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陸小鳳傳奇》讀後感。

年輕的時候不太喜歡看古龍的小說,覺得受不了他那種「耍帥」的風格;最近老了心態變了,發現他這種靠台詞推進劇情的方式也是簡潔有力的一種方法。但缺點是,很容易常常主角跟每個人的對話都很像。主角講話那個風格,對方也用同樣的方式回,就覺得奇怪。大家的個性不同,難道連說話的方式都會被同化嗎?

 

之前看完鄭丰的書之後想來找古龍的看看,上網查一下,發現大家共同首推的有陸小鳳,而且最推《金鵬王朝》、《繡花大盜》跟《決戰前後》,於是我就特別借了風雲時代版的第一、二集回來拜讀。說真的,感覺就像看了包裝著武俠的推理小說。不過,我做了一些功課,確實古龍本來就這個調調,比起金庸,他一直在嘗試突破不同的風格。我接下來讀的《歡樂英雄》又是另外一個變化會讓你懷疑是不是同一個作者的路數,雖然寫法還是差不多。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 逸劍風雲決--出色的武俠作品

之前看版上有人在討論這款跟大俠立志傳,後來春特觀察了一段時間,原本決定先買後者,但過幾天想想還是把逸劍風雲決也一併買了,幸好。

 

 

這兩款遊戲常被放在一起比較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它們的本質卻不太一樣。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評]《燃燒的西太平洋2》,一場我們不希望發生的戰爭

萬眾矚目的《燃燒的西太平洋2》出了。
這集正式開打了。
當然,我們希望在漫畫上就好。><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漫畫一開始,那位要每個士兵「好好活到戰後」的連長。
梁紹先不像川口那樣假掰,還畫出什麼替敵方士兵生命著想的聖母情節。戰爭開打了,都嘛先顧好自己跟自家人要緊。英雄只出現在漫畫裡面,我們都是死老百姓。那位連長要大家貢獻自己的技能,「普通的砲灰步槍兵夠多了」也是事實,想想我可能連開槍都打不準就夠悲哀的。

誰都不想進忠烈祠,但是我知道如果當年沒人出來抵抗軍國日本跟納粹德國,今天我們就活在《高堡奇人》的世界了。問題在於公平,不能只有一些人躲在安全的地方叫別人犧牲然後享受勝利的果實。可以貪生怕死,但請自覺地滾遠一點,這塊土地跟自由就不屬於你。

期待第三集的到來!
然後希望戰爭永遠不會到來。(可悲的是某人希望統一大業在他有生之年完成,歷史總是「不缺」這種「偉人」)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岩波中國史》讀後感。

幾年前,聯經推出這套【岩波新書.中國的歷史】系列書,其封面設計感吸引了我的目光。不過,實際看到現書,那個厚度與內容,便果斷放棄,留待圖書館再借閱了。先強調,這只是我多年經驗告訴自己,在時間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是要更加「精挑細選」自己真正需要的,但不是拒買。

 

這套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它的主旨中心是在於回答近年來一個熱門的主題:「何謂中國?」最近著名的台灣學者杜正勝也寫了一本近似的。這是一個大哉問,並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釋的。在國族主義背景下,既是歷史問題,也糾結著當代政治。本書系的作者群採用了宏大敘事,然後大膽的將整段歷史拆解成五冊,分別以「北方」(黃河流域)、「南方」(長江)、遊牧民族、明朝以及近現代為各自主題。如此用心,也是對於這個書系主題的一種回答。「中國」,是多元交織而成的,其淵源複雜,絕非現在民族主義者所宣稱的那般「純粹」。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天觀雙俠》,還算有趣的作品。

好久沒看武俠小說了。最近玩了一套武俠遊戲之後,於是就跑去圖書館把這套久聞其名的「女金庸」寫的大作《天觀雙俠》借回來拜讀。

雖然感覺現在年輕人應該也都不太看武俠了,金庸大概也快變成「老人家在看的」,不過他依然是這個主題的頂標毫無疑義。我相信未來百年,能再出一個跟金老比肩的就很難得了,超越是不太可能。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推薦]《龍頭蛇尾》一場古代的東亞大戰。

關於這本書主旨所談的戰爭,站在不同立場,就有不同的名稱。中國方面命名為「萬曆朝鮮之役」,朝鮮方面說是「壬辰倭亂」、「丁酉再亂」,而日本方面則是叫「文祿慶長之役」。作者石康(Kenneth M.Swope)則定調這是一場東亞大戰,畢竟三個主要國家都是參戰國。關於這場戰爭,個人有興趣已久,只是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讀物。

 

何故?

由於這場戰爭的敏感度。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得]《查理大帝》歐洲之父及其時代。

討論本書之前我想先引一段Wiki 條目上就有的常見錯誤:

 

華語中流行的譯名「查理曼大帝」被部份人認為是法文的錯譯,因為法文查理曼的「曼」字(法語:-magne)由拉丁語「偉大的」(拉丁語:magnus)演變而來,本身已含有「大帝」的意思。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推薦]《東漢的崩潰》,解釋衰亡的一個面向。

前陣子在看《董卓傳》的時候,恰好同時間注意到了這本《東漢的崩潰》,看了看介紹,作者以幾乎跟東漢相始相終的對羌戰爭為中心,討論它如何拖垮了洛陽朝廷,這引起了我的興趣,心想可能有所關連,果不其然。

 

 

作者謝偉杰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本書是其專業研究領域。他在書的開宗明義上就指出了一個有趣的點: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中美聯合》,一段志願軍的故事。

腦海中總有一段似夢又似回憶的印象,自己曾於幼時,在空中看到一架鯊魚頭,血盆大口塗裝的飛機翱翔。長大之後,方知道那是曾於抗戰中服役的P-40。可惜我的年紀不太可能看到這架飛機還在服役,估計應該是某種記憶錯置造成的結果吧。不管怎樣,這都是我對於飛虎隊的初步印象。

 

飛虎隊,是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的綽號。二戰早期的中國戰場,當時由於美國尚未參戰,官方跟民間礙於孤立主義氛圍下,只能採取一種非正式的支援方式,即派遣所謂的「志願軍」,以個人名義方式參戰。這種狀況對於當下的讀者並不陌生。正如今日烏俄戰爭,入侵的普丁宣稱這是「特殊軍事行動」,而非正式的國與國之間的宣戰來迴避一些道德責任;當年日本軍閥對中國的入侵也找藉口宣稱「懲罰支那暴行」、「進出」、「不以南京政府為對手」等,企圖迴避進入國際法上的戰爭狀態,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出於某些理由也沒有採取行動,於是雙方進入了一種長期衝突但彼此沒有宣戰的詭異情勢。其餘的歐美各國雖在一戰後的疲軟與綏靖狀態,但或多或少依照各自的利益,對中日戰爭進行了干涉,其中一個形式就是志願軍。今日在烏俄戰場上也看到了很多國際對於烏克蘭支持的多元志願軍(包括中華民國台灣),也是歷史狀況的一種還魂吧。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世說俗談》,一部有趣的魏晉風骨讀物。

關於介紹或者是解說《世說新語》的書,市面上也是多如過江之鯽。個人看上這本《世說俗談》的原因,除了久聞作者劉勃之名外,還有試讀之後深得我心。其實這部作品的主要內容並非是純介紹或者是解說《世說新語》,而是作者個人對「有登場在《世說新語》之中的人物」的雜談與評論。這類書感覺是蠻吃腦波的,如果跟作者頻率有合,就會喜歡,不過人覺得劉勃的文筆甚佳,評論也很有見地,應該是會有廣大讀者。

 

讓我決定買這本書的地方,是劉勃在評論曹丕一段中的前後轉折。在整篇文章接近尾聲時引了一段陳壽對魏文帝的評價:「如果德行再高一點就是千古名君」,看起來似乎定了調,但接著又說了一段故事:「建安七子王粲的葬禮上,曹丕以故世者生前喜歡聽驢叫,請在座眾人離去之前都模仿一聲。」感覺似乎他又很有人情味,但接著作者又急轉直下,尖銳的提了另外一個故事:「當曹操滯留漢中,關羽北伐時,鄴都爆發一場政變,留守的曹丕強硬鎮壓,王粲的兩個兒子也都涉入其中,被一同處死。之後曹操回來,聽聞此事,嘆了一口氣說:“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此時,劉勃淡淡地寫了一句:「若死後有知,他年曹丕與王粲泉下相逢,能再做一聲驢鳴否?」

個人相當喜歡這句話語中的「罵人不帶髒字」的高明。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激盪時代》讀後感。

《激盪時代》跟它的姊妹作《地獄之行》,是《企鵝歐洲史》系列的最後兩部,作者都是伊恩‧克肖(Ian Kershaw)。這系列幾年前由中國的中信新思出版社率先引進,除了當時尚在撰寫的文藝復興篇跟本書之外,全部都一口氣推出。而過了幾年,可能是出於成本跟銷售考慮,八旗只選擇了這兩本。《地獄之行》早先已經拜讀並寫了一篇心得,而當本書推出時,我也毫不猶豫地購入。讀完之後,可以肯定,這本簡體版應該是不會生出來了,就算有,也是大量刪減,既有完全版,何必選劣本?而作者克肖是當代最知名的納粹德國研究者,簡體書市引進了其兩大卷《希特勒傳》跟另外一本《命運攸關的抉擇》,我皆已拜讀,都是口碑作。

 

 

關於戰後歐洲史,其實繁體書市有三部佳作可供選擇,其一是著名英國左派史家霍布斯邦的《極端的年代》。這部成書較早,帶有濃郁的時代背景與作者個人色彩。霍老選擇了論述而非敘事的寫法,雖然他自述說受眾是「一般大學生」,不過個人認為他說的應該是「大學還是菁英教育時代」的大學生吧。至少,個人是覺得《極端的年代》對讀者基本素養要求是挺高的。如果你能做到其要求,就可以沉浸在這位大師的對二十世紀的理解之中,中文譯本水準也不差。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短評]《應仁之亂》,一本冷門又重要的日本史著作。

老實說,一開始看台灣出版這本時,是蠻詫異的。要知道,應仁之亂,這個詞,怕是只有少數日本史愛好者或者是信長之野望遊戲玩家才可能聽過吧。若非原書在日本大賣,我是不太相信有幾個編輯有此勇氣....

但話說如此,個人還是覺得此書想必不太好賣。全書賣點雖說是有嶄新觀點解說此一大亂,但對於中文讀者來說,連舊觀點都沒聽過了,新在哪?而且本書有很多漫長片段都在敘事讓人昏昏欲睡的大名派系糾紛,這想必又要刷掉一波讀者。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古代晚期世界》讀後感。

彼得‧布朗 (Peter R.L. Brown)是研究羅馬史的學生無法忽視的名字,他所開創的「晚期古代」(Late Antiquity) 概念早已為學界接受,而且是顯學,在其之後有許多學者都接受了這個觀點。例如,第二版的《劍橋古代史》就採用了此說。

 

布朗的這個觀點是針對過去學界對歐洲文明史分期的粗暴斷代而生,他撰寫了本書:《古代晚期世界》,拋開了過去著重政治、經濟層面,把焦點放在社會、文化與宗教,詳述古典文明並非「終結」在三世紀與基督教興起,而是「轉型」。簡言之,那些基督教父們對待古典文明的態度,絕非刻板印象中那種「所有異教都是糟糠,一律捨棄與禁絕」,恰相反,這些教父們其實本身大多也都受了古典教育,對荷馬、奧德賽等希臘史詩與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哲學家並不陌生。他們更多的是,將之吸收、包容進基督教的神學之中,或者是當作一種文學。在西歐,文明的中斷與倒退更多是因為政治上的動盪造成的損害;在東歐,君士坦丁堡保存的大量文獻是日後文藝復興的火種。這種視角在今日也早已被普遍接受,即便是大多數的科普讀物,也都會向讀者轉述。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帝國的勝利》、《帝國的悲劇》讀後感。[推薦]《帝國的勝利》、《帝國的悲劇》讀後感。

這兩本《帝國的勝利》與《帝國的悲劇》是馬可孛羅在2021年引進,由英國Profile Books出版社與哈佛大學聯手打造的古代史書系其中之二。這系列每一本,都向不同的作者針對其擅長的領域來邀稿,而這兩部作品則都是同一個撰寫者:麥可.庫利科斯基(Michael Kulikowski),也因此,我就把最後這兩冊當作一卷的上下部分來看了。

 

《帝國的勝利》與《帝國的悲劇》總描述的時段從哈德良到西部帝國崩潰為止。要知道,羅馬這個千年國家是不斷變化的政體,它最初的城邦,擴張成一個初步的「霸權」國,經歷了奧古斯都的「羅馬革命」成為一個城邦聯合體,然後,在三世紀以後為了因應日益艱困的環境,再次轉型成複雜的中央集權官僚制,其最終型態就是後世所見到的「拜占庭式專制國家」。庫利科斯基在這兩本完成的,就是描述後半部分的這段轉型的故事。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薦]《燃燒的西太平洋》一部不錯的時事漫畫。

蠻早就注意到這部作品,不過因為屬於同人性質,也沒有在一般通路販售,屬於個人領域範圍之外,又不愛看電子版,就只好“保持關心但無法拜讀”的情況。後來得知燎原出版社決定將它正式發行,真的是喜出望外。

 

這本書的主題多少是有點敏感,畢竟是時事話題,還比川口開治的《空母伊吹》更直截了當。故事有很多部分靈感,相信是來自於作者擷取了切身經驗而來,也因此它能帶來給讀者的感同身受會更加強烈,至少對我個人來說是有一種隱藏的不安。2024年的高雄跨年騷動,更加深了我的這種感覺。過去這一兩年的社會上各種小事引起的騷動:缺蛋、搶鹽等等,一點斗大的事情鬧得雞飛狗跳,要是真的戰爭了到底會如何是在難以設想。有時候更可怕的敵人是來自於自身而非外在,這是歷史顯而易見的教訓。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