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迦太基做為地中海古老文明與重要城邦的一員,由於它後來的遭遇,過去向來是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至少在華文圈是如此。要找到其相關作品,幾乎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就我所知,遠流過去出過一本《黃金謎城迦太基》,絕版久矣,只能在圖書館看到,而且是本簡略通俗的讀物。幾年前,由社會科學甲骨文出版了理查德‧邁爾斯(Richard Miles)的《迦太基必須毀滅》,算是填補了一本專業性的作品。現在,在八旗的“興亡的世界史”系列中,也推出了本書《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對喜歡這主題的讀者來說,無疑又是個新的選擇。

 

本書的兩位作者栗田伸子、佐藤育子都是專攻這個領域的佼佼者,內文中不時提到的研究成果,及作者自己提供的照片,讓人感覺她們在這塊領域的深耕與努力。由於這是“興亡的世界史”書系,比起邁爾斯在書中向神話學等方面開展,兩位作者則是專注在討論“成敗之間”的因果與檢討,篇幅也比較精簡。

 

 

腓尼基人是商業城市的先驅

 

“地中海是平的”,套用一下這個詞。在這塊海域上,人們在青銅器時代即開始進行商業活動貿易,腓尼基人也只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它們佔有了地利優勢,發展的航海技術,並向外拓展新的航路,據說還曾繞過非洲一圈,但可惜並沒有流傳下來也沒造成什麼後續影響。作者在本書中總結了一下腓尼基人能給的教訓,但其實沒什麼新意。小國生存之道無非是,大概就如刺蝟般讓人覺得棘手敬而遠之,不然就是要身段柔軟,想辦法使強者覺得你有長遠利用價值,不至於殺雞取卵。雖然腓尼基人最終還是難逃歷史洪流的吞沒。

 

‧迦太基帝國主義及其遺產

做為腓尼基人的殖民都市,迦太基算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了。由於占地中海貿易圈中線的地利優勢,它們將從西班牙採的銀礦跟從母國運來的貿易品中轉就飽受其惠,然後再在北非大量殖民,征服原著民開展莊園農業經濟,輸出大量產品,建立商業帝國。迦太基本質上跟其他地中海城邦並無太大差別,寡頭、議會、心懷不滿的自由民。普遍常見的“階級鬥爭”自然也是必定上演的好戲。那位差點征服羅馬的漢尼拔‧巴卡家族,據稱就是“代表平民的革命派”,因此即使在戰爭期間,跟寡頭貴族派鬥爭扯後腿一點也不需奇怪。只是幾年前曾看過國家地理頻道拍了一部劇集(個人不想稱它為紀錄片),叫做“Barbarian Rising”,第一集把漢尼拔跟迦太基描述成反抗羅馬暴政的正義之師,還挑選了黑人來扮演以示“政治正確”,看的我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羅馬跟迦太基之間的戰爭本質上就是兩個“帝國主義之間的狗咬狗”,或者是說,在“地中海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中的一場撕殺較量,根本沒有什麼價值判斷。對北非原住民來說,迦太基也是不折不扣的壓迫者,其莊園奴隸的經濟型態,後來還被羅馬學去,並發揚光大到整個西歐,遠一點來講,甚至可以說是後來中世紀封建莊園的濫觴。這是迦太基人或漢尼拔留給死敵羅馬的“餽贈”,後者在義大利的長期戰爭破壞了原本欣欣向榮的小農經濟,大量的兼併轉向了莊園奴隸經濟,並逼使羅馬人不得不開始設置長期的職業軍人,雖說是完成於馬略之手,但可說是始於西庇阿之例。前者的影響深遠,大量的自由民農奴化後導致的兵源匱乏跟稅基損失,是從經濟上面上來看羅馬帝國崩潰原因的一點(韋伯有專文細述)。而後者,更是造成羅馬軍團尾大不掉,導致共和國在內亂中崩壞的元兇。

 

所以,可以這麼說。即便迦太基最終被羅馬夷為平地而消失在地中海的一端,但它們透過在征服者施加的影響,終究刻劃了在歷史上屬於自己的一道印記。

 

 

個人覺得,兩位作者在本書也算是中規中矩的完成了任務。雖然沒有特別令人驚艷之處,但在適當的篇幅中給予了讀者細致的介紹迦太基的興亡,也是功德圓滿。翻譯的部分不無小瑕疵之處,是可以接受的部分。《迦太基與海上商業帝國》作為這主題少有的作品,有興趣的朋友當可一讀。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迦太基 地中海 古羅馬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