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日沒有關注羅馬史的新書,瑪莉‧畢爾德(Mary Beard)的這本《羅馬皇帝》上市時,是有些詫異的。自從看過她的紀錄片跟《SPQR》後,基本上她關於羅馬史的作品只要不是太偏藝術的,我都會購買 (例如聯經那本《十二凱撒》),繁簡書市對她的作品,引進的也是相當的多了。
本書書名雖為《羅馬皇帝》,但它並非個別或者某幾位的傳記。畢爾德的這部作品,是要向讀者分析:何謂「羅馬皇帝」。其實,因為「皇帝」這個譯名的關係,中文使用者似乎容易望文生義,對這個身分有著一種混淆與誤解。正確地來說,「羅馬皇帝」的地位與頭銜,還有權力基礎等,跟中國那種有傳統理論與社會體系加持而穩如泰山的「皇帝」相比,是處於一種持續變化形態的狀況。由凱撒跟奧古斯都打造的個人獨裁與專制體,要持續兩三百年後,在戴克里先/君士坦丁手上發展為成熟體,真正的完全體則是後人稱之為拜占庭的時代了。畢爾德這次的主題,則是「前半段」時期的羅馬皇帝,也就是從奧古斯都開始,到塞維魯王朝結束為止。選擇這個時段,一來是史料跟考古等相對充分,二來是正如前面所述的,這是一個同性質的草創發展期,往後一點又是另外一個時代了。奧古斯都的統治時代跟君士坦丁是不可以同一而論的。
接著,畢爾德利用這個時期的諸位皇帝生平,來向讀者們說明他們的權力本質、統治手法、面對的困境與挑戰、宮廷鬥爭、生、老、病與死等各種狀況。作者並非是枯燥的轉述傳記,而是試著用她輕快的筆法向讀者「說明」。個人喜歡畢爾德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她的文風,在掌握專業與可讀性之間,拿捏得相當好。不論是一般讀者或者是專業研究者,都應該能夠滿意,算是這類型歷史作品的一個標竿了。其實,如果有讀過她的《SPQR》的話,基本上就不用太擔心,這本書也是相同風格的。
順便一提。這部作品裡面,畢爾德常常面臨的一個困境是,史料的不足與可信度問題。眾所周知,宮廷內部的各種情事一向是諱莫如深的,而那些經歷千辛萬苦殘存下來的史料,記載的內容又有多少可信呢?特別是那些「暴君」,有時一比較發現,他們遭到指責的罪行往往是那麼的「公式化」,畢爾德在書中就多次質疑這點。(其實可以對比下中國史的那些「暴君」,似乎也會有類似的傾向) 這時候,就又可以發現我欣賞作者的一個地方,「她喜歡引導讀者去思考,而不是純接受她的觀點」。在整本書中,常常都可以見到畢爾德的質疑與問題,對於現代流行「獨立思考」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福音。
總而言之,畢爾德這本《羅馬皇帝》又是部喜歡本主題的讀者必看的佳作,看看作者吐槽羅馬人愛把皇帝封神的這個行為,是真的很有趣的,跟大家推薦。(她講了一個笑話:克勞狄封神上了天堂,其餘眾神開會討論要不要接納他,正傾向同意時,奧古斯都跳出來說:「這傢伙你別看他斯文儒雅,其實殺人不眨眼,不可!」於是克勞狄就被打到冥界去了。然後我心想屋大維你最好有資格說這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