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小霸王
自從漢光武帝中興以來兩百年的歲月,象徵著漢王朝興盛衰落的帝都洛陽,雖然經歷過惡名昭彰的董卓放火焚燒一度成為廢墟,但如今又在車騎將軍呂布的治世下,恢復了往昔的光輝燦爛。不過與其說是呂布本人的治績,不如說是他的妻子貂蟬與其下幕僚的文臣們的努力。可是不管怎麼說,這也都是建立在呂布的軍力之下,方能重新綻放光輝的。
呂布率軍從兗州回來後,已經有將近半個月了。當初撤兵時許下的諾言,繼續擔任兗州牧的曹操跟徐州牧的劉備兩人,分別安排好領地的事務後,率領五百人馬上京。
這日,洛陽城的外城“朝陽門”大開,從早上就有許多軍兵進進出出的佈置安排,就是為了迎接這兩位貴客的到訪。雖然他們在名義上都是臣下,但終究都是手握兵馬的外鎮諸侯,朝廷為了顯示其威信,必須要有一定的排場的。
當曹操跟他的部下夏侯惇、荀彧、郭嘉及典韋四個人到達洛陽城外時,遠遠的望見了那座大城市,看到那人潮洶湧,繁忙的進出,夏侯惇不禁訝異的說道:「真是讓人意外,想當年討伐董卓之際來過洛陽,那時明明是座廢墟,沒想到現在卻是如此繁華的大城啊!」
「呂布重新恢復了漢室的聲威,也建立了他在朝廷之中不可動搖的地位。對於當今的天子來說,真是讓他左右矛盾啊。」騎在馬上的郭嘉也感慨的說道:「太倚重之則失權,太輕之則不為用。」
「這恐怕不是呂布的能力所能及的。」荀彧笑道:「依某之見,這應該是那位奇女子貂蟬夫人所建立的吧?」
「貂蟬啊……」曹操看著藍色的蒼天,想起她那絕世容顏,腦海中開始幻想她穿上女裝時,將會是如何的美麗。「有她在朝廷裡,呂布就可以高枕無憂。聽聞當今天子也很信任她,將她視之如親姊。」
知己知彼,是兵家第一要務。曹操早就派遣了許多細作混入洛陽與各地,探聽關於一切與呂布還有朝廷有關的消息。
「這樣的好女人歸了呂布,真是可惜。」典韋忽然插口。
眾人對望一眼,都不搭腔。而曹操則揚起馬鞭,高聲道:「走吧!想必呂布正等著迎接我們呢!」同時心中卻想著:「貂蟬…總有一日,我要把妳留在我身邊!一定!」
等待著曹操的是呂布的盛大歡迎,他在車騎將軍府內設宴,款待曹操,還有同時前來的劉備等人。筵席之上,一如曹操所期待的,身為車騎將軍夫人的貂蟬,穿著一襲女裝,出現在他與眾人的面前。
那是如此的高雅端莊跟美麗動人,輕盈的步伐,婉轉溫柔的聲音,從簾布後面出現的佳人,讓在場的諸位男子屏息。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戰將,也都是智謀無雙的謀士,此刻卻只能眩於這位女子所散發出的光芒,無法自拔。
唯一例外的,是她的丈夫呂布,他微笑著向大家介紹其實眾人也早就認識的妻子貂蟬。
「見過夫人。」張遼起身一揖。其他人也依樣行禮。
敘禮完,酒過三巡後,呂布高舉酒杯,對著曹操跟劉備道:「來,喝了這杯之後,過去的恩怨從此一筆勾消,今後就是盟友了!」
曹操微微一笑,跟著拿起酒杯,一口喝盡,心中卻想道:「盟友?…只到彼此間尚有利用價值之前吧……」
在旁喝的微醉的蔡邕忽道:「素聞夫人能歌善舞,不如讓某為夫人彈奏一曲,請夫人恩准?」他的女兒蔡文姬,是名聞兩京的才女,貂蟬跟她為之交好,因此蔡邕從此得知此事。
眾人一同把視線集中在貂蟬的身上,包括她的丈夫呂布在內,這可是他第一次聽到妻子擅於舞蹈。
「諸位大人在此,妾身怎敢獻醜?」
「小嬋不用太謙虛了,我也想看看啊。」呂布笑道。
聽丈夫亦如此說,於是貂蟬就應允,呂布立刻命人往安排。須臾,蔡邕讓他在洛陽找來的舞妓簇擁貂蟬出來,自己則親自彈奏一曲助興。只見貂蟬身穿長裙,纖腰繫著白色寬帶,踏著輕盈腳步,以優雅的姿儀舞於廳中。雖然蔡邕選來的舞妓各個都是來自各州的佳麗,但是在貂蟬的身旁,彷如群星被月亮的光輝掩蓋般,相形失色。
這是在場眾位男子第二次眩於貂蟬的美麗之下,包括她的丈夫呂布,從前都不曾得知妻子是如此精擅於舞蹈。
一曲舞罷。
曹操由衷的對著呂布道:「夫人真是當代第一,才貌雙全的奇女子啊!」
在場諸位都不約而同的點頭。回到丈夫身旁的貂蟬俏臉暈紅,謙道:「諸位大人別取笑我了。」
一旁的劉備看著義弟張飛一改往日大吃大喝的模樣,頗感訝異,一問之下,只聽他答道:「在佳人面前如此,那太失禮了。」此言方說完,他的兩位義兄一同放聲大笑。
就這樣,這場會合著三名足以左右天下大勢的人物的英雄宴,在賓主盡歡的情況下結束。
次日,皇帝劉協設朝,呂布引曹操跟劉備晉見。曹操跟劉備具穿朝服拜於殿前,劉協用好言撫慰二人,然後詢問劉備:「聽聞賢卿乃是我大漢宗親?」
「臣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閣下玄孫,劉雄之孫,劉弘之子也。」
劉協遂命人取宗族世譜檢看,排世譜輩分,則劉備乃皇帝之叔父。劉協大喜,請入偏殿敘叔姪之禮,自此,人皆呼劉備為“劉皇叔”。之後,劉協再召呂布與曹操入內,執三人之手,說道:「願以後卿等三人盡心為漢室,掃平各地群雄,還天下太平!」
「臣等遵旨!」呂布、曹操跟劉備三人一同應道。
三人一同出朝回府。北方有人來報,說袁紹派使送信來,問呂布要朝命,說是他計畫出兵幽州,討伐公孫瓚。言詞間相當無禮,呂布看完悶哼一聲,擲信於地。坐於旁的曹操撿起來看完後,笑道:「此乃袁本初的試探耳。想知道車騎將軍有沒有把他放在眼中。」
「哼!如此無禮,欺我太甚。」
「但是袁紹坐擁四州,勢力龐大。而我等背後尚有袁術,此刻與他為敵,實為不智。」劉備進言。
「不如先好言安撫,讓他去征討公孫瓚。而我們則趁機消滅袁術,這樣方能無後顧之憂。」曹操跟著道。
呂布沉吟了一會兒,說道:「那就派朝使,說我向朝廷保奏他為大將軍,封鄴侯,再給他朝命,讓他安心北伐吧。」
於是呂布命名聞天下的前北海相孔融為使,以朝命一一如其所願,又卑辭好言以鬆懈其心。袁紹得信後大喜,遂安然發兵去幽州征討宿敵公孫瓚。
又過了幾日,曹操跟劉備先後來向呂布辭行。呂布本欲放行,但是賈詡力諫不可,遂將兩人在挽留下來。跟著呂布跟賈詡,還有陳宮三人到書房商議。
「此二人乃當世之英傑,絕不可使之復歸。」
「但又不能長留兩人於京啊。」呂布道。
「不如改任二人官職,如此就有名目留兩人於京中了。」陳宮建議。
「如此甚好。只是該給他們什麼官職呢?…」呂布沉吟一下,笑道:「就以劉備為左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曹操為右將軍,也是開府儀同三司,如何?」
陳宮跟賈詡對望一眼,呂布對著他們笑道:「然後再以劉備的義弟關羽為徐州牧,曹操的族弟曹仁為兗州牧,以安其心。這計策可行吧?」
「也好,只要他們留在京裡,便無可為矣!」賈詡點頭道。
「那就去傳令吧。」
隔日,皇帝設朝,接受了呂布的奏表,封曹操為右將軍,以劉備為左將軍,都是開府儀同三司;又以關羽為徐州牧,曹仁為兗州牧。兩人驚訝之餘,拜謝聖恩後出朝。再去呂布處致謝,見呂布正命人修建兩人府邸,好讓兩人安居。
曹操歸府後,他對著郭嘉笑道:「這呂布果然有點腦袋,不敢讓我走。還給了我這個右將軍之職安我心,以為我是那個袁本初嗎?」
「當初主公接受同盟時,早該料到會有今日。」
「是啊。罷了,先把那個袁術打倒,然後藉呂布之力除去袁紹,再來……」
夏侯惇見曹操沒說完,問道:「再來如何?」
看著堂兄,曹操笑而不答。
卻說江東之虎孫堅,在奉袁術之命攻打劉表,誤中計敗死後。其長子孫策領父屍歸葬曲阿,移母與一家大小往江都定居。但由於徐州牧陶謙對他並不友善,遂率一家去歸擔任丹陽太守的母舅吳景,然後招募了兵馬,往袁術處索還父親舊部,並在袁術處效力,替他攻取了廬江。袁術見孫策驍勇,嘆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雖如此,但高傲如故。
之後,孫策見袁術不能成事,遂與父親舊部朱治、呂範商議後,以玉璽為質,向袁術借兵五千,藉口去攻劉繇以救母舅吳景。袁術得玉璽後大喜,遂許之。孫策得兵馬後,會合了義弟周瑜,於短短的時間內大破劉繇,收得猛將太史慈;之後又經略吳郡、會稽,打敗太守王朗、許貢。由於孫策軍軍紀嚴明,所到之處與民無犯,而且孫策性格寬闊大量,能聽別人建言,廣受民眾歡迎,一時間在江東迅速的建立了大勢力。孫策長的一表人才,是個俊秀男子,而他的義弟周瑜不但容姿端麗,而且還以智謀無雙出名;兩人都是青年才俊,江東的民眾都呼二人為孫郎跟周郎。
在江東底定之後,孫策一面派使帶自己的奏表上京結交呂布,一面派人帶金銀珠寶往袁術處,索還玉璽。交代好這些事務,喜好狩獵的他,便拉著義弟周瑜一同前往。
路上,忙著練兵,卻被硬拉來的周瑜始終板著一張臉,孫策笑道:「公瑾,你不舒服嗎?幹嘛苦著一張臉?有事對義兄說說。」
「伯符大人不要明知故問了。放著正事不做出來打獵,此非名君所為也!」
「哈哈!你怎麼跟張公一樣了?」孫策說的是他從徐州延請來的名士張昭。他也常常繃著個臉的規勸孫策,別沉溺於田獵之間。「如今江東已經太平,難得忙裡偷閒,你們也要嘮叨。」
「伯符大人……」
「百姓都叫你美周郎,你老是繃著個臉,很快就要被改叫冷周郎了。」
「這都是虛名,得之何喜,失之何憂。」
孫策嘆了口氣。
「吳郡還有許貢躲藏不走,廬江有劉勳虎視眈眈,決不可等閒視之。」
「知道知道……」
忽然,晴朗的天空下起太陽雨來,孫策跟周瑜兩人快馬加鞭的往前行,想找個地方避雨。後來在不遠處發現了一座山莊,於是就到該處下馬,在門口稍微整理好儀容,拍門叫喚,希望能讓他們入內暫避。
正等待間,從另一側又有一輛馬車來到,停在山莊前。從馬車上面下來了兩名少女,在侍女攙扶下搭著小傘走來。當那兩名少女走近之後,孫策跟周瑜方看清了她們的容貌。左側身材較矮的少女,擁有著一張看起來斯文柔弱,惹人憐愛的臉龐;而站立於右側的少女身材微高,俏麗容貌散發著一種讓人目眩的氣質,兩名少女各自有著不同的特徵。孫策傻楞楞的看著左側的少女,直視的眼光讓那名少女俏臉暈紅。
右側的少女本來只是冷冷的掃了兩人一眼,然後用力的敲著門。後來發現孫策的失禮眼光,她毫不客氣地反瞪著這個被她視為輕薄無賴的男子。站在一旁的周瑜發現義兄的失態,用手肘狠狠的撞他的腹部。
「哎呀……你…謀殺義兄……」孫策蹲下來哀嚎道。其實他是故意這麼做,用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他滑稽的模樣,卻引的左側的少女低頭輕笑。孫策也是難為情的咧嘴,不敢正視少女。而另外一邊,周瑜則是跟左側的少女大眼瞪小眼。
不久,大門緩緩的開啟,走出了一名老者,他對著兩名少女道:「好端端的下起雨,有沒有給淋著……」忽然發現孫策跟周瑜的存在,他怪問道:「兩位是?」
孫策跟周瑜還沒來得及自我介紹,只聽見左側的少女靠上前,拉著老者道:「這兩個人不知是哪裡來的登徒子,爹爹快把他們趕走吧!」
「咦?…啊,姑娘誤會了。」孫策忙道:「在下孫策,這位是我的義弟周瑜。因出外打獵,驟然遇雨,特來此躲避。」
聽完孫策的自我介紹,老者訝異的道:「原來是孫策大人,失敬。老朽名喬玄,辭官養老於此。請兩位入內一敘。」
這位老者正是喬玄,而兩名少女則是他美艷如花的女兒--大喬、小喬。自從跟呂布告別後,喬玄帶著他的兩個女兒來到吳郡,利用呂布贈送的財寶,購買了這座大莊,在此安居。
喬玄請孫策跟周瑜入堂,命人端出茶水招待。而大喬跟小喬在跟父親問安後,就退入後堂。喬玄發現孫策一直偷眼望著大喬,他微微一笑,把兩個女兒叫回來,對孫策跟周瑜介紹。
「這是我的兩個女兒。」喬玄指著大喬道:「她是姊姊,閨名琇瑩,年紀較小的是妹妹,閨名瑾瑜。」
「喬老先生的兩位千金真是絕世美人啊。堪稱是江東第一佳麗。」孫策由衷的稱讚道。
「孫大人過獎了。」喬玄笑道:「我一家都蒙孫大人行德政之恩所照料,方能在亂世中安居。」
「此乃我之本分也。」
正謙遜間,喬玄跟孫策都注意到小喬跟周瑜兩人正互瞪著對方。孫策笑道:「很多人都說公瑾眼光銳利冷酷,常人不敢正視,瑾瑜姑娘果然與眾不同啊。」
「這有什麼。呂車騎我都正眼視之,還會怕這個登徒子?」
聽到這話,孫策跟周瑜一同愕然。在旁的喬玄解釋道:「老朽一家曾居於兗州,蒙車騎將軍之恩,方能安然渡江至吳郡。」看看窗外,喬玄又道:「時已近午時,兩位如果不嫌棄,就請在舍下用餐,讓老朽作東。」
「爹爹!」小喬不悅的叫道。結果讓喬玄賞個斥責的眼光。
「喬老先生如此盛情,在下就在此叨擾了。」孫策微微一揖。
喬玄大喜,又閒聊了幾句,他就藉故有事先去後堂,留下兩個女兒跟孫策、周瑜。四個人沉默著,都不開口。不一會兒,小喬偶然看見天空上有彩虹,她笑著飛奔出去觀看。而周瑜也很識相的讓自己義兄跟大喬獨處,他隨便找個藉口也跟著走開。
剩下孫策跟大喬兩人,一會兒,孫策忽然開口:「對不住!」
「咦?」
「之前…之前在下有失禮之處……請姑娘不要見怪…在下絕非登徒子,只是見到姑娘的絕世容貌,不覺忘我,以至於……」
「不…沒關係……」大喬俏臉微紅,低下頭。
兩人又是沉默。這次輪到大喬打量孫策了。聰慧的她,早看出父親的意思,他似乎對孫策跟周瑜有極大的好感,想把自己跟妹妹許配給他們。而大喬她自己對於孫策,其實也有不錯的印象。從容貌上來看,跟周瑜的端麗不同,孫策英氣勃發,給人一種非常有精神的感覺;而他又常常面帶微笑,讓人覺得相當親切。個性上直爽開朗,也是大喬欣賞他的地方。
從空中飄來一陣花香,孫策對著大喬笑道:「好濃的花香啊!」
「是啊。妹妹在後花園種了很多花兒…此時正是花開的季節,孫大人有意欣賞嗎?」
「求之不得。」孫策站起身,又道:「喬姑娘不用客氣,直呼在下伯符即可。」
「那麼伯符也別叫我喬姑娘。」大喬嫣然一笑。
孫策大笑。
看著眼前青年爽朗的笑容,大喬心想這或許就是他在江東甚得民心的原因吧。孫策的笑容讓人覺得安心,彷彿一切都可以放心託付。
兩人來到後花園,沿著小路觀賞著百花綻放的美麗景緻,雖然對花卉一竅不通,但孫策還是很專注的聆聽大喬的介紹。可能是太專心的關係,大喬沒有注意到因為剛剛陣雨而潮濕的地面,腳底一滑,整個人向花圃倒下。反應靈敏的孫策立刻出手拉住大喬,可能是力道用的太大,一拉一扯間,孫策將大喬抱在懷中。 察覺到自己失禮的孫策,馬上鬆開手,拼命的道歉。大喬秀眉微皺,臉色蒼白的搖頭示意沒關係,因為她的腳因為剛剛的那拉扯間而扭傷了。孫策察覺後,登時慌亂起來,想查看她的腳,卻又礙於禮教。
「失…失禮了!」孫策決定先把大喬帶回屋內。於是他小心翼翼的抱起大喬,飛奔回屋。
看著孫策擔憂的模樣,俏臉暈紅的大喬情不自禁的把臉靠在他寬闊的肩膀上。
從剛剛就出來閒晃的周瑜見到義兄抱起大喬往屋內奔去,他一臉訝異的跟上前,經過適才兩人滑倒之處,周瑜看著被破壞的花圃,揚了揚眉頭,心中猜到了發生了什麼事情。撥撥自己的長髮,他正想跟著回屋內,只見小喬飛奔過來,看到慘不忍睹的花圃,她誤以為是周瑜的傑作,嗔道:「你這個登徒子太過分了…居…居然破壞我的花圃!!」
「我沒有。」
「還要抵賴!你……」激動的小喬跟她姊姊一樣,因為潮濕的地面而滑倒。「呀!」
在旁的周瑜也立刻出手想拉住小喬,卻沒料到自己也跟著腳底一滑,整個人向前倒下。眼見小喬就要撞上後面的石頭,周瑜順勢抱住她,用力扭身於空中轉個方向,讓自己代替她先落於地。由於周瑜也是太用力的關係,在這陣擁抱間,他的唇湊上了小喬白淨的臉頰。這讓小喬紅暈雙頰,她跳了起來,也忘了是眼前的男子救了自己,直接賞了他火辣辣的一巴掌。
「登徒子!!」說完,小喬就飛奔離去。
周瑜用手摸著還疼痛的臉頰,他一臉哭笑不得。
回到屋內,只見大喬跟孫策兩人正在大廳上,等著去找大夫的僕人歸來。他們見到周瑜的狼狽樣,都是一臉訝異。詢問起來,周瑜只有照實說,結果惹的孫策哈哈大笑,連大喬都是忍俊不住,轉頭抿著嘴。兩個同樣都是救人,但是之後的遭遇可差了十萬八千里。
「沒想到惹多少名門閨秀愛慕的美周郎也有這一天啊。」孫策毫不客氣地調侃義弟。
大喬就比較好心了,她替妹妹道歉:「妹妹比較莽撞,請周大人見諒。」
周瑜瞪了他的義兄孫策一眼,搖了搖頭。
回去的路上,孫策騎著白色的俊馬,回想起之前軟玉在懷的感覺,一陣心眩神迷。忽然間注意到周瑜抓著自己的右手腕,皺著眉。他怪問道:「怎麼了?」
「沒事。」
孫策不信,他側馬過去,一把抓住周瑜的右手,然後把衣袖拉起,只見手腕上傷痕跟瘀青一片。孫策驚訝道:「這是你救瑾瑜姑娘時受傷的吧?」
「一點小事。」
「你…你啊!同樣都是救人,怎麼你跟我差這麼多。」孫策苦笑道:「你一定沒跟瑾瑜姑娘解釋吧?」
「不需要。」
「哎……」孫策歪歪頭,笑道:「你對那麼多名門閨秀都沒興趣…難道你有斷袖之癖?」
周瑜白了孫策一眼,說道:「伯符大人還是擔心自己吧。我們遲了這麼多時辰回去,免不了要讓張公訓上幾句了。」
孫策登時張大了嘴巴,想到回去讓那位老臣張昭囉唆的痛苦,他臉上斗大的冷汗滑落。當個聽部下諍諫的好君主真是難啊!孫策心中嘆道。
正如周瑜所言,兩人回去後,果然讓張昭訓了一頓,只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似乎沒有什麼作用。過了幾天,孫策雖然心中想見大喬,然而卻又不好意思再去拜訪。找周瑜商量卻也不行,於是心生一計,決定用託心意於紙筆之間。
突然收到孫策的來信,大喬甚感訝異,拆信讀之,雖是短短數語,但能感覺出情意。一旁小喬望見了,調侃起姊姊來。
「紙筆傳情,莫非姊姊想學相如與文君耶?」
「妳休要笑我。」
「我沒有啊。姊姊,孫大人一表人才,又是江東百姓中的英雄,絕對配的上姊姊的。」小喬笑嘻嘻的道。
此時,喬玄走了進來,聽見了兩個女兒的對話,他接口道:「這次妳妹妹說的很對。為父的有意將妳跟妹妹託付給孫策、周瑜,相信妳們這次不會再反對了吧!?」
「不行!爹爹!」小喬跳了起來,嚷嚷道:「姊姊嫁給孫策就好,我才不嫁給周瑜那登徒子。」
「妳在胡言亂語什麼,周大人怎麼會是登徒子。」喬玄斥道。
「上次他……」
小喬的話讓大喬打斷了,這些天她也忘記替周瑜辯白,不能再讓妹妹這樣誤會下去。大喬把上次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包括周瑜的手為了救她而受傷的事情。
「那…那是他不好,自己不說的。」小喬辯道。
「周大人跟妳也說的上是天作之合吧!瞧,妳的小名瑾瑜,而周大人單名一個瑜字,表字公瑾,這不是很巧嗎?」
「都說是巧了…有什麼奇怪。」
喬玄跟大喬相對苦笑。這個周瑜,不知讓多少江東的名門閨秀愛慕的美男子,卻硬是惹小喬討厭,這倒也奇了。
於是大喬回了一封長長的信給孫策,在信中提到了這件事情。於是孫策笑著找了周瑜來,然後又調侃了他幾句。只見周瑜端麗的臉龐沒有任何變化,只是冷淡淡的不置一語就離去了。
接下來幾天,孫策一直沒有辦法回信,因為長久以來困擾著江東百姓的山越一族,最近又開始騷動,襲擊了幾個城鎮。於是孫策立刻召集了諸將,商討對付山越的辦法。這些山越之民,都是原本居住於江東的蠻族,因為大批漢人南遷,所以都被逼入了山區內,過著貧困的原始生活。也常常被野心家利用,四處作亂為虐。孫策在統一江東三郡之後就開始考慮要如何對付他們了,只是反而讓山越搶先一步造反。
「聽說這可能是廬江的劉勳會合江夏黃祖,為了牽制我們的舉動。」張昭說道。
「雖然沒有證據,但是聽起來也是大有可能。」程普道:「劉勳跟黃祖最怕主公去找他們麻煩。」
太史慈站了起來,高聲道:「這群毛賊有什麼好怕的,我三兩下就可以解決了。主公,給末將五百兵馬便足矣!」
「且慢,子義勇則勇矣,惜失計較。」周瑜阻止道。
「莫非公瑾有何良策?」孫策問道。
「山越之民為亂,今主公派兵征討雖能力平,但難保他日不再反。如欲將夷民滅絕之,也非仁師所為,亦不是短短時間所能至。一旦有敵趁虛而入,何策能禦之?」
張昭跟程普點了點頭,一旁太史慈道:「那該如何是好?」
「自古以來,民為亂,皆為不得安居方為之,山越之民亦然。我等不該再以彼等為蠻夷視之,應當要加以召安,使其安居。並將壯丁收編入伍,成立新軍。此策一可安民,二可得軍,乃一箭雙雕之策也。」
「然彼等據山峻險之處為亂,豈肯輕易降服?」黃蓋沉吟道。
「此事易耳。先發兵將山民根據地周圍險要之地攻佔控制,待入秋之後將所有糧食收割入倉。彼等糧盡之後無糧可奪,必來降之。」
孫策大喜,笑道:「不愧是公瑾,那此事就非你與子義莫屬了。」誰知道周瑜搖了搖頭,辭退了此事。
「我在秣陵練兵,此亦要事,不可輕離。讓我推薦一人,與子義同去。」只見他對帳外士兵點頭示意,須臾,一長鬚書生入內,周瑜引薦之,說道:「此人名魯肅,字子敬,是我在臨淮結交的莫逆。昔日袁術曾派人往召之,我勸他來投主公。這討伐山越之計,實乃子敬之策也。」
孫策見魯肅雙眼炯炯有神,神清氣閒,實非常人,又是周瑜所推薦,起身上前執起手道:「既然公瑾如此推薦,討伐山越之事,就有勞先生了。」
魯肅恭敬的揖拜,感激道:「多謝大人如此信任,某必不負所託!!」
能大膽用人,是孫策的優點,一旁諸將都非常清楚的。他們沒有表示意見,不是他們也覺得魯肅可託,而是對於孫策跟周瑜的眼光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