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書架上看到霍布斯邦的自傳推出,我二話不說,確定本月不會餓死的情況下,就把它買下來了。

霍老是我很欣賞的歷史學者,儘管我不是全然接受他的觀念跟閱讀過他所有的著作。而那套最廣為人知的十九、二十世紀史--“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帝國的年代跟極端的年代”,為了讀它們,我還得好好的惡補一下不可!雖然霍老說是要寫給大眾看的,可是我想他指的應該是“具有一定程度教育”的人們吧。況且直至今日,我也還不敢說我完全讀明白了他的大作。

不過這一切完全不會影響到我閱讀他的自傳。霍老的人生大概是我的四倍多吧。從1917年出生至今,其所稱的“短暫的二十世紀”,他完全的走過了。更有甚者,霍老身為一個出色的歷史學者,他能夠四處的遊走,足跡遍佈世界各地,觀察到許許多多“歷史的一瞬間”,成為一個見證。這樣的人,他的自傳本身就是一段歷史!生命長久的人本身就有很多故事可以說,但是,要像霍老那仿如一整個二十世紀的縮影,卻是不容易的。試想,就算今日找到一位從1900年出生的人瑞,可他終其一生不曾離開過其誕生的窮鄉僻壤,即便還能撰寫出什麼回憶、自傳來,想必頂多只是跟他生活週遭略有關係的一部地方性紀錄而已。

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到,霍老身為一個左翼史學家,半生為共產黨員,其筆下描述出的革命激情,是在台灣出生的你我很難感受到的事情,也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都不太可能親身體驗的。出於政治環境的微妙安排,共產主義革命最偉大的時刻,在台灣卻是被打入十惡不赦的極端否定。至今,詢問任何位老一輩的“何謂共產主義?”,得到的答案可能是句玩笑:“你的錢就是我的錢,我的錢還是我的錢。”所幸,今日有霍老的文筆,當他透過描述自己的經歷的同時,也能讓我們感覺到當時共產黨員的熱情是多麼的感人肺腑。(當然其中也有些是來自現實的矛盾的痛苦。)

除此之外,霍老也描述了他人生中的面面觀,從他早年生活的奧地利,那正處於大戰後動盪的社會;還有在柏林目睹威瑪共和這個悲情的民主幼苗的夭折,希特勒宣布就任總理的那日一直在霍老的腦中回響;倫敦的大戰期間因為其身分而受到的各種歧視;戰後因為政治傾向而被列入管制的不平待遇等等。這些都是很值得參考的歷史見證,就像我,一直無法理解,歐洲人怎麼能夠分辨出猶太人的差別呢?雖然我認識一名德國同學,他自稱有猶太血統,可在我眼中看來根本沒什麼特別之處啊!

書中的前半段描述了關於霍老自己的人生,他留了兩個篇章描述關於他跟歷史學界之間的故事,那是段有趣的事情,不過也許僅對於歷史系的學生而言吧‧‧‧‧

最後的部分是關於霍老自己,在法國、西班牙、意大利、第三世界與美國的一些經歷與觀察的故事,也都是許多敏銳深刻的紀錄跟歷史。法國是他深愛的地方,與當地的史學家交往,體驗巴黎從世界文明中心轉移成為一個地區性文化的掙扎。而西班牙,則是霍老體驗當年內戰的地方,那是個革命激情之回憶。與義大利共產黨的交往,是霍老相當喜歡的一段故事,但在那邊,他也觀察到了這個國家的分裂性與獨特性。第三世界對於霍老來說,主要指的是拉丁美洲,那邊在五六零年代後,是左翼革命頻仍的地方,也是霍老曾寄予厚望之處。對於「美國世紀」,霍老的文筆則銳利多了,雖然開始的部分稱讚了羅斯福,不過在最後他用了如此的結尾:「我這一生見識了大英帝國的落幕,不過我已經八十多歲了,顯然是見識不到美國世紀的結束。可是我打賭,1980年代後的諸君一定會有這麼一天!」

最後尾聲的部分,霍老談論了一些關於身為“歷史學家”的雜感。好比說“時空錯亂跟本土作風是歷史研究的兩大死罪”,這兩點深得我心。尤其是前者,更是許多人常常犯的毛病(例如某個把資治通鑑翻譯成白話文的先生)。至於霍老說的關於“治史者的客觀性”的問題,倒也是做為歷史系學生早該注意到的事情了。


本書由左岸出版社在台發售中文版,由周全先生負責翻譯,全書洋洋大灑564頁,多少字我倒是算不出來,只是那鐵定要花上很多時間細細閱讀才能看完的。可想而知,這是個浩大的工程,不過譯者的功力精湛,編輯部的用心也令人鼓掌,書中的許多附註說明詳細,否則讀者在閱讀上勢必要加上更多的隔閡!(畢竟世代跟文化差太多了)書的排版令人滿意,雖然有些錯別字,但都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在此,我也深深的向對於歷史有興趣的讀者諸君推薦,如果你有讀過霍老的其他著作,那麼我將更加用力的期盼,別捨不得那三百多大洋,買下去,就對了。相信你會有很多收穫的,真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