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s21 (尋訪幸福) 看板: es21
─────────────────────────────────────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所探討的是人類思考中最根本的"意義"與"沒有意義",而感受到"生命沒有意義"的時候,會讓人感覺到空虛、恐懼或懷疑。
這種負面的狀態,由於其『無可言喻』,相對的也就無法解決,在心理學上對這種負面的狀態有一個名稱:存在焦慮。
存在焦慮的哲學定義----
http://www.atlas-zone.com/think/talk/part_1/literae50b.htm
依照書上的說法,存在焦慮有三種形式:
對命運和死亡的焦慮;
對空虛和無意義的焦慮;
對罪過和譴責的焦慮。
而這種存在焦慮,哲學家推測是由於人類具有思考能力,且「明瞭自己終將要死去」,因而會衍生對於生命的懷疑或恐懼。
以上先約略介紹存在焦慮,就此打住,有興趣的人自行去尋找資料。這邊要說的是,在感情當中,情侶間也會有一種莫名的焦慮與空虛感。這種"不知道是什麼"、"不知道為什麼"的焦慮感,常常表現於『莫名的無助、害怕』,然後『察覺到自己是一個孤單的、無人陪伴的狀態』(我本來想寫察覺到自己是一個人,但這句話的涵義不到位)。
那種巨大的孤單感會強烈的提醒自己生命的孤寂,這種時候特別需要有伴侶在身邊陪伴。然後,特別的事情是,情侶都忽略了,實際上,通電話或講視訊,是無法平息那種孤寂感的。這個時候,只要一個溫暖的擁抱就可以平復孤寂。但重點是很多人常常做不到這一點。
就算你住在女友巷口,但她需要你的時候你沒辦法給她擁抱,你們就等於是遠距離戀愛。
這個盲點,其實很重要。
但是由於現在的網路、電話方便,才讓大家忽略了『實質存在』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有的時候,女友在電話前面莫名的哭泣、男友在電腦前面莫名的暴躁,不見得是你用言語能夠哄得下來的。
你以為他渴望的是你正確的對待,他哄不下來的原因是因為你沒有用正確的哄法;或是他本身很難搞、哄不下來都是他的錯……。但或許最根源的理由是,他渴望的只是你的體溫與陪伴。當一個女孩子很直白的說著,自己只是想要一份陪在身邊的體溫,甚至不惜用身體去交換時,很可能就是這種出自存在的焦慮。
題外話……
而這種存在的焦慮在少女身上時,她們常常會用割腕等方式來『體會自己的存在』。 因為體會不到自己、質疑生命的實存,所以用一點點自虐的方式,才能幫助自己體驗『生命』本身。在少年而言,常常是醞釀很久的焦慮感,然後嘗試著用其他方式去排解,用轉移注意力跟目標的方式去排解存在的焦慮。他們可能沈迷電動、或是用同儕肯定的方式去移轉存在焦慮,還有就是用『單戀』的動作來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
如果做了這些動作都無法排解時,少年會直接用「成功的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部份另一個角度是說,對某些少女而言,她們的單戀是希冀藉由『獻身』的動作來達成,但與少年不同的事情是,少年可以用單戀維持行動力與"不斷的獲得成就"來讓生命具有意義。少女卻無法讓獻身這件事變得更有意義,結果往往就是對象的不珍惜,反而在生命中造成缺口。但實際上,這類少女的存在焦慮可以用一份穩定的關係來緩解,讓她的奉獻具有意義就代表生命有意義這樣。)
扯遠了……。
這邊要說的是,孤單跟寂寞的感覺,往往都會發生在人能量最低點時,這時候需要的是「面對面」且『溫柔』的對待。態度本身比話語的邏輯性來得重要多了。有時候,吵了很久,都及不上一把將對方擁抱住,對他說『你對我真的很重要』。然後,最大的弔詭就在於,所謂的『陪伴』、『擁抱』並不是彼此住在一起就好了。也有人明明對方就陪在身邊,卻感覺越來越寂寞的。因為存在的焦慮是源自於『對自己的沒價值感』、『對生命意義的質疑』、『對生命價值隨死亡而消逝的害怕』,所以伴侶要給彼此的是一種穩定的陪伴、無論如何都會重視對方的態度,才能削減那種因存在焦慮而產生的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