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威震逍遙津

 

     建安十四年,冬十月。在龐統的策劃下,西涼軍起兵叛呂布,戰於潼關。呂布率領大軍十萬征討,以諸葛亮的奇計大敗之,迅速收復了關中。同時,依照龐統計劃出上庸,牽制荊州援軍的劉琦一軍,領著魏延、黃忠與一萬大軍,攻襄、樊。卻被屯於此處的徐晃領軍依險要處結寨拒住,僵持十餘日不戰,然後再派高順領本部一萬飛騎軍抄路襲新城。劉琦大驚,急領兵退,徐晃會合因為曹操沒出兵而得以來援的劉備、張飛軍從後追擊,劉琦身中三箭戰死,魏延、黃忠苦戰,帶著劉琦遺體逃回上庸。查知上庸無兵,徐晃令高順領兵於此攻新城、上庸等郡,然後自引大軍與劉備、張飛去援合肥。

   另外一邊,率兵包圍冀城、安定,招安隴右諸郡的劉敏等益州軍主力,探知西涼軍敗,派使求援的消息,大吃一驚。因為包括龐統在內誰都沒料到馬騰等人會這麼快就敗北,而且還一敗塗地。於是龐統連忙命離長安最近,正包圍安定的嚴顏、黃權跟李嚴領著二萬大軍解安定之圍去馳援。誰知大軍剛動,就收到消息,西涼軍撤退時遭到呂布軍三面夾擊,全軍覆沒,大將馬超戰死,馬騰、韓遂從河西逃回西涼,楊秋、李堪、馬岱與龐德等人率部投降,潼關、長安又回呂布之手。這下子影響太大,原本隴右與渭河兩岸的許多有意叛投或者已經叛離的郡縣又紛紛反悔易幟,高舉呂布的大旗。

    正於冀城包圍韋端的劉敏軍本陣,一時之間,最初因為計劃進行順利而帶來的勝利之氣氛消失的無影無蹤,眾人的臉色沉重,都默然不語,靜靜的等待著那位與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能夠再有驚人的計策逆轉乾坤。此時,從冀城內出來了一名使者,傳遞了韋端以自己性命換取全城官民安危的意願。益州軍諸將大喜過望,雖然已經延遲了時機,但此刻攻陷冀城,則可絕後顧之憂,然後全軍主力正面迎戰呂布軍,大事尚有可為之地。

   但,為何一直抗拒不降的韋端忽然決定開城呢?

    原來,由於冀城一直被益州大軍困的水洩不通,根本無法得知外面消息。困守兩個月的韋端在眼見城內糧食將盡,認為已經無望的他,不顧部下楊阜與兒子韋康再三苦諫,決定以自己性命換取城內百姓與官吏的安全,而開城投降,並當場自盡。

  終於將冀城收服的益州軍,即刻聚集全軍,商議迎戰即將到來的呂布軍主力部隊。會議之上,一向負責情報蒐集的李恢首先開口:「呂布攻陷長安後,派遣先鋒宋憲領五千兵屯於陳倉道口,然後派女將,也就是諸葛亮的妻子孫尚香領軍一萬救安定,主力不動。」

  聽到心愛女子的名字,龐統的心中一痛,面上卻不動聲色。沒想到,孫尚香不但嫁給了諸葛亮,如今還是呂布軍陣營中的一員大將,反過來成為自己的敵人了。

      「我有一策,可再取長安。」法正說道:「呂布大軍知我等主力於冀城,必離長安來戰,後方空虛。我願領五千輕騎出褒中,沿秦嶺取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至,彼軍無備,長安必可失而復得,若如此,則可前後夾擊呂布軍,機不可失。」

      「此舉甚為冒險,不過也不失為一良策……」劉敏沉吟些會兒,見龐統不語,問道:「軍師之意若何?」

      「呃……我……」龐統一驚,愕然道。

    忽然,從上庸有急使來到,報知劉琦兵敗襄樊,戰死,部下魏延、黃忠率殘部逃回新城,與呂布部將高順苦戰。龐統大驚道:「如何得兵敗?」

      「荊南曹操之兵不動,於是劉備、張飛引軍二萬北援徐晃,三面夾攻。劉琦大人兵寡不敵,反遭其禍,身中三箭而死。只有魏延、黃忠奮勇死戰,領著三千殘兵逃回。如今高順反而領本部一萬軍馬攻新城,直取上庸。」

    龐統以木杖擊地道:「該死的曹孟德!!!」

      「真不明白為何曹操不趁此良機出兵,如肯同心協力,呂布不難破矣!」張任道。

      「曹操新得荊南,民心不穩,且他於四國之中兵力最弱。呂布存,他尚可縱橫三國之間而立,呂布一敗,則必為我等與江東所吞矣!」法正嘆道:「亂世之奸雄,名不虛傳!」

    劉敏看著龐統,說道:「倘若如此,則兵取子午谷之計不可行。我想應該發兵救上庸,然後從正面大路迎戰,再觀江東成敗而圖進退。」

      「正如小姐所言。」龐統對法正、孟達與吳蘭道:「孝直引一萬大軍去救上庸。孟達、吳蘭率五千兵馬出斜谷,虛立旗幟,牽制敵軍。」

    三人領命各引兵去了。

    龐統又道:「街亭乃我軍進兵之處,甚是緊要,如得之,我軍進可攻退可守,如失之,則進退不得,誰願往守之?」

      「末將願往!」張任道。

    一旁嚴顏亦道:「末將也願去!」

      「張任引本部軍一萬守街亭,嚴老將軍率一萬軍屯於左近列柳城,隨時接應。」劉敏道。

    兩將也各領命去了。

  吩咐畢,龐統一邊派人回漢中催促張松運糧來,一邊督師討伐鄰近不降郡縣,並派使西涼去馬騰、韓遂處,安慰並鼓勵兩人東山再起,建議他們可引西羌大軍來助戰。 

         

      

    卻說呂布自收復長安後,除了派宋憲先去屯於陳倉道口,然後派孫尚香去救安定外,只將大軍屯於長安不動。對於投降的西涼軍,呂布將之重編,仍交給馬岱、龐德執掌。由於五大將的馬超已死,呂布下令補升劉備、關羽與張飛三兄弟共為“七大將”。然後對於在長安失守後,堅持不降的鍾繇也給予弘農侯的賞賜。處理好人事上的調派,呂布令鄰近州郡加運糧草至長安,做為西征隴右之用。

    這日,大軍跟將士們都留在長安歇息,呂布與愛妻貂蟬也回到長安的舊府邸,兩人手牽著手,在庭院內散步,各自回想起以前的種種事情。

   「長安…這裡是妳我新婚之處啊!」

    貂蟬看著丈夫,她想起了一件事情,兩人結髮十餘年了,自己卻依舊瞞著他的事情。貂蟬深深的呼吸,她鬆開呂布的手,凝視著他的臉龐。呂布不是一個非常俊秀的男子,相比於他的軍師諸葛亮、大將趙雲;然而,呂布身型高大壯碩,臉上流露出的威武氣息,卻使他在人群中受人矚目,寬闊的肩膀與結實的胸膛,足以讓人安心的依靠。古人云:士為知己而死,復有何恨。而一介女子,也可為一個摯愛自己的男人而死,又有何憾呢?

   「奉先……我…我有一件事…我…瞞了你許多年…」儘管如貂蟬那般心地正直,卻也有難以啟齒的時候。

      「哈哈!愛妻還會有何事瞞我?」呂布沒察覺妻子的心事,笑道。

      「……奉先還記得當年董卓叔姪之事嗎?」

    忽然提到這兩人,讓呂布臉色一變。

      「為何提到此二廝?」

      「當年,董卓不肯將我許配給你,其實,是我跟義父的計策。是我在董卓面前說我倆毫無關係,是你欺騙了他。董卓信以為真,所以惱怒與你,這才堅決心意偏袒姪兒,又心生它念。這一切都是我跟義父的計策,要逼你為了我而殺董卓。其實,是我利用你,對不起你。」貂蟬一口氣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然後深深的吸了口氣,閉上眼睛,等候丈夫的反應。

  須臾,耳中傳來呂布爽朗的大笑聲,貂蟬睜開眼睛,驚訝的看著丈夫,只見呂布將自己緊抱在懷中,柔聲道:「愛妻啊!為了妳,死都尚且不懼,更何況是背上忘恩負義的惡名呢!前些時日我讀了史書,以前的吳王夫差為了西施,不僅丟了天下,還喪失了性命,卻不曾怨過。從前,我只是個無人牽掛的低微小人,妳卻為了我而流淚,那時我便已決定,這輩子都要在妳身邊。這一切都是我自己心甘情願的,妳有何對不起我之處?」

   「奉先……我…你真的不惱我?」

      「惱妳,當然惱妳!」呂布把妻子抱起來轉了一圈,讓她驚呼一聲,笑道:「惱妳如此不信我,結髮如此多年才告訴我此事。」

  貂蟬雙眼含著淚光,低聲叫著丈夫的表字。

      「妳怎麼又哭了呢?」

   「我好高興,上天讓我可以為你妻子。」

   「這是該我說的才是!我殺了丁原、董卓,逼死司徒,天下人說我是忘恩負義之輩,妳卻沒有瞧不起我,教我讀書,輔佐我取天下,對我不離不棄,有妻如此,復有何求?」

    貂蟬把額頭靠在呂布的胸膛,她從來不知道,原來在丈夫高傲外表下,內心是如此自慚形穢,儘管當年自己確實只是因為感動於他的真情方才嫁給他,但回想起當年曹操對自己的質問,自己以堅決的口氣回答,其實,自己早在不知不覺中,深深的愛上了自己的丈夫了吧! 

    站立在不遠花園旁,傾聽到呂布夫婦的真心告白,原本前來報告軍務的王雙與諸葛亮,都停止於那裡不動,不願打擾他們。諸葛亮轉頭,見那個粗魯耿直的王雙偷偷擦眼淚的模樣,雖然覺得好笑,不過念頭一轉,想起呂布與貂蟬的摯情,自己也不得不由衷的羨慕起來。

      「我跟小香…能有如此的摯情嗎?我真的能為了她把一切都捨棄嗎?」諸葛亮看著天空,想起妻子的容貌,他默默無語。「為一女而輕天下………」

    決定不打擾主君夫婦的美好時光,諸葛亮帶著王雙退離,等到午後呂布回到府內休息時,才上前報告。

   「去解安定之圍的小香派張魯之弟張衛送回來書信一封,內言益州兵早於數日之前解圍而去,如今屯於街亭以西之處按兵不動。陳倉道口的宋憲回報,則說有一支兵出於斜谷,請求增援。」

    呂布沉吟道:「彼軍不動,是為何意?」

      「我料龐統是欲等江東處之動靜。劉琦敗死襄陽,上庸一路震動,無人可守。倘若我軍趁勢從上庸去襲漢中,彼等將無路可退,是以先駐軍不動,安上庸而定隴右,觀合肥勝敗再決策。」

      「適才傳來消息,涼州牧韋端大人開城而降,以自盡換百姓之命。」王雙道。

      「唔!怎會如此!他再多等些時日,我就去援他了。」呂布扼腕道。

   「城池被包圍的水洩不通,裡邊的人完全無法得知任何消息,多半料想我軍被困於潼關,故以此換百姓之命,韋端大人真是父母官。」諸葛亮道:「如今隴右已失,且士兵們亦疲憊,不如暫且留於長安,待來春之後再做計較。」

    此時貂蟬從後堂出來,聽聞諸葛亮之建議,說道:「孔明說的很有道理。軍士們自荊州大戰,又經潼關之戰,想來也甚疲憊,不宜再多戰。雖然此刻休兵會給益州軍有時間定隴右,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

    諸葛亮微微一笑道:「但我以為此時主公也不宜偷閒。我希望主公從飛騎軍中選精銳一千,馳援合肥。」

      「莫非合肥有失?」呂布愕然。

      「不,關羽、劉備、張飛與徐晃將軍都已經先後馳援,料來當可無礙。然周瑜多謀,要退江東軍非易事。主公若親往,我軍士氣必定高昂,亦可挫敵軍之鋒銳,一舉兩得。」

    呂布尚在猶豫,貂蟬亦勸:「此處就交給我吧。益州軍的統帥劉敏是個奇女子,我也想會會她。」

     「哈哈!那我就去點兵吧!」呂布笑著離去了。

 

 

    合肥--這座位於淮河與長江這兩條大河兩岸中央,成為南北交通的要地。不論是從北南下,或者反之,大軍都必須以此處為基地。因此,在中原霸主呂布與江東的孫氏決裂後,兩家就在此處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最初在周瑜的奇計下,一度將之攻陷,然而,卻又在呂布的新軍師諸葛亮以相同的計策將之奪回。而再次重奪此城的呂布,派遣了五大將之首的張遼,率領二萬大軍--原本三萬,後來呂布因為要征討益州調走了一萬大軍--鎮守於此處。

    張遼,表字文遠,雁門人。因為故鄉大動亂,在年幼時隨喪夫的母親一同南遷河東,並定居於該處。年少好俠重義,與同鄉之人高順結為生死之交;後來黃巾之亂起,州郡不安,張遼心知難以再在鄉內安守田土,於是毅然離開扶養自己長大的母親,跟高順兩人投軍,希望闖出番事業。兩人投靠到當時的并州刺史丁原旗下,蹉跎數年,好不容易混到帶兵官做做,卻不料丁原讓義子呂布所殺,部隊也讓董卓併吞去了。兩人在董卓的西涼軍團中被埋沒,雖然曾追隨參加虎牢關之戰,但苦無機會立功,最後被調去把守武關。當時呂布剛剛接掌政權,內外不安,袁術趁馬騰、韓遂來攻長安時來攻,張遼的上司也就是武關守將棄職潛逃,於是他接管了兵權,並打敗了來犯的袁術軍,而被呂布所賞識,就此平步青雲,得以展現出才幹。

    在追隨呂布東征西討,張遼展現出過人的武藝與出色的用兵手腕,深得信任,並得冊封為五大將,鎮守要地合肥。早在數年前征討袁術後,張遼與高順就曾錦衣還鄉,去迎接母親,也在一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後迎娶了一位美嬌娘;如今,身為張遼的妻子,郭映兒也相當勇敢,帶著獨子張虎搬到合肥,與丈夫一同迎戰即將到來的江東十萬大軍。

    對於張遼將要面對的敵人,江東的棟樑,人稱“美周郎”的周瑜,自荊州當陽‧長阪大戰後,一直屯於江夏,監視呂布與曹操的舉動。這次,孫權接到了龐統派遣的使者來書,約定夾攻呂布,平分天下。又聽聞中原傳來馬騰、韓遂與呂布的大將馬超以關中舉旗叛變的消息,也深覺這次是難得的良機,於是匆忙把周瑜、魯肅等大將招回。

      「雖然我等素與益州沒有聯絡,但趁呂布主力在關中,取合肥,攻壽春以窺宛、洛,也是上上之策。」魯肅主張。

    見周瑜沒有發表任何意見,孫權便下令全軍出動,除了一向由周瑜統率的主力部隊外,還有大將程普、甘寧、黃蓋、太史慈、凌操、呂蒙等人的兵力,全都集結在濡須口,總數高達十萬人,充分展現出江東軍北伐的氣魄。

    但呂布在合肥也有充分的準備,於年初的時候,諸葛亮調遣了大批的工匠構築合肥新城。江東雖然知情,但由於荊州緊張,恐顧此失彼,只得眼睜睜的看著新城落成。如今大軍集結,孫權聚眾人商議該如何取合肥。

    呂蒙獻計:「張遼任命朱光為廬江太守,今屯於皖城,大開稻田,納榖於合肥。可先攻皖城斷合肥之糧,然後攻之。」

      「此計大妙。我分一軍去取皖城,主公率兵自去合肥,則張遼首尾不能相救。」周瑜道。

    孫權從之,遂命周瑜與呂蒙、陸議、甘寧等率兵二萬星夜去取皖城,然後自己引著魯肅、太史慈、程普與黃蓋等人主力八萬向合肥進發。

    卻說周瑜大軍星夜渡江至皖城,朱光大驚,連忙發使去合肥求援,然後堅壁固守不出。周瑜騎著馬親到城下觀看,只見城樓上箭如雨下,回寨道:「諸將有何妙計取得皖城?」

   「可差軍士築土山攻之。」董襲道。

   「不如豎雲梯,造虹橋下觀城中而攻之。」徐盛道。

    呂蒙搖頭道:「此法皆大費時日,倘若他處救兵至,則皖城何時可得?我觀城內防禦不甚完固,且我軍初到,士氣方銳,可一股作氣攻之,日出時進兵,午時當破城!」

    周瑜笑道:「此言正合我意。」

    次日五更,士兵吃完飯後,周瑜即命出兵,大軍從四面進攻,城下箭如雨下,久不能陷。甘寧啐了一口,手持鐵鍊,背著大刀“霸海”,親冒矢石登城,於城樓上奮勇殺敵,砍倒弓弩手。更兼呂蒙親自擂鼓,周瑜命精銳隨後接應,士兵們一擁而上,朱光抵敵不住,被士兵亂刀砍死,餘眾投降。周瑜入皖城,令徐盛、董襲屯皖城,率餘軍去合肥。

   

  這邊張遼聽知江東軍動,即刻發使去徐州求援,數日,關羽領軍一萬至,而朱光之使亦到。張遼急請關羽去救皖城,誰知大軍剛行,就接到孫權引大軍八萬分成數寨屯於合肥與逍遙津南北處。張遼與城內同守合肥的部將臧霸、文欽與孫觀大驚,想起當日諸葛亮離去前留下錦囊一付,急拆而觀之,只見內言:「敵軍至,當先挫敵軍之銳,定我軍之心而守。」

    張遼會心一笑,將書信遞給臧霸、文欽與孫觀。臧霸看完,問道:「將軍之意如何?」

      「主公戰西涼軍於關中,江東之軍趁虛而來,以為破我等必矣。今可趁彼軍新至,引一軍趁夜急襲,挫彼軍之銳氣而守。」

    臧霸默然,文欽與孫觀兩人則以為兵寡不可行。張遼怒道:「合肥乃宛、洛之屏障,如有不測,如失天下。主公將此處託付於我,我當與城共生死!」

      「將軍之責甚是,我願接應將軍。」臧霸奮然道。

    張遼大喜,便即與臧霸約定計劃,然後令文欽與孫觀堅守城池。

    當夜,張遼選飛騎軍中精銳八百人,以盛宴犒賞之。靜待到天明前,引軍急襲孫權所在大寨。只見張遼手持慣用“黃龍戟”,當先衝入敵陣,正遇孫權親信部將宋謙、賈華,交手不三合,皆被張遼斬殺,一軍士氣大振,直衝至孫權麾下。孫權大驚,不知敵軍多少,只得連忙引眾退至高處,令親兵持戟圍繞而守。混戰中只聽見張遼大叫:「我乃飛騎軍五大將之首張文遠,誰敢來敵我!?」須臾,張遼殺到孫權處,高聲叱道:「孫權,是男人就下來與我一戰!」孫權震驚萬分,不敢妄動。

    不久,分屯各寨的將領如太史慈、程普等率援軍至,孫權此時也察覺出張遼之兵寡,高聲喝令團團包圍。張遼奮勇衝殺,帶著身旁數十餘眾突圍而出,其他尚陷於重圍中的飛騎軍大喊:「將軍棄我等乎?」張遼聽見,又翻身衝入,救出餘眾,孫權軍不能抵擋。從日初戰至午時,江東軍銳氣盡挫,張遼引軍退回合肥。孫權率軍追之,卻被臧霸帶弓弩手射退。城內士兵見張遼只以八百兵夜襲孫權十萬大軍,還能帶著五百餘人退回,士氣大振,齊心固守。

    過了一日,率軍去救皖城的關羽知城已失,退回合肥,屯兵城外為犄角之勢固守。另外一邊,周瑜也率軍,與孫權合兵一處,得知前日遇襲之事,皺了皺眉頭,道:「雖如此,但我軍之勢大,小小挫敗不足為慮。」

    魯肅點頭道:「可先敗關羽,然後圍合肥而攻之。」

  於是孫權令周瑜總督全軍,自引萬人屯於逍遙津東南處接應鞏固糧道。

  這邊關羽打聽到周瑜引兵到達,亦派使入合肥通知,約為接應。當日午後,人報周瑜率大軍攻合肥。關羽命義子關平,部將廖化引兩千兵守寨,然後與部將周倉領其餘八千軍去襲周瑜之後。誰料剛行十餘里路,忽然一支軍殺出,當先大將乃是江東宿將韓當。

      「關羽,你已中我都督之計,何不早降?」

    關羽聞言一驚,回頭遙望己方大寨,只見濃煙沖天。關羽更不多話,拍馬直取韓當,奮勇殺退,然後率軍回防。路上正遇關平與廖化引敗兵來,說大軍剛出,周瑜便引兵來,彼軍勢大,更兼用火攻,不能抵擋。關羽聽完,正沒奈何,周倉道:「周瑜擅使聲東擊西之計,戰之不利,可且退入城中,再做計較?」關羽從之,遂引大軍往合肥方向去。

    行半里路,忽然又有一支軍出現,關羽大驚,凝神一望,卻是臧霸。兩將敘禮畢,臧霸說道:「張遼將軍見敵軍虛立旗幟,料知敵軍有詐,恐關將軍有失,特派我來接應。」關羽大喜,於是兩將合兵一處,緩緩退入合肥。

    隔日,張遼見江東軍分三部下寨,除了北門鄰近諸葛亮新建,用來運糧的水道因此不圍之外,其餘三門都被圍困,請關羽來商議。

      「周瑜多謀,不可輕敵出戰。合肥城郭大而厚,屯糧極多,我聽聞曹操按兵不動,若如此,我兄玄德與三弟翼德應於數日後馳援至此,可以堅守以待援軍為上策也。」

    張遼從之。於是接連幾日,周瑜使太史慈、甘寧在城樓下叫戰,張遼與關羽皆充耳不聞,強硬攻城,卻又難以取勝。卻說當日周瑜沿著合肥城繞了一圈,觀看城池地勢之後回寨,聚眾將問計。

      「張遼與關羽兩人堅守城池不出,是欲待援軍也。如之奈何?」

    甘寧獻計:「末將這些時日觀看合肥周圍,北面小門雖然臨河,但如今天氣寒冷,水源枯竭,當可令末將埋伏一軍於該處,然後以聲東擊西之計,趁虛登城而攻之。」

   「此言正與我意暗合。」周瑜笑道:「只是此計太過冒險,稍有差池,恐有性命之虞。」

      「大丈夫當以馬革裹屍為榮,豈能貪生怕死!」甘寧奮然道。

    於是周瑜便選精銳之士五百人給甘寧,令他於深夜悄悄引一軍去北面森林河道處埋伏,然後親點全軍從三面猛攻城池。張遼與關羽見江東軍大舉來襲,除了命全軍固守,還從城內選民兵助戰。當然,深知周瑜擅長聲東擊西之計,張遼也沒有忽略北門的防務。

    連戰三日,兩軍皆盡疲憊,甘寧見時機成熟,遂於第四日拂曉時分,領著五百名精銳,拿著預先準備好的繩索短刀等攻城用具,展開奇襲。雖然張遼早有準備,奈何兵力不足,在北面小門只能派遣八百多人屯駐防務,有時因為戰況危急還會被調去其他城門協防,士兵早已疲憊,怎能當在側養精蓄銳三日的甘寧之軍的奇襲。只見甘寧奮勇當先的登城,砍翻守門軍官,大開城門,然後高舉約定好的火號示意成功。早在等候甘寧消息的周瑜望見,大喜,除了派韓當領一軍去北門增援,又領著大軍再次配合著發動攻勢。 

    得知北門被破的張遼雖然大驚,但不慌張,他沉穩的請關羽領本部兵先往北門敵住甘寧,然後把文欽、孫觀兩人喚來,吩咐計策,讓他們去開正面的第一道大城門紫苑門,放江東軍進來,最後再命臧霸先入內城,也就是合肥舊城準備,自己則親自引軍繼續奮戰抵抗。

    卻說周瑜見計謀成功,遂親自上馬臨敵,督促士兵加緊攻城。不久,負責守衛正面的紫苑門的張遼軍紛紛敗退,城門被攻破,周瑜大喜,領著軍馬當先入城。只見內裡是第二道城門,周瑜正欲命士兵繼續攻城,忽然從兩旁城上出現大隊人馬,手持諸葛亮預先替張遼準備的新武器“連弩”,望周瑜而射。江東軍登時亂成一片,混亂之中,文欽遙見一身穿紅衣,面貌端麗,氣勢非凡的大將,於是舉弓一射,正中其後背,當場落馬。城樓上孫觀見周瑜中箭,開門引本部兵想去追殺。誰知只見周瑜奮然而起,拿著古綻刀高喊:「士兵們,合肥將破,如不奮勇上前則前功盡棄矣!」軍心士氣一振,大將太史慈當先去迎孫觀,結果他反而不能抵擋,幸好得文欽領兵在後接應,往城內退去。

    這邊張遼見外城失守,遂與關羽兩人殿後,緩緩收拾兵馬退入內城。周瑜本想趁勢攻內城,誰料張遼早有準備,已命臧霸率連弩隊於城樓上射擊,箭如雨下,只得暫把大軍後撤。

    將軍寨分屯合肥新城內與城外的周瑜,回到大帳安歇。孫權聽聞周瑜中箭負傷,連忙趕來慰問,只見醫者正用鐵箝子替周瑜拔箭頭。

      「義兄之傷無礙否?」孫權憂形於色。

      「蒙主公掛念,此等小傷有何礙!?」周瑜朗笑道:「外城已破,取合肥只在旦夕之間,即將完成伯符大人的遺願!」

    此時,甘寧入內,叫道:「哈哈!張遼算什麼!還不讓我一下子打破了城池。」看著孫權與周瑜,甘寧拜見畢,昂然道:「打下合肥,就取洛陽。」

      「張遼多謀,不可輕敵。」魯肅諫道:「我聽聞曹操按兵不動,荊州的劉備、張飛與徐晃於襄陽敗了劉琦之兵,正往合肥來援。」

    周瑜道:「若如此,則不可再拖延時日,當立刻起兵攻之。」

    讓士兵歇息了一夜,次日,孫權親自統兵猛攻。雖然內城城壁不如新城堅厚,但由於內城較小,兵力寡的張遼、關羽軍反而容易固守,更兼有大殺傷力的“連弩”,江東軍雖然死傷眾多,但卻奈何不了張、關之軍。兩軍打打停停攻戰了十餘日,在魯肅、陸議的建議下雖然使用了攻城武器如衝車、霹靂車等,卻依然不分勝負。

  傷口稍癒的周瑜在城下觀望著合肥城,心想著連一個城池都要如此苦戰,要如何方能取得天下?

    建安十四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距離江東軍出兵北伐已經過了一個月了,雖然周瑜智取了皖城,攻破了合肥新城,將張遼逼入舊城內,然而,距離攻陷城池時日仍有相當大的差距。這段時間內諸葛亮與張遼在合肥的準備遠遠超過他的估計,不論是軍糧,還是城內的箭支的囤積。更重要的是,從荊州來的援軍終於到達了。

    以劉備為首,張飛、徐晃的五萬大軍來到合肥城北十餘里處駐紮。為了避免遭到內外夾攻,孫權只好聽從魯肅的建議,除了留甘寧的一萬兵馬繼續與內城的張遼對峙外,把主力退出城外屯紮。

      「敵援來到,亦非壞事。」陸議道:「屬下以為可趁機引張遼出城夾攻我等,從中取利。」

    周瑜給了陸議一個讚賞的眼光,稱許道:「伯言有此見識,實乃我江東之福。」

     「但該如何引得張遼出城?」孫權問道。

      「可率全軍退出合肥,去擊荊州援軍。張遼如出來襲我後,則使伏兵破之,如不出,則我亦可先敗援軍然後再圍合肥。」

    孫權道:「可如此一來,張遼必再據新城而守,之前辛勞豈非白費?」

     「此易耳。只需將城門皆盡損毀,張遼豈能再守?」陸議道。

    眾人議定,遂依計行事。接獲孫權將令的甘寧,將合肥新城四個門都破壞殆盡,然後引軍退出城外與主力會合,然後周瑜派韓當、黃蓋各引一軍去埋伏,命太史慈斷後,全軍去擊劉備等援兵。

    卻說張遼在城上見江東軍退,與關羽商議道:「此必我援軍至。」

      「如出城追擊,必中敵軍伏兵,奈何?」關羽道。

      「我以為可選一將,從北沿運河出城去援軍處,使他們入城駐守,合兵一處再作計較為上。」

    一旁關平聽完,應聲道:「我願往。」

      「若如此,當即動身,切勿延遲。」張遼當下便寫書信一封,交給關平,令他單身輕騎出城。

    另外一邊,劉備、張飛與徐晃領軍屯於合肥北側,正望著合肥動靜商議該如何救援,人報江東軍緩緩退出合肥,正向我軍屯寨處進發。劉備與徐晃料想這是周瑜的計策,正沒奈何間,帳外士兵來報說合肥城內關平求見,忙命入內。敘禮畢,關平遞上張遼書信,並述說前事。

  徐晃道:「既然如此,不如退入合肥,我等屯外城,張遼屯內城而守,可互相救應。」

      「亦須防江東軍追擊。」

      「我已有計。」徐晃當下把計策說出,眾人大喜,分頭依計行事去了。

    當下徐晃與劉備兵分三部,前部由關平率領,沿著運河前行,中部由劉備指揮,循著張飛後側前進,最後由徐晃殿後,棄寨而去。早有人報知孫權,周瑜聽完大驚,說道:「如使援軍入城,合肥何日可破!?」忙使大軍追之。正當甘寧、程普、周泰等江東大將各引大軍追擊,忽然,從徐晃等人棄守的大寨中,當先一將殺出,眾驚望之,卻是張飛。原來徐晃引軍撤退,料知江東軍必來追趕,所以留張飛率五千騎兵埋伏於寨中,只等江東軍追趕,卻從後殺起。

    只顧追趕的江東軍被張飛一陣衝殺,登時亂成一片,此時徐晃亦引軍夾擊,甘寧、程普等人收拾不住亂軍,只得引兵後撤,徐晃忙接應張飛一同退入合肥城去了。諸將一同回報周瑜,只見他跺腳長嘆:「我太低估張遼矣!」

      「此人智勇雙全,不愧是呂布五大將之首,列在趙雲之上。」魯肅忍不住稱讚道。

    甘寧悶哼:「子敬大人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人威風?料文遠小兒有何懼哉?來日我一軍去挑戰,必取他首級回來。」

      「甘將軍切勿輕敵,如今徐晃、劉備據住外城,張遼、關羽守於內城,兩相救應,只可智取不可力敵。」陸議道。

    孫權問周瑜:「義兄可有何良策?」

      「事已至此,唯有諸將努力奮戰之。」

    次日,孫權親自督軍,令程普、黃蓋、韓當等宿將引軍從正面猛攻,甘寧與陸議,太史慈與魯肅各引一軍從東西二門配合夾攻。而劉備、徐晃、張飛也分兵三路迎擊,張遼亦派關羽出內城助戰,兩軍在合肥新城外城樓與城內混戰。江東軍雖然兵力佔上風,但呂布軍卻有地利之便,各自佔住險處,使江東軍的兵力優勢發揮不出來。混戰了八九日,兩軍都是疲憊不堪。張遼雖然曾試著派兵去截江東軍糧道,卻無功而返,只得繼續相持下去。

    十二月初四,戰局又是一變。

    原來是呂布引著一千飛騎軍到了。雖然是千里馳援,然而在諸葛亮的安排下,沿路上的州郡都有精良馬匹可以更換,更兼這次呂布帶來的都是飛騎軍中的精銳,因此,大軍雖經過長途跋涉,卻不甚疲憊。得知呂布來到的江東軍,都是心中一驚,因為同時他們也接到消息,西涼軍在關中潰敗的消息。連勇敢善戰的馬騰、馬超與西涼諸侯們都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被擊潰,對江東軍諸將的心理上壓力更增一籌。

    來到了合肥城,呂布選擇了敵軍最少的北門入城,雖然周瑜派遣了甘寧與太史慈去攔阻,卻只是徒勞無功。城內連日苦戰的士兵們,見到自己最敬佩的主君呂布千里馳援,並帶來大軍在關中的勝利消息時,士氣都是一振。政廳之上,呂布站於諸將之前,見張遼、關羽、劉備、張飛、徐晃、臧霸等人臉上都是疲憊之色,身上多少都有些血跡灰塵,在聽完文欽對前事的報告後,呂布只說了一句話:「諸將辛勞了。」

      「相較於主公,我等大戰月餘不能取勝,實在慚愧。」張遼道。

      「不,文遠以敵軍半數不到的兵力奮勇血戰,還能給予敵軍迎頭痛擊,此等將才足以名震天下。」呂布又對劉備與徐晃說道:「兩位擊敗劉琦,反攻上庸,亦是大功。」

      「大將軍過獎。」劉備與徐晃謙道。

      「如今我已親至,江東軍雖多,有何懼哉?來日大開城門,全軍突擊奮戰!」呂布叫道。

    諸將也高聲附和道。

  當晚,呂布下令將城內應有財寶糧食之物皆盡賞給士兵,一軍喜悅,皆願效命死戰。次日清晨,呂布大開內城,一馬當先,率著飛騎軍衝出,諸將皆爭先恐後的引著大軍分頭殺入江東軍。

    卻說周瑜察知呂布已經殺入合肥城,心中憂悶,正猶豫著是否該退出合肥於城外決戰計破之,人報呂布大開城門,率領大軍從三面殺出,周瑜臉色一變。他連忙披甲上馬,立於高處望城內觀戰。只見呂布軍在主君的率領下,勢如狂浪般殺向江東軍,尤其是呂布,那無與倫比的武勇,僅著一千飛騎軍,就把程普、黃蓋、太史慈等人的大軍攪亂衝散。跟隨上來的陸議見此情景,心中暗驚,又看周瑜緊皺眉頭,大膽建議道:「我軍不利,不如暫且退出城外,再做計較?」

    周瑜搖了搖頭,他看著天空,只見萬里無雲,忽然長嘆一聲:「嘔心瀝血,苦戰至此,大事卻仍不成,難道天意如此?」想到大軍這一退,士氣必喪。兩軍交鋒,最重氣勢,兵無戰心,形同敗北。如果不退,又抵擋不住呂布之攻勢,徒然損兵折將,毫無益處。忽然傳來急報,程普、韓當等將抵擋不住呂布,已經敗退出城外,黃蓋將軍負傷,性命只在垂危。周瑜聽罷,大叫一聲,昏倒落馬。陸議急救周瑜回帳,孫權見周瑜昏倒,心中甚憂。魯肅主張:「不如暫且退軍出城。」此言正合孫權心意,於是便吩咐陸議去傳令,全軍暫退至城外屯寨。

    諸將齊聚於大帳之中,見周瑜躺在床上,全身發燒,箭傷復發,都是憂心不已,毫無戰意。孫權與魯肅、陸議決定撤兵回濡須口,再謀進取。於是傳令全軍分部撤退,太史慈道:「我軍一退,呂布必追,請派末將願殿後。」

    甘寧獻計:「給我一支軍去埋伏,如呂布敢追來,我就取他人頭!」

    孫權嘉獎其膽氣,遂依計行事,然後命呂蒙、程普為前部,護送周瑜先行,自己與陸議、韓當等將居中,全軍退往濡須口。

    另外一邊,呂布奮勇殺退江東軍後,分兵守住外城緊要處,然後諸將回政廳商議如何完全破敵。忽然細作來報說江東軍收拾行裝,準備撤兵。劉備聽完道:「莫非有詐乎?」

      「孫權、周瑜苦戰一月勝不得我等,今主公親至,心怯退兵,也不足為奇。」張遼道:「可速追之,就算不獲全勝,也能使江東數年不敢再犯!」

      「好,那就速速行動。」呂布道。

    於是諸將皆聽從張遼號令,分頭行事,去追趕江東軍去了。

    

  卻說太史慈引著本部五千兵馬殿後,屯於東村不遠森林道上,只待追兵一到,就殺他個人仰馬翻。看看至午時,只見沙塵飛揚,張飛、臧霸引軍殺至。太史慈伏於森林內,放彼等通過,卻從中殺出,呂布軍大亂,兩將連忙引軍退往東村。太史慈見計謀得售,反而縱兵追趕。一路追至東村,只見村內房屋上面盡是弓弩手,太史慈大驚道:「中計,快退!」只見張遼高喊“發射”,箭如雨下,太史慈身中數箭,而張飛、臧霸亦引軍回身衝殺,江東軍大亂,分頭敗走,太史慈僅以身免,單騎衝出。    

    另一頭孫權引軍退至逍遙津北,正掛念著後軍之局勢,只聽見周圍喊聲震天,卻是關羽、徐晃引軍從左右兩邊殺出。孫權大驚失色,連忙傳令呂蒙、程普回頭救援。然後在親衛部將周泰、凌操、凌統父子救援下敗走。混戰之間,孫權走失了周泰、凌統,身旁只剩凌操與其本部三百人馬,擋不住關羽大軍,凌操大呼:「主公何不速渡小師橋!?」

    忽然又聽見不遠處張遼大喝:「孫仲謀納命來,我乃張文遠也!」孫權驚的手足無措,連忙縱馬至小師橋,卻見橋上不知何時,從橋南處皆盡折斷,並無一片板。孫權叫苦道:「天喪我也!」

    此時陸議於亂軍中尋到孫權,說道:「主公可將馬退後,再放馬向前,跳過橋去!」孫權依言,與陸議一同將馬退三丈餘,然後縱馬加鞭,兩馬一同躍過斷橋,直至橋南。此時呂蒙已經率軍回師來救,卻被劉備、關平分頭截住廝殺,不得過去。

  亂軍之中,周泰殺出重圍,聽聞士兵說孫權已經渡江,於是他尋著另外一頭的獨木橋,步行渡過,然後砍翻呂布軍騎兵奪了馬,又去尋孫權。且戰且走,終於於江邊遇到跟陸議走失的孫權,見他被圍甚急,連忙奮勇上前殺散敵兵,救出孫權。

      「主公勿慌,可隨末將殺出。」

    於是周泰在前衝殺,孫權隨後跟上。奮勇衝突,直至江邊,回頭又不見孫權,周泰大驚,連忙再殺入陣內,只見孫權被十餘名士兵圍住不得脫,周泰又上前殺散敵兵。

      「敵軍之勢甚眾,奈何?」

      「主公在前,我在後。」

    孫權依言,縱馬在前先行。周泰於後左右遮護,身中數槍,箭透重鎧,終於退到東江邊,只見從濡須口趕來的徐盛已駕舟在此迎接。徐盛勸孫權先走,孫權搖首道:「我多虧周泰三番殺破重圍方得脫,然陸議、韓當等將尚在陣中,我豈能獨自先走?」

    周泰慨然道:「末將再去救!」於是上岸翻身再殺入重圍。徐盛也命全軍沿江救援。

    話說兩頭,卻說橋北凌操、凌統父子各自敵住關羽軍衝殺,凌操率著三百人馬殺破江邊,左右皆盡死絕,自己也身負重傷,大叫一聲而亡。凌統於亂軍之中,見敵兵擁著父親屍身,放聲大哭,上前殺散敵兵,奪回父屍,逃到小師橋見橋已折斷,只得在江邊來往衝突,繞河而走。孫權在舟中望見,忙命徐盛迎之。此時周泰也跟韓當一同殺出重圍,徐盛命士兵放箭敵住岸上追兵,救得三將上船。

      「為何不見陸議?」

      「呂蒙將軍救著陸議,已經殺破重圍往南去了。」韓當道。

    孫權方放心。又見凌統抱著父屍而哭,孫權亦泣道:「損兵折將,只為我一人,叫我如何厚顏獨生?」說完,轉身便欲跳江,凌統與諸將大驚,連忙上前扯住孫權。

    凌統大哭道:「主公切勿輕生,枉費我父捨命救主之心。我非哭父親之死,而是傷心父親不能見主公成大業,就此喪命!」

    諸將聽見,亦各自感傷。

   「我等雖得脫,但甘寧、太史慈等人不知如何?」孫權憂心重重。

    原來甘寧依計領著本部二千人去埋伏於追兵必來之路的旁邊側,乾枯的河床之下,果然,午時過後不久,只見不跟部下搶功勞,而率軍於後的呂布緩緩領著一千飛騎軍來到。甘寧把手一招,全軍一同殺出。呂布望見,驚而不亂,立刻命士兵分頭迎戰。

      「我乃江東甘興霸也,呂布,是好漢就來與我一戰!」

      「原來是你,好,我就同你玩玩!」呂布笑道。

    只見呂布果然下馬去迎甘寧,兩軍各自退散,旁觀他們決戰。由於之前曾經交鋒過,甘寧深知呂布厲害,一開始就奮力迎戰,使的愛刀“霸海”虎虎生風,招招殺著。反觀呂布始終遊刃有餘,從容接戰。反反覆覆鬥上百合,甘寧深知久戰不利,正謀思退路,忽然士兵們一聲發喊,原來是中計敗走的太史慈退到此處,而且原本正在追擊的關羽、張遼聽聞後軍遇襲,以為周瑜有大舉伏兵在側,不敢再追孫權,引兵退回。

    甘寧見狀,大喝一聲,使出絕招“大海黑鮫”,單刀橫放,奮勇直衝過去。呂布心中一凜,不敢輕敵的連退數步閃避。

      「好了!大爺我別有要事在身,下次再陪你玩玩。」甘寧見呂布退開,連忙收勢道。說完,跟著領兵斷後,護送著太史慈從河道那邊退去。

    須臾,關羽、張遼至,見狀正欲追去,呂布阻止道:「算了,窮寇莫追。」然後吩咐全軍收整兵馬,勝利回師。而孫權在河邊接著甘寧、太史慈,雖然歡喜,但見太史慈身中數箭,命在旦夕,又是一陣傷心。

    這一場合肥新城攻防戰,就在張遼策劃的逍遙津追擊戰中落幕,孫權的十萬大軍死傷慘重的敗退回濡須口,從此整個江東甚至是整個天下,再也無人不知呂布“七大將”之首張遼的大名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