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71098_m  

「每當有人在什麼事情上錯怪了你,你要立刻想到,他做這種錯怪可能是由於他自有某種善惡觀念。要知道,當你明白了他所持的善惡觀念時,你就會同情他,既不會責怪他,也不會對他生氣。因為實際上你所持的善惡觀念可能與他的相同或類似。既然這樣,你就應該諒解他。如果你所持的善惡觀念不是那樣,那你更要善待做錯事情的人。」

 

By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羅馬帝國皇帝) , 《沉思錄》(自身反省的哲學作品)。


剛開始讀到這段,我有些似懂非懂。
直到今天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忽然間想通了。

 

今天中午的時候,有一個三、四歲大的小男孩,忽然一整個哭的驚天動地,怎麼哄都不聽。似乎是因為他母親要帶他離開遊樂場去吃飯而不肯在耍任性。在場其他人員都想幫忙,但孩子怎麼就是不聽,而也不見其母有什麼舉動,只是把孩子抱起來默默的走開了。吵雜挑戰人們EQ的孩子哭聲就這樣迴響在大廳。

後來一堆志工阿姨跟服務人員就在那邊議論紛紛,為啥那位母親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位就說這要是她孩子,早就開扁啦。另外一位馬上接口說“在這個地方打孩子等下就被說虐兒!”。跟著一位馬上附和,然後又說“這世上很多人就是不分青紅皂白,有時候像是野貓太吵,弄的人不得安寧,想個辦法驅趕而已,就被人家說是虐待動物!”

鎮長在旁邊偶然聽到後,聯想起上述的這段,就忽然明白了一點。

 

這個世上太多人都會犯下的錯誤就是:事情只看表面,不思前因後果。

 

而歷史學給我們最大的訓練,就是要去做全面性的思考。因為記錄下來的文字往往是表面的,吾人如果只是單純的從表面去看,是很難體驗出其中深意,甚至誤解,也喪失了價值判斷的用意。就算撇開歷史不談,當諸君翻開了每天的報紙,從許多條新聞去觀察,是否有仔細思考過,這多少是媒體真實客觀的賦予的資訊,還是它們做過某些刻意的選擇而做出的誘導呢?大家是否想過,當記者決定一件事情報導或不報導,用多少力度跟什麼角度時,就已經在做價值判斷了呢?

更何況,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義”,價值觀跟許多是非對錯從多元的角度看可能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罪行》這本書,或者去年最暢銷的《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無論如何,善用我們的理性,才是身為“人”的本份。 

 

「不管別人怎樣做或怎樣說,我應該讓自己保持端正。如同黃金,或翡翠,或紫袍,它們總是這樣說:“不管別人怎樣做怎樣說,我永遠都是翡翠,並且應該保持自己固有的顏色”。」

「不要為未來的事情憂煩。如果真是那樣,那你就帶著你現在對待事物的理性去對待未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