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g 

自從讀過《一個德國人的故事》跟《破解希特勒》後,我就對
哈夫納先生抱持著崇高的敬意。他怎能這麼透徹的詮釋自己國
家的歷史?於是我去查了他的所有著作,發現了其中有《從俾
斯麥到希特勒》這本書,我就抱持著極高的興趣,甚至想去買
英文版來閱讀的衝動.....可惜亞馬遜上面沒有。:P

過了兩年多後,當我知道左岸即將推出本書時,可是日也盼,
晚也盼啊!一推出之後馬上就入手了。
現在,我可以跟大家說:「看過上述兩本書或其中一本的讀者
,對德國史抱持著高度興趣,也對哈夫納先生感到認同,那麼
你可以放心了,快跟口袋中的三張國父說再見,買下他吧!」

下文是寫給沒看過前兩本書但對德國近代史有興趣的朋友。


看一本書,坦白說,就是期待從中得到什麼。也許不見得是什
麼特別的目標,但如果能夠有收穫,才算是好書。
《從俾斯麥到希特勒》就是如此的一本好書,它滿足了我想要
的收穫。
本書所撰寫的時代,基本上是作者的父祖輩開始到他的生命結
束前幾年的歲月。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將近一個世紀裡
,“德國”從一個名詞,到統一成帝國,到成為引發兩次世界
大戰的主角,最後分裂成兩個不同的政權,最後又回歸於一。
作者用他敏銳的眼光,細膩的角度,去描述這段歷史,點出了
許多令人深思的問題與看法。
人們(或是作者),將建立於1871年的德意志民族國家稱之為
德意志國(Deutschland Reich),而非德國(Deutschland),這
是一個兩種隱喻的國名。可以是俾斯麥所想的「普魯士所能支
配的最大德國」,也是希特勒所詮釋的「德國在最大範圍所能
支配的世界與歐洲。」因此,悲劇便開始種下了伏筆。
然而,這個國家的建立也是微妙的。撇開一些民族主義者所建
立的神話,對於“統一”這件事情上,也不是那麼絕對跟必然
性,許多人都在質疑。即便到了鏡廳加冕的那天,將要登基為
至尊的威廉一世,也是百般不願意啊!
而創造這個國家的推手俾斯麥,似乎也對於這天的到來感到有
些意外,於是乎他不得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引導這個“誕
生於包圍之中”的國家,以極端內斂的姿態維持歐洲的平衡。
俾斯麥的運氣不佳,他主政的年代正逢世界景氣循環惡劣的時
期,以至於他焦頭爛額的為了處理內政問題而留下了許多爛攤
子給後人。
繼任的是“德皇威廉的時代”。此君則是福星高照,在他登基
後幾年,景氣恢復了,經濟發展蓬勃,其國度無論在各方面都
走向極致,堪稱是“風調雨順”。而此時的“德意志國”,普
魯士的色彩正悄悄的淡去,“日耳曼民族”的威勢則不斷的攀
升,那種“捨我其誰”,“德國應該要有他的位置”的擴張主
義跟民族主義佔領了全國人的心中。雖然有些史家指出一次大
戰是為了轉移內政問題而點燃的,但如日中天的國家中,似乎
不是這回事。
於是我們很難在看到俾斯麥時代那巧妙的外交手腕,維持一種
平衡不使這個國家走偏的技巧。
後人回顧過去時不難發現,在一戰前的數年裡,英德之間並非
有著絕對不能消除的矛盾在。然而歷史的微妙就在於,這個坎
兒偏偏就是越不過。即便在1914年那命運的八月裡,如果德國
參謀本部不是只堅持非用“施里芬計畫”,而是採西線守勢,
東線攻勢,迫使英國無理由參戰,並將戰爭區域控制在中歐一
帶,也許一切將會不一樣?
遺憾的是,德國終究沒有挺過這場戰爭。在這個危急情勢下接
下這個爛攤子的,是原本被認為是“國家公敵”的社會民主黨
人。
他們背負著“背後捅一刀”的神話,搖搖晃晃的在一個充滿保
皇黨跟敵視著民主的國度裡,建立一個“沒有共和黨人的共和
國”--威瑪共和。
凡爾賽和約到世界經濟大恐慌,是之後悲劇的兩個種子,然而
威瑪共和的政治家們仍努力的想要擺脫這些包袱,重新恢復昔
日強大的國家。然而他們的手段卻是“手術成功了,但病人也
死了”。無數陷入貧窮的工人與中產階級,被推入了納粹的懷
抱中,那個“奧地利的下士”,成為唯一可以領導,指引所有
人脫離苦難的救星。
不管是喜歡或不喜歡,誰都無法否認希特勒在那個時代的不平
凡之處。當然,更令人側目的是“最終滅絕”這件事情上。作
者指出,從納粹是偷偷摸摸進行此事上,至少可以看出,那時
的德國人未必是贊同立場的。雖然這未必能夠推卸其罪責,但
至少,我們可以說“沒了希特勒,德國未必不會再有一個獨裁
者,未必不會有二戰,但一定不會有屠殺猶太人”這件事情。
另外,希特勒從之前的戰爭中得到的心得就是:俄國好欺負,
還有不能跟英國作對。所以他在戰前極力爭取英國允許他在東
方的行事權,但失敗了,於是,不惜一切開戰的結果,最後就
是帶著整個民族淪亡。
戰爭結束後,所重建的兩個國家,已經很難說是原本的那個
“德意志國”。而且作者在寫完本書的時候是1987年,他並無
法預見日後那“意外”的統一。不過哈夫納在新的後記上依舊
犀利的指出:「德國的統一仍然未完成,東德只是加入了西德
,這個已經經濟殘破,政治崩解的實體。兩者個結合將帶來新
的“德國問題”。」
作者在1999年去世,顯然沒有機會看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不
過,已經有答案了嗎?)


哈夫納撰寫此書的時候已經上了年紀,他是透過口述,他人記
錄的方式完成的。當然,書本身有了很多的修飾,但依舊有著
相當高的可讀性。
我試著節錄出一些引起我深思的部分,也許各位讀來會有不同
的感覺。但不論如何,都推薦各位去嘗試看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