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2597273-1_e

 

 

亨利‧皮朗(Henri Pirenne),比利時著名的學者,在中世紀領域有相當出色的著作,可是在台灣似乎沒有被引介的樣子。或許,研究相關領域的人還是會認識他,但一般讀者除非像筆者這樣向中國去尋找,不然應該是無緣。

《穆罕默德與查理曼》是上海三聯人文經典書庫的近幾個月的新作品之一,在這之前,皮朗(他的譯名其實很多,在此以本書為優先)的相關作品也有被翻譯,如商務的《中世紀的城市》與上海人民的《中世紀歐洲經濟社會史》。

根據本書的介紹,皮朗先生除了他那本經典巨著《比利時史》之外,留給學界最大的遺產,就是他提出的“倘若沒有穆罕默德,查理曼根本是無法想像的”,被人稱之為“皮朗命題”,激起了無數的漣漪,贊同者有之,反對者亦甚多,引起了無數對於“中世紀的形成”的討論。

這是皮朗先生晚年最大的研究,他主張,在西部羅馬帝國瓦解,歐洲分裂成眾多日耳曼民族王國時,實際上“羅馬-地中海文明”依然存在,儘管形式略為不同,但大致上在四世紀以後所形成的那種生活方式依舊為人們所遵從。日耳曼人實質上沒有破壞掉什麼,反而是被大量的同化了。這樣的狀況一直到穆罕默德跟他的伊斯蘭帝國出現後才完全改變。

地中海南部的徹底淪陷,導致了原本一直還保持暢通的貿易路線的斷絕,古典羅馬時代的城市商業衰亡了,社會經濟退化到純農業時代,進而影響政治層面,基督教的影響更加深層,由教士出任政府官員,甚至接替統治的現象已屬常態,王權也跟著國家機構的弱化而被架空,過去被認為墨洛溫-加洛林帝國只是單純的政權交替,實際上是一個時代的轉換,一個真正告別古典,邁向中世紀的關鍵。

這樣的論點固然大膽,但也是一種創見,自然是引起了無數的討論,刺激了人們的腦細胞,不論是贊成反對,都對於學術有益無害。筆者之前閱讀的《歐洲中世紀史》似乎沒有提到這點,不過另外一本《西歐中世紀史》則是以一種異議觀點向讀者介紹。


今天,上海三聯引進了這本著作,對於華語讀者而言,當然是幸事。譯者王晉新的功力不錯,文筆流暢通順,雖然有些字詞可能因為不知如何翻譯而保留了原樣,但並不影響整體的理解。只是,這本《穆罕默德與查理曼》的學術性味道比較濃,可讀性普通,大致上就是篇論文,如果沒有想深刻研究的人,可能對於中間皮朗那綿密引經據典的論述感到不耐吧。可是,對於中世紀有極高興趣想深入探索的朋友,這本依然是不可錯過的好書。

共勉之。

Henry.Pirenne.Portrai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