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名門的餘暉

 

     對於呂布在壽春的大敗,很快就傳遍了整個天下。正如周瑜所說,江東軍的威名遠震天下;人人都知道,呂布自殺死董卓,掌握了漢朝政權後,先後剿滅了中原的群雄,不曾嚐過重大敗績。今日的兵敗,江東美周郎的智謀立時傳遍天下。而失去智囊賈詡的呂布,今後該如何對付這位絕世天才,自然是一大難題。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壽春敗績的戰報,很快的就在呂布領地內散開來。各種傳聞消息四散,除了重大的噩耗,也就是賈詡生死不明外,甚至有傳呂布在殿後戰中敗死的流言。當在洛陽的貂蟬接到驛站的急報時,她登時呆楞在椅子上;第一次的,她終於有害怕失去丈夫的恐懼。不過,很快的,從宮中的宦官傳來了緊急宣招的特旨,貂蟬也只有收拾情緒,穿上朝服,立刻進宮面見皇帝。

     整個大漢朝廷的百官都在宮廷內等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是驚憂、徬徨跟無助的表情。他們都在思考著,呂布勢力是否會瓦解於一旦,而自己的錦衣前程又該如何?百官把希望寄託在這位女子的身上,她是呂布的妻子,同時,也是署理國事,當朝名符其實的主政者。

     免去了一切禮儀,皇帝劉協直接對貂蟬道:「夫人想必已經聽聞大將軍在壽春兵敗的噩耗了……不知夫人以為眼下該如何?」

   貂蟬尚不及答覆,一旁的大臣陳群開口道:「臣以為,不如將河北的征北將軍趙雲招回。如果敵軍趁虛來襲,我軍亦有兵力防備。」話一說完,身旁的官員如王朗、鍾繇等人亦表贊同。看來這是他們事前商議好的吧。

       「眾卿之言甚善,不知夫人以為如何?」

       「……如今大將軍雖然兵敗,然眾云紛紛,大軍之情未明。妾身以為眼下不該妄動,先派人去查探消息,再做良圖猶然不遲。」貂蟬道:「諸位身為漢朝重臣,臨危更應該冷靜慎重。王朗,我命你立刻動筆,寫加急文書到河北、荊州,以安眾軍之心。」

       「遵命。」王朗立刻去了。

     皇帝跟百官見貂蟬冷靜的發號施令,不見一絲慌張,於是也安下心來,開始各自回去工作崗位上。然而,實際上在貂蟬那平靜的外表下,她的內心有種深深的恐懼感,卻只能壓抑住。     

   

   回到府裡,褪下朝服,貂蟬見到兩個才剛只有三四歲孩子,他們仍然開心雀躍的飛奔向母親的懷抱。貂蟬將他們抱起來,坐在一旁,溫柔的替孩子們整理衣服。這對孩子,是她當初一次生下的龍鳳胎,姊弟倆個長的非常像,遺傳了母親的美貌。男孩蒙皇帝賜名,叫呂悠,女孩則取小名思涵。半年前,善相的名人許邵曾經來訪,在見過這兩個孩子之後,只說了“貴不可言”四個字,便飄然離去。

    當孩子問起父親的下落時,一瞬間,貂蟬居然不知道怎麼回答。她怔怔的看著窗外,心中忽然想到,不論她再怎麼堅強,再怎麼聰敏過人,終究還是個女子,她還是要依靠丈夫而存在。貂蟬不敢去想像,如果呂布有什麼不測,自己該如何是好。

     當在此時,又見自己的侍女釵兒雙眼紅腫,哀痛欲絕的模樣,貂蟬想要安慰她,卻不知如何開口起,自己反而茫然若失,不知不覺間,眼淚從臉頰上滑落,滴在兩個孩子的身上。他們一同望著母親,呂悠用柔軟的童音喊道:「娘!」

   貂蟬緊緊的抱住他們。

     此時,管家興奮的飛奔進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喊道:「夫人!夫人,有大將軍的消息了!大將軍從豫州派人送來加急文書!」

     一向冷靜的貂蟬也欣喜若狂的將兩個孩子放一旁,連忙從管家手中接過丈夫的書信。拆開一看,那是丈夫熟悉的字跡,內容寫著他已經平安的到達豫州譙郡,大軍雖然遭敗,但除了賈詡生死不明之外,別無重大的損失。眼下正全軍回師洛陽,不日將至,要她不用擔心。貂蟬看完,她終於放下心的呼了一口氣,輕輕的道:「謝謝天……」

     過了幾日,呂布的大軍終於回到洛陽。以皇帝為首的文武百官再次出迎,雖然不是凱旋,但是對於現在的漢朝來說,呂布的存在是必須的;不然,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秩序又將混亂不堪。

   當然,呂布與貂蟬夫妻倆人自有一番話要說。

   不過,對於呂布來說,自然不會甘心於這次的敗北,他命人四處打探賈詡的下落,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另外,呂布開始準備策劃再次出兵反擊。但是,這次他的妻子卻反對出征。

    「過去奉先一向有文和的智謀為輔,今文和生死未卜。奉先以為我軍之中,誰能敵周瑜呢?」

     呂布默然。

     貂蟬又繼續說道:「河北尚未平定,不如暫且休生養息,暫等趙雲將軍歸來,再做計較吧?」

     於是呂布接受了妻子的意見,他專心致力於重整這次失敗的損失之中。然後派遣張遼、關羽等將在豫、徐兩州守備,以防曹操跟江東軍趁機來攻。同時又派侯成、郭汜領兵去河北支援趙雲。

    

 

    卻說趙雲與高順攻陷了平原,斬殺袁譚之後,正欲引兵北上攻打幽州,一口氣將袁氏殲滅,卻接到了留守鄴郡的諸葛亮文書,說呂布在壽春兵敗。趙雲大驚,立刻率軍回師冀州,然後派人去洛陽打探消息。不數日,就接到了朝廷使者帶來呂布親筆信一封,除了說明自己平安無事,以安趙雲等人之心外。還要他繼續北伐,務必將河北平定。

     趙雲看完書信之後,命人將消息傳佈下去,好安撫軍士之心。接著設宴款待來使,詢問壽春兵敗的詳情。來使將他打聽到周瑜如何聲東擊西,用計調虎離山攻陷合肥,然後與曹操裡應外合擊敗呂布大軍之事全盤告知。趙雲長嘆道:「不想以賈詡之才,還是敗在周瑜之手!」

     席間上諸葛亮聽完使者所言,望著窗外星空,他注意到一顆極為明亮的將星,諸葛亮喃喃自語:「美周郎…開始展翅高飛了嗎?……看來我也不能再多拖延時日了……」

       「孔明,你怎麼了?」趙雲問道。

       「啊…沒事。」諸葛亮淡淡一笑道:「我想我等也該早日平定河北了。」

       「嗯。既然主公無恙,那麼就立刻擇期出發,進攻幽州,把袁熙、袁尚徹底剿滅!」高順叫道。

     諸葛亮笑道:「不忙,進軍幽州之前,還要先解決一件事。」

       「何事?」趙雲跟高順一同反問。

       「并州高幹。」諸葛亮站起身,走向廳外。「如不出我所料,這幾日應當就會接到我們埋伏在彼處的二呂之密報。」

     趙雲跟高順對望一眼,他們對於諸葛亮的話猶然半信半疑。

 

     另外一邊,正如諸葛亮所料。高幹聽聞呂布兵敗壽春之後,心中忽然起異心,想道:「呂布兵敗折辱於周瑜之手,軍師賈詡已死,可趁便圖之,再復河北江山!」於是他連夜密招呂曠、呂翔二將,計議道:「呂布兵敗於周瑜之手,軍師賈詡已亡,我等當早做準備。」

     那二呂早收到諸葛亮密計,遂道:「呂布已經回師洛陽,彼命趙雲繼續北伐。料想趙雲不日將出兵幽州,我等可趁虛襲冀州,彼知冀州有失必然回軍,於路截擊,可一舉破之。」

   高幹大喜道:「此計大妙。」

     於是高幹連忙派人去冀州打聽趙雲動向。不數日,就聽知趙雲引全軍北上,向幽州進發,鄴郡空無一人。高幹大喜,將二呂喚來約定一同出兵。呂曠慨然允諾,呂翔卻推病不能行。高幹遂命呂曠為前鋒,自己押後,命呂翔留守,向鄴郡進發。

     將到鄴郡之外,忽然背後伏兵盡起,高幹大驚,急忙回馬。只見不遠山坡之上,一名灰袍書生跟呂曠立馬該處。那書生高聲笑道:「你已中我諸葛亮之計,何不下馬早降?尚可留一命。」

     高幹破口大罵,拍馬便走。欲回并州,剛至壺關下,只見城上高懸呂布軍旗,料想呂翔已經獻關,只得往南去投劉表。上洛都尉王琰於路上收捕殺之,獻給趙雲,受封為侯。之後,趙雲引兵入并州,招安各州郡,以當地名士為郡守。然後聽從諸葛亮之建議,發兵向東討伐邊境一帶騷擾的異族,使之大定,民眾得以安居樂業。趙雲當日在晉陽府衙內休息,有一太原名士王凌帶著他弟弟王雙,自稱是已故司徒王允族侄,算來跟呂布的夫人貂蟬是族兄妹,特來投靠。趙雲反覆盤問,見無可疑之處,命人帶他們兄弟去洛陽。

     并州既定,趙雲復與高順、諸葛亮商議進兵攻打幽州。人報劉備帶著義弟張飛與二萬大軍從青州至,趙雲出迎。然後一同進兵追擊袁熙、袁尚。兩人聽聞趙雲攻陷并州,高幹已死,大驚。自料不能敵,欲去遼西投烏丸蹋頓,從袁譚處逃來的謀士辛評諫道:「彼等終是異族,引入中原,為禍不淺也。」

     原來遼西烏丸首蹋頓向來跟袁紹有聯絡,互結為盟。所以袁熙、袁尚兩兄弟想去投靠他,借他兵力東山再起。當日聽聞辛評反對,袁熙猶豫,袁尚罵道:「你向日是袁譚逆賊之人,你弟又叛我家投靠趙雲,尚有何面目見我等?」

     辛評聽完,怒氣填胸,昏倒於地。袁熙命人扶出,須臾而死。幽州諸官聞知,遂對兩人徹底失望,在趙雲軍至之前,就準備易旗投降。袁熙、袁尚只得連夜去投蹋頓了。

 

     建安十年,趙雲引著大軍遠征至幽州右北平郡,聽聞袁熙、袁尚已奔烏丸蹋頓,在招安周圍縣郡之後,請劉備、高順、諸葛亮等人商議,想出兵征討烏丸。新投降的幽州刺史韓觸諫道:「袁熙、袁尚兵敗將亡,遠投沙漠。烏丸異族,貪利而無義,豈會為兩人死命效力。將軍引兵孤軍深入,恐有危險耳。」

     趙雲性格謹慎,再說他出身河北,向來知道遼東遼西之地蠻荒,當地異族自恃地遠而不服中原,要討伐他們,並非易事。正猶豫間,劉備於一旁道:「大軍既然遠征至此,不剿滅袁熙、袁尚二子,留得他們東山再起,他日必成大患,到時候要剿除他們只怕更不容易了。」

       「劉備大人所言甚是…不知孔明有何良策?」

       「我來給諸位引薦一個人。」諸葛亮起身鼓掌,只見甄宓引著一名中年男子入大廳。「這位是田疇先生。他是過去幽州牧劉虞舊部,引著宗族在邊境一帶墾荒,招募百姓安居樂業,甚得人望,連烏丸鮮于等異族亦不敢相侵。袁紹曾多次派人重禮聘之,都被婉拒。今日聞知我軍有意討伐烏丸,特來效力。」

     趙雲起身以禮相見,見田疇神清氣爽,知道是有才之士,甚敬重之。一旁高順忽然問道:「先生向日曾多次拒絕袁紹之請,何故今日特來投靠我等?」

     此言一出,趙雲跟劉備同時賞了他一個白眼。不過田疇並不以為意,微笑著回答道:「向日袁紹之請,是為一己之私慾。今日在下來投靠將軍,是為邊境之民的安危。烏丸、鮮于等異族向來禍害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在下實力不足,只能跟他們虛與委蛇。今將軍領大軍至此,在下欲自薦為嚮導官,引將軍破此等異族,以絕百姓之患。此非為了在下,乃是為百姓也。」

     高順聞言,改容道歉。

     於是趙雲遂命田疇為嚮導官,率領大軍至易州。諸葛亮建議:「兵貴神速,我軍輜重太多,行軍太遲。彼軍聞我等來襲,必然有備。不如先留輜重於此,以輕騎急襲,可立大功。」趙雲從之。遂命張飛、高順為前鋒,引大軍前進。誰料此地夏天多雨,弄得道路都是積水,淺不能通車馬,深不能載船。而且袁熙、袁尚等人各據險要,趙雲進退不得。田疇獻計道:「在下素知舊日北平郡旁有一道,以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可至烏丸老巢柳城。今我軍可以詐作退軍之狀,鬆懈敵軍之心,然後趁機急襲,一戰擒蹋頓。」

   趙雲聽從,遂引大軍南撤,然後命田疇帶路,從盧龍口去襲柳城。蹋頓與袁熙、袁尚聽聞,馬上聚五萬之眾,想去截擊,卻已太遲;只好跟遼西單于等人於路上迎戰。兩軍相遇於白狼山,趙雲登高山上,往下觀望,見蹋頓軍勢不整,對劉備道:「此乃取勝之良機也。」立馬一旁的張飛聽到,遂引本部兵衝入敵陣之中。蹋頓軍登時大亂,趙雲、劉備趁勢驅兵掩殺。陣中張飛力斬蹋頓及其部將數員,餘眾皆盡投降。袁熙、袁尚只得逃去遼東投靠太守公孫康。

     大獲全勝之後,趙雲率軍回師。路上正遇天氣寒冷,一度缺水又缺糧,差點回不了易州。待趙雲回到易州之後,立刻把幽州刺史韓觸喚來,重賞他當日的諫言。之後,趙雲又欲上表,好重重封賞田疇。不過田疇固辭不受,趙雲想封他做幽州牧,又被婉拒。只得以厚禮贈之,送他回鄉。

     之後,趙雲又從諸葛亮之言,致力於安撫那些投降的異族,使他們心服而不再反。接著商議關於逃往遼東的袁熙、袁尚兩人之事。諸葛亮笑道:「不需麻煩諸位虎威,不出半月,公孫康必然送來兩人之首做為貢禮。」

     諸將不信。

     結果才剛過七日,就有自稱遼東太守公孫康的使者前來,獻上文書貢品並袁熙、袁尚兩人頭顱。諸將大驚,紛紛詢問諸葛亮原因。只見他摸著鼻子,得意的笑道:「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之,必然心生疑忌。我軍若攻之,必同心齊力迎敵,我軍便是勝了,也要損失慘重。如果緩而不攻,則公孫康必殺二袁來示好。此乃不戰而屈人之兵!」

     趙雲佩服道:「孔明真神算也。」說完,看著桌上的袁熙、袁尚的頭顱,趙雲長嘆道:「這就是河北名門袁氏的末日啊。」

       「四世三公並非浪得虛名,只可惜子孫的富貴得來太容易,以至於不知珍惜耳。」諸葛亮侃侃而談道:「殷憂啟聖這句古語,是有其道理的。」

   站在一旁的甄宓,看著桌上兩個裝著頭顱的盒子,忽然幽幽的道:「當日若非子龍劫走迎親車隊…只怕我也是如此下場吧……」

     眾人一楞。見氣氛不對的劉備連忙轉移話題,笑道:「今二袁已死,公孫康又上表臣服,可以凱旋回師了。」

     高順伸伸懶腰,說道:「啊啊!好懷念洛陽的美人佳釀啊。」

     眾人大笑。

     此時,諸葛亮走到趙雲與眾人面前,彎身一揖,說道:「河北既定,也是孔明功成身退之日了。」

     眾人微微一楞,趙雲道:「孔明才智淵博,真乃當代俊傑。何不隨為兄一同回京師,為兄自當在大將軍跟陛下面前保奏。」

     劉備亦道:「是啊。諸葛先生之智謀無雙,倘若埋沒於世,豈非可惜?」

        「兄長與劉大人之好意,孔明心領了。只是孔明尚需回見師尊覆命,還有許多俗事未了,難以從命。」

   趙雲一臉惋惜的道:「若如此,為兄的也不便強留。」他即刻命人準備豐盛筵席,算是慶祝大軍勝利,也順便歡送諸葛亮。

     隔日清晨,諸葛亮一早起身準備好行囊,告辭離去。眾人皆出城門相送,趙雲拉著諸葛亮的手,把青虹劍交給他,說道:「賢弟欲去,為兄無以為贈。只有寶劍一付,可留為紀念。他日賢弟若想發揮長才,為兄隨時等候。」

     諸葛亮緊緊抱住趙雲,感激道:「兄長盛情,孔明誓死不忘。山高水長,我等兄弟必有再見之日。」說完,諸葛亮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離去了。

        「以孔明這等賢才,如能得之,必能安天下。」劉備這些時日跟諸葛亮形影不離,成了忘年之交,對他是極為佩服的。

        「我定會在主公面前大力保薦孔明!」趙雲點頭道。

   安排好河北的眾多事務,趙雲與劉備率領部將高順、張飛,降將張燕、焦觸、張南,名士辛毗、王修、崔琰等人,引大軍十萬一同凱旋回洛陽。呂布與貂蟬並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時間正是建安十一年,距離趙雲開始北伐已經過了四年之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