‧克肖更是再三強調,莫斯科拚了命想要把開戰時間拖延,希望至少能再多一年準備,又怎麼可能自己先動手?別說這在軍事上會是場悲劇,怕是連政治上都可能讓歐美替它們洗白。Glantz後來還專門寫了一本書:《泥足巨人》(有簡中)來駁斥這個論點。

 

第二,蘇德戰爭在規模上算是世界史上少有的宏大,雙方死傷數把台灣總人口弄上去怕是都還填不滿。而整場經過的戲劇變化與曲折,最經典的對比就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第二次布匿克戰爭。兩邊都是有一方佔盡先機,但卻遲遲無法取得最終勝利,而讓對方以空間換取了學習了反擊之法的時間,最終逆轉。不過,其實呢,紅軍在三十年代早期才是領先群雄的。當時在圖哈切夫斯基的指導下,很早就開始展開機械化作戰的嘗試,並發展出大縱深作戰學說。但這一切卻被史達林硬生生地打斷,導致紅軍出現了一個大斷層,只能在戰爭中付出沉重的教訓從頭來過。但即便如此,蘇聯的軍工還是開發出了T-34KV-1等先進坦克,幾乎變成了德軍的噩夢。作者說了一段故事:41年初,蘇聯派軍事訪問團前往柏林,要求訪查德軍裝甲部門,希特勒指示要“毫無保留”。結果東道主把四號坦克秀給對方看的時候,紅軍人員根本不相信這就是征服半個歐洲的德軍最先進的裝甲,大發脾氣。然後就換德方一頭霧水了,而這謎底要在下半年戰場上碰面時,才會揭曉。

 

其實德國除了在出色的參謀本部,基層實戰訓練跟裝甲作戰的經驗上領先遭逢斷層的紅軍外,在這場戰爭佔的優勢不大。就算是從後見之明上來看,如果沒有在“閃電戰”沒有迅速取得決定性勝利,這場戰爭就容易難以為繼。而蘇聯廣闊的領土形成的“距離的暴虐”,讓德軍的後勤整個悲劇,而你又是主打亡國滅族逼對方誓死抵抗的戰爭,要打贏真的很難。

 

這邊又帶到另外一個有趣的點。Glantz 在結論時說了,儘管盟軍在西線確實發揮了側面牽制的作用,並且提供大量的戰略物資支援,但如果沒有斯拉夫民族付出了成千上萬的人命,是不可能擊敗納粹的。兩位作者對於紅軍的貢獻,是不吝於指出的。

 

 

《巨人的碰撞》簡體絕版久矣,而英文版在2015年出了修訂版,兩位作者依據俄方釋出的新檔案,更新了大量的資料。而就我所知,簡體有名的軍事出版社指文已經有計畫出這個版本(相信應該是請回兩位譯者修訂吧),大家可以期待。而這間出版社也出了很多Glantz的作品,之前提到的《泥足巨人》,還有《斯大林格勒三部曲》、《列寧格勒戰役》、《庫斯克會戰》、《巴巴羅撒脫軌》,這些都收錄在《東線文庫》裡。其實這間出版社真的出了很多好的作品,翻譯品質也都還行,只是價格比較不那麼親民,口袋真的要很深才行。

 

最後一提的是,本書的地圖不太行,不過我偷看了一下英文原版也畫得不好,希望簡體修訂版能夠幫忙改正。也許這要求有點過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