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age.jpg  

 


王伯達先生的《民國100年大泡沫》一書,去年我有注意到,不過當時我把它當作是跟宋鴻兵先生的《貨幣戰爭》系列同類,也就沒有去更加注目。只是我發現似乎蠻多從商的人都在看,有留上了心。
                                                                                
從去年到現在為止,整個台灣的社會一直浮現幾個議題(其實也圍繞很久了),少子化、薪資負成長、通膨、高失業率等等。自從離開象牙塔踏入這個職場後,這些議題也從一個茶餘飯後變成切身關心的焦點。筆者常常翻閱一些雜誌,專書尋求解答,不過,受限於非經濟系出身,看到算式圖表就會暈倒的先天弱點,總有些茫然的感覺。如《商業週刊》、《遠見》等雜誌,雖然點出了問題,給的答案卻有些片面,或不容易理解,只讓疑惑不停地擴大。
                                                                                
這個月初,《美元圈套》這本書問世了,筆者在架上看到後,忍不住拿下來翻閱,感覺它也許有筆者想要的答案,於是就買回家看完了。
                                                                                
作者撰寫的方式是力求易懂跟容易理解,所以從一開始就切入重點直言,然後補充讀者在理解他所想要論述的事情所需要的常識後,運用一些過去二十年發生的金融時事補充論證,配合資料數據,給予了問題的解答。
                                                                                
這一期的《遠見》雜誌的封面是以台灣的持續低薪跟留不住人才做為標題,頗令人心驚膽戰,而《美元圈套》這本書,也同樣是回答了這個問題,但用不同的角度切入。

 


現代的國際貿易由於出現了“貨幣”這種產物,讓很多事情複雜化了,但回歸某些自由貿易主者的論點中,兩個國家間彼此交換生產物,應該是以各自的優點彌補己方的缺點,即使在國力不對等的情況下,也能互得其利。換句話說,A國擅長生產麵包,B國擅長生產牛奶,兩國就可以在滿足各自所需的前提下,把多餘的拿出來跟對方交換,但由於牛奶跟麵包的價值不一,當人類使用貨幣來做為媒介時,就可能產生“盈餘”的現象。當B國生產的牛奶所能換到的貨幣,在換回足夠滿足己方的麵包還有剩時,如果它只把那多餘的部分留在手中,沒有使用掉,那麼,其實對於B國的人民來說,其生活福利是無任何改變的。
                                                                                
套用在現實生活中,台灣是個許多資源都需要進口的島國,但我們靠人為壓低匯率的方式拚出口,雖然賺了許多外匯,但也由於這樣而無法提高購買力來進口民生必需品,對於國民的生活水平一點提升也沒有,等於是一種變相的壓榨跟剝削。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聽到“台灣的外匯存底全世界前幾名”,但大學畢業生還是只拿22k的真相,有人因此有感到幸福嗎?或許有,但不是我們這些死老百姓或者是在竹科夜夜爆肝的工程師。那麼,真正的得益者是誰呢?當然是那個持續進口廉價貨,然後又可以享有台灣刻意壓低匯率保證自國購買力且讓資金不停回流以提升國家經濟跟發展的美國老大哥啦。

 


讀到這邊時,筆者這才恍然大悟,同時也感到冷汗浹背,原來這麼多年,國人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其實都是在為人作嫁。當然,這也不全面是美國的刻意壓榨,畢竟台灣的生活水平因此提升也是事實,但停滯不前也是明擺著的。更多的情況也是我們咎由自取。以最明顯的來說,產業轉型這點早就開始有人在呼籲,但我們始終看不到政府有什麼樣的明顯作為或計畫,反而還是依舊以低匯率保護政策,甚至跟同樣陷入窘境的中國綁在一起做為解套方案,實在不得不讓人為之心驚膽戰。
                                                                                
                                                                                
當然,本書中持續說明的點還有很多,最具說服力的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失落的十年”早已經是關心世界貿易動態的人耳熟能詳的字句,之所以如此,也是跟這個被王伯達稱之為“美元陷阱”的貿易困境有關,而更令人害怕的,就是那即將是台灣未來的寫照。
                                                                                
王伯達先生寫這本書並不是為了要恫嚇讀者,在結尾的部分自然也提出了他的見解跟解決的可能方案。雖然不是很創新或獨到的,但由於王伯達在本書中點出了問題的核心點,如果能夠讓國人都了解的話,才可能真正的用選票跟聲音推動政府走上正軌(但願啦),這也是他的苦心之所在。

筆者對於經濟學到底是個門外漢,很多關鍵名詞還是一知半解,不過本書的易懂程度顯然是相當的親民,到底王伯達所傳述的有多少是“真相”,仰或是另外一個陰謀論,筆者暫不予置評。但至少此刻,他已然說服我接受其論述,也讓我撰寫本文向各位推薦之。
                                                                                
                                                                                
                                                                                
事實總是越辯越明,最怕的是被淹沒,而不是被戳破。
共勉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