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752KRRSJL__SS500_.jpg 

 

這次的主題是威瑪共和、經濟大恐慌與希特勒。
                                                                               
                                                                               
其實學界早就已經有了共識,「沒有經濟大恐慌,就沒有希特勒。」,
德國歷史學者Klaus P. Fischer在他所撰寫的《Nazi Germany》*1書中稱:「....希特勒跟納粹,終究只會是一堆右翼極端分子而碌碌無為。」
                                                                               
而綜觀整個二十世紀的前三十年,威權與獨裁,甚至是法西斯體制,都是那麼的普遍,那麼的不令人驚訝之存在。納粹卻能在這之中如此的特異獨行,除了它是德國,歐洲那麼強大的國家外,希特勒跟他的納粹主義恐怕是“功不可沒”。
                                                                               
當然,究竟這個“奧地利的下士”與其思想有何特別之處,他是日耳曼人的“必然”還是“偶然”?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重點。
                                                                               
這次筆者想說明的,是就William L. Shirer、Sebastian Haffner等幾位學者對於希特勒上台的原因,做一個綜合性的陳述與結論。
                                                                               
                                                                               
要談論這個話題,自然是要從威瑪共和*2談起。
這個在德國南部的城市威瑪(Weimarer)所誕生的民主政體,打從它呱呱落地,就是爹不疼娘不愛。著名學者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曾在他的經典《極端的年代》中開出四個民主的條件:
1.公意承認的合法地位
2.統治民眾間的同質性
3.民主政府無須大有為
4.環境需要是富裕繁榮
上述中可曾見到1920年代的德國符合何種?
即便是拿近代的政治學家們提出的民主鞏固、民主化理論的條件來一一比對,亦絲毫不見任何這個體制應該要長遠存在的理由。
                                                                               
但不論如何,威瑪共和它還是存在了,只是其先天不良注定了即使沒有希特勒,也終將在某個年代崩潰。因為它連最基本的條件“公意承認的合法地位”,都是那麼的勉強。Haffner在他的《從俾斯麥到希特勒》書中說:「這是個沒有共和黨人的共和國。」道盡了一切。
                                                                               
                                                                               
古斯塔夫‧施特雷斯曼(Gustav Stresemann)是威瑪共和在20年代最無法忽略的政治家,他企圖領導這個百般艱難的國家,走出衰退,重回大國地位,而他也幾乎成功了。這位外長首要面對的是臭名昭著的凡爾賽和約,這個公認為“二十年的休戰書”所加給德國的枷鎖是如此的沉重,姑且不論其他的,光是經濟上就足以讓這個民族窒息。施特雷斯曼面對英法的索賠,治療方法非常的有效--以無限通膨,促使德國失去一個國際能接受的貨幣來擺脫這些債務--,他成功了。最後美國人終於插手,並帶來了許多的貸款促使德國經濟重新振作。看似一切都有了希望。
然而,施特雷斯曼卻忽略了一個重大的影響。惡性的通膨把德國的中產階級所有的儲蓄都剝光了,他們絕大多數都失去了畢生的所有,儘管後來的繁榮暫時把這個弱點掩蓋過去,但這終將有爆發的一天,而且來的很快。
                                                                               
「手術成功了,但病人卻死了。」
                                                                               
這是對於施特雷斯曼的事業最好的描述。*3
                                                                               
                                                                               
                                                                               
如今重新觀看1929年的那場大恐慌,今天的諸位想必都是感同身受吧。
那時的災難比今天嚴重的多了,幾乎整個世界風雲變色,許多國家都無一倖免。霍布斯邦在《極端的年代》中的討論非常的精彩,在此就不加贅述。
                                                                               
威瑪共和那脆弱不堪的經濟,也很快的就在美國的退出後崩潰。隨之而來的是以令人聞風色變節節攀升的失業率,希特勒主政後稱“我讓六百萬人有了工作!”多半是實情。
                                                                               
而在這樣的慘況之下,極端主義很快的就再次的抬頭。
                                                                               
本來,右派的政治菁英就不怎麼喜歡這個共和體制,他們朝思夢想的是希望恢復霍亨索倫王朝,軍方在這方面倒是跟立場一致。至於企業家們則是恐懼著共產黨的得勢,殊不知這時的社會黨人也正焦頭爛額,不知所措。中產階級跟工人(就經濟上來說他們已經沒啥差別了)對於政府的無能跟生活的困境之憤怒也到達了容忍頂點,即將爆發。
                                                                               
沉寂一段時間的希特勒又重出江湖了。
                                                                               
Haffner在的著作中強調納粹上台的原因有三點:
1.經濟的惡化
2.復甦的民族主義→他認為德國人所習慣的中央集權跟軍國主義陰魂始終不散,相對於共和體制的軟弱政府,人民情願要一個強人領導復興大業。
3.希特勒的才能→這個男人有著把各方勢力凝聚到他旗下的本事,三教九流都能掌握。
                                                                               
夏伊勒在他的《第三帝國興亡史》中,則格外的強調了右派主政者如施萊歇爾(Kurt von Schleicher)跟巴本(Franz von Papen)的自滅與對希特勒的低估,還有國防軍本身的縱容。尤其是後者,儘管戰後他們不斷的抗辯自己如何反對納粹,但在1933年最有能力阻止這場悲劇的就是軍官團,而其立場是如此的明顯易見的。
                                                                               
                                                                               
事後回顧,其實在威瑪共和最後一次的自由選舉中(1937.07.31),納粹黨的得票率僅有37.3%,這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數字!!

那麼,究竟是誰支持了希特勒?--Klaus P. Fischer在他的著作中問道。
                                                                               
                                                                               
                                                                               
                                                                               
                                                                               
*1.這本書是我偶然在簡體書店買回來的,雖然我查不到作者的資料(該死的英文),不過,這算是一本相當不錯的納粹德國史。
*2.郭恒鈺先生在他的《德意志共和國史話》對於這個名稱頗有意見。
*3.說來有趣,關於這段史實,我反而推薦宋鴻兵的《貨幣戰爭 2》,撇開猶太陰謀論不談,其中引用不少沙赫特(Horace G.H. Schacht)的著作,在討論怎麼操作這段“金融遊戲”時,有許多生動跟可讀性的描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