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心得]《疾馳的草原征服者》讀後感。

杉山正明也是老面孔了。自從在十幾年前的《大漠》這本書認識他以來,至今也有三、四本中譯本面世。個人一直認為,同一個作者,如果主題沒有大變化,就不需要重複讀他換湯不換藥的新書。所以我在看完杉山的《忽必烈的挑戰》後,就對其他相似的作品興趣缺缺。直到最近,想要找一些遼、金、西夏主題的,才憶起他在《講談社中國史》中有寫了這本《疾馳的草原征服者》,於是就去圖書館調,讀罷,不由得暗自慶幸當初沒有一時衝動買。

 

 

且聽我說來。

 

初讀杉山氏的作品時,確實是會被其「遊牧民族視角」的史觀給「震撼教育」一下,畢竟確實,個人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他所說的「大中華史觀」下的壟罩成長。不過,隨著這幾年又多看了一些如拉鐵摩爾、岡田英弘等的作品後,就會回頭反思杉山的觀點。

 

比如說,他露骨的對「大中華史觀」的不屑與批判,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作者自己也只是從一個極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杉山對於蒙古征服的「好處」不遺餘力的宣揚,而對於從中造成的破壞與殺戮則視而不見,或者曲筆。例如,他在本書中做出了如下意思的描述(非原文):「蒙古軍進入南宋首都臨安時是如此的平和,對比之下明軍則在大都燒殺擄掠……」我也只能露出迷之微笑了。

 

杉山氏在弘大敘事後面,也總有一些「特別」的觀點。例如,他說唐廷在安史之亂之後,就只剩下共主的地位了。看了這點,我愣了一下:「這也太粗暴了」。然後描述金朝的時候,說到眾所讚譽的世宗完顏雍,則是批判性的說:「不過是佔了前代失政的便宜,然後竄改史料讓自己成名的平庸無能豎子。」雖說金史我不熟啦,歷史評價也是言人人殊,不過杉山氏你做為嚴謹的學者,有這番見解的依據何在倒是交代一下啊?

 

不過他也沒有篇幅說明啦。這本書的全名是《疾馳的草原征服者:遼、西夏、金、元》,共六章,杉山氏令人傻眼的比重分配是,前四章談從安祿山開始到耶律阿保機為止,第五章給了西夏跟金,最後才說蒙古,真是為所欲為。個人是可以理解杉山氏為何從安祿山開始談,另外一名學者森部豐也提過,晚唐河北藩鎮的胡漢混合體制可以算是後來的遼、西夏、金、元四朝在中原統治方式的濫觴,然後耶律阿保機的創業更是其先行與奠基者(不過北魏不也示範過了?),他快樂地細寫契丹跟沙陀人的爭霸,甚至還談起自己去中國考察的故事,而西夏跟金都是一筆帶過,我就只能苦笑了。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這本書也沒有那麼不堪啦,如果不是個人已經對類似主題有相當的印象了,它仍是一本相當有啟發性的,以「草原游牧民視角」的入門作品,也符合這系列的風格。(雖然我覺得還不如直接讀他的《大漠》就好。)當初講談社這套由中國的廣西師範引進時,個人是相當期待的。不過,後來商務引進繁體本後,最終只買了隋唐、宋、中共跟學者對談集。倒也不是因為寫的不好,只是對我來說尷尬的是,有興趣的主題架上都有其他類似的斷代史收藏了,這系列其實也只是入門讀物,不見得就比同行出色或更有新意,似乎沒那麼必要再掏錢。

 

不過這是對我個人而言啦。你如果問我有啥值得推薦的,《講談社中國史》還是可以優先考慮的。至於聯經的那套我剛買了一本也是講遼、金、元主題的,還沒看,但由呂春盛老師寫的魏晉南北朝部分,顯然對我來說又是尷尬的不上不下。先說明一下,這是因為呂老師市面上的論文皆已拜讀過了,加上該主題本來就有相當研究才說的。個人是還蠻期待唐史的部分。

 

扯遠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