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法國人寫的曼帥簡短傳記,基本的交代了他的一生事業,做了還算中肯的評論。比較適合給一般大眾看看。
作者最後說,曼帥是個道地的普魯士軍人,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現下效忠的政權已今非昔比,而將它與生長的國家混為一談。這個評論也許適用在許多國防軍獲當時的許多德國人身上,可能是漢娜‧鄂蘭說的“平庸的邪惡”,但不管怎樣,人始終難以跳脫自己的環境侷限,曼帥至少沒辜負其身分。想利用西線反攻未開前用平局來爭取跟蘇聯和談也是有點天真了,可能這就反映了他在政治上不如軍事上的敏銳吧。
一個法國人寫的曼帥簡短傳記,基本的交代了他的一生事業,做了還算中肯的評論。比較適合給一般大眾看看。
作者最後說,曼帥是個道地的普魯士軍人,他沒有認識到自己現下效忠的政權已今非昔比,而將它與生長的國家混為一談。這個評論也許適用在許多國防軍獲當時的許多德國人身上,可能是漢娜‧鄂蘭說的“平庸的邪惡”,但不管怎樣,人始終難以跳脫自己的環境侷限,曼帥至少沒辜負其身分。想利用西線反攻未開前用平局來爭取跟蘇聯和談也是有點天真了,可能這就反映了他在政治上不如軍事上的敏銳吧。
和田的問題還是在於,他的內容札實,但可讀性卻不怎樣。跟《日俄戰爭》那本相同,資料堆砌感強,感覺跟看維基百科差不多,和田不擅長敘事,也不怎麼論述,乾巴巴的,坦白說這是個缺點。反過來說,本書也算是全景式的粗略交代了金家王朝的國史。
古云“富不過三代”,在他們身上似乎不通用,每一代人都會按照自己的權力結構與環境調整執政,也算是適應性非常強了。
圖書館借回來,旅程中看完,幸好沒買的感覺。
三部曲看完。幸好當初沒有馬上買首版,修訂者非常專業。這本雖然原作是第二本,不過放在最後可能更合適。
描述柏林在最後的日子的眾生相,可以搭配電影“帝國毀滅”、“柏林的女人”來看。蘇軍第一批算是精銳,紀律嚴明,之後就只是雜碎了(他們自己人也這樣警告德國女人)。成分複雜,作者甚至在德軍俘虜中發現兩位西藏人,而他們是被紅軍拉夫後遭俘虜轉過來的!
當初市場花園作戰如果成功,英、美先馳入柏林,之後歷史不知會如何改變。
十九世紀確實該被放入萬神殿。我們今日的世界都是在當時形塑出來,那是個“樂觀與進步”的世紀,儘管未必所有人都這麼想(例如在愛爾蘭為飢荒所苦的),但至少不斷突破的科技研究確實讓部分社會處於進步的上升期而日漸美好,人們覺醒後努力的積極爭取自己應得並為之鬥爭,正如書名所說:“競逐權力”。
埃文斯把漫長的十九世紀史寫成一篇一篇故事,儘管整本看起來很厚,但讀起來並沒有壓力。
今天我們同樣處於一個變革前夕的時代,但我很難說我們同樣的樂觀,不過後人怎麼看待此時此刻,又非我所能知了。
古有云:一將功成萬骨枯,有時候,士兵的性命就這樣被輕率地犧牲就更讓人感到無奈與憤怒。跟諾曼第登陸時,艾森豪威爾的兢兢業業相比,顯然當時的盟軍將帥都已經被一開始的成功沖昏了頭,腦海中都只有想地著搶奪“首位攻入柏林”的榮耀,蒙哥馬利固然搞砸,相信巴頓也不會好到哪兒去。
書中描述的空降師將士們的英勇與無奈成強烈對比,還有那些為了解放而努力的荷蘭平民,另外,雙方在戰場的一點騎士精神也是小小的插曲。向為了自由犧牲的將士致敬。
標準的傳記,是沒有很偉光正,不過多少有點美化嫌疑。有趣的是對裕仁的高等教育,負責主導的東鄉要用“愛國主義”(你懂的),各科教授卻堅持自己的學術良心,並說:交給殿下自己取捨。後來東鄉就作罷了,畢竟這位老元帥還有點思想,他的後輩就不太行了。
另外的缺點是,作者的畫風,老人們都一個樣害我老是分不清。已經出到第五集了,不過我猜連載完應該十幾本跑不掉吧....
西班牙內戰是歐洲上個世紀三零年代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它不僅在本國內爆發了巨大的對立與衝突,也在四周鄰近國家引起了騷動。原因在於這場因西班牙社會沉痾已久的積弊最終點燃的革命,是由極端意識形態的對立所譜寫,而這將同時是這個世紀未來歷史潮流的主軸,人們將會為此持續鬥爭數十年之久,這場內戰反而只是簡短的前奏而已。
這個主題在歐美史學界的研究作品早就多如過江之鯽,但華文圈內可供閱讀的書籍卻仍屈指可數。簡體的出版社新星、中信,曾為讀者提供了兩本通史性的作品,而上海社會科學院則推出了關於佛朗哥與國王卡洛斯的傳記,還有一本相關的作品。至於筆者自己,對於這段歷史的了解最早是來自一位作家林達的《西班牙像一本書》的描述,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反而還沒機會拜讀。這次,「格致‧格爾尼卡書系」為吾人提供這本《藏著:一個西班牙人的33年內戰人生》,真是一大好消息。
這本要跟他的二戰戰史一起搭著看,雖然有些概念因為流傳太廣變得“沒新意”,但這恰恰是其經典之處。李德哈特跟德軍那些新思想派算是惺惺相惜。書中充滿著對元首的批判之詞,感覺像是欺負死者不會辯駁,不過後來李德哈特在書末倒是總結得很好,他認為軍事外行的有時看一件事情的直覺是很準,但專家在長遠計畫上更是透徹,兩者原本應該要互補,但現實卻是因為各種因素而互相鄙夷,這就是希特勒跟參謀本部的困境。不過也多虧了這樣,吾人不須過上“高堡奇人”世界中的日子。
「民粹主義」的存在其實淵源已久,尤其是在拉丁美洲,更是政治學者長期研究的課題;而最近更加廣受注目的原因,除了幾個老牌的民主國家如英、美都出現民粹主義型領袖執政外,還有我們的“親身體驗”。台灣書市關於這類主題的書如雨後春筍的出版,我也不可免俗地來湊湊熱鬧讀一讀。
挑選這本的原因是看上了作者山姆‧魏爾金(Sam Wilkin)做為一個地緣政治分析師,在這部作品中他採取的是案例分析式而非傳統教科書理論式的寫法,面向更多的是普羅大眾。魏爾金在書中選了以下幾個國家做為說明:泰國、俄國、伊朗、阿根廷、美國與希臘。其實我覺得他的分析跟論述雖然有趣,但有點失之淺薄,比較像是先畫靶再射箭,只是為了說明自己的主題,而不是真的要剖析。他說明了這些國家發生了什麼事情,但並沒有真正深入的說明了「為什麼」。讀者看完或許會懂他表達的,但卻無法明白到底「怎麼了」。
絲路大概是這幾年最熱門的詞句。雖說這都是拜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所賜,但其實,它本身也是充滿魅力,只是華文圈給予的關注相對少。畢竟,想像著一支支商隊,在沙漠綠洲中穿梭,來往於不同文化之中,體驗異國風情,也是挺浪漫的。(其實是充滿危機跟艱辛)作者彼德.梵科潘(Peter Frankopan)自述從幼年時就看著歐亞大陸的地圖而心嚮往之,相信應該也有不少人抱持同樣心情吧。
不過,人們對於這條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命名的「絲綢之路」,實際上,與其說是一條刻意打造出來的商業通道,不如說是生活在這塊大陸上的各個文明社會之間,按照需求配合地理環境自然塑造出來的一條貿易軸線。畢竟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很難有一個國家可以完全自給自足,交換彼此所需之物才是合理的情況。按照亞當‧斯密的說法,就是那雙“看不見的手”在推動著這一切。作者在他這本書中,就是想跟讀者述說在這條商道上來來去去的人們與此起彼落的帝國種種互動經過,文化、財富、夢想、災難,不停地在這之中激盪著。
三國大家太熟了,作者以通俗的筆法寫對稍微有點水平的讀者來說更加難有什麼太多的新意,除了少部分私人觀點跟後面的文化部分外。
我比較好奇的是簡體版那些金文京在扯現實政治的部分被改成了啥模樣。
甘老師那篇說到皇帝/霸王(府)體制的存在是當時的特色,如果能夠延續下去或許是個有趣的可能。不過以中國傳統政治文化,這種老二哲學應該不存在,要像日本源賴朝那樣自己搞幕府自己玩,得改寫整個觀念,這太難了。曹操父子做不到,高歡跟宇文泰也不行....
蠻輕鬆的讀物,通勤時間或閒暇之餘甚至睡前就可以看完,對我這個大外行來說頗有收獲。
儒家的那種文明觀明顯的就符合統治者的需求,甚至還接近現代的資本消費主義的觀念!墨家則是不近人情,乃至苛求。老莊很適合現代佛系年輕人的想法,但要做到不容易。環保人士應該最愛墨家跟老莊。三種主張都有其利弊,要懂得去蕪存菁。作者說的很有趣,但感覺有點是在借題發揮。要是也能來個跟西方哲學的對比就更完美了。
對於日本近代史,在華文圈向來是個多少有點尷尬的主題。畢竟當年的歷史在那兒,要能夠“理性中立客觀”,尺度不好拿捏,有時候還會被攻擊。記得有一位叫馮學榮的香港作者,他的作品《日本為什麼侵華》就爭議不小,不過要怎麼評價,還是端看讀者的屁股坐在哪兒。本書名為《暴走軍國》,探討的主題是近代軍國主義在日本的發展與影響,這個就感覺相對沒那麼棘手。(笑)
本書剛出的時候,坦白說我也觀望了一陣子,看起來風評不錯,才開始拜讀。作者沙青青選擇了日本近代史的幾個節點去討論軍國主義的發展與影響,還有日本人對戰爭的記憶。雖然他先從“日本最漫長的一天”開始敘述,不過論源頭,還是得從日俄戰爭談起。
半藤一利在日本也是數一數二的近代史家,非常多產,從日本亞馬遜搜下就可以看到長長的清單。這幾年華文圈也開始引進他的作品,《昭和史》、《日本最長的一日》、《燃燒的海洋》、《幕末史》到本書《珍珠港》,也是不少,算是一大福音吧。畢竟日本作家討論近代史多少是有點微妙,右派寫的通常難以卒讀,左派比較能讓人平心靜氣,而半藤則是屬於比較中立客觀的反省派,他並不一昧的反戰,而是會置立場於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去進行探討,這較為符合史家精神。就以本書來說,珍珠港的發生,是否是一種“必然”?昭和時期的日本究竟是站在怎樣的立場下做出此驚人一舉,軍國狼子野心?迫於無奈?策畫這次行動的山本五十六又是怎樣的思考?日本民眾對此又是如何反應等,這都是作者想跟讀者討論的主題。
‧日美談判是否必然走向破裂?
這種時事性的讀物蠻容易過時的,圖書館看到就借了。
不愧總編,寫出的高度還算深刻,但如果關心時事的朋友應該不會覺得太有新意,畢竟現階段人類社會的各種問題:不平等、貧富差距、少子高齡化、階級僵化、難民問題等大家早就都知道了,他提出來的見解也非常的自由主義派,至於能不能接受就見仁見智。
這本估計是不可能有簡中,原因你懂。作者說,強國根本無意挑戰霸權,只是想跟人家平分江山,在他們眼裡,R國已經是明日黃花,I國還不成氣候,“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觀點倒有點說服我。
1949是個關鍵的年份,例如,最近慶祝“建政”70週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成立。雖然,其實很多重大關鍵的命運早在更之前就已然決定了,特別是前一年三大會戰打完之後。在這過程中,美國對華政策仍然舉棋不定,各方勢力爭論不休,事態卻不等人,回過神時,大局已然底定。本書書名寓意即是指此一情況。畢竟,連毛澤東原本都自我估計應該要到五零年代中才能打敗蔣介石的呢。
本書作者凱文.裴萊諾(Kevin Peraino)是位資深新聞記者,他採取了類似《萬歷十五年》的方式,他放大了1949這個年份,帶領讀者去一一檢視,在這個風雲變幻的時間點,參與其中的幾位重大人物他們的背景、個性與立場動機,並以此探討其在歷史進程中的影響與結果。
這本書標榜著得到“龔固爾文學獎”的非虛構作品,上次看類似的作品是《善心女神》,那是2006年的事情了,不過那部我並沒有很喜歡,很快就拋售了。那麼,為什麼我還會再挑戰一次呢?大概是因為不久前看的電影“天上再見”原著也是這個獎項得主吧。那是一個非常有寓意跟趣味性及引人深思的故事。
不過,《2月20日的秘密會議》也不是小說,正確的說法是,作者用文學的筆法寫的一段歷史故事。這種做法是多少有點爭議性,作者講述事實時堆砌了一堆詞藻,可能會讓不慣讀這類文字的人感到不耐,但對於喜歡欣賞詞句運用的朋友來說,卻是接近冰冷史料的方法。正向點來說,一部這樣的作品,可以在更廣層面上讓更多人的知道歷史的故事,也是不錯。
讀這本書的時候會回想起以前港影全盛期拍的警匪片,陳浩基用了一個倒敘式的時間線,嘗試了不同角度,雖然有些故事老梗,但他真的很能“舊酒新瓶”說的依然精彩。
但這本書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作者隱藏在背後的一段“港警興衰史”,描述從67暴動後經歷英政府的廉政改革,警隊在人民間恢復了應有的信譽,獲得“皇家”稱號的全盛期,到移交後逐漸受政治影響而衰頹的經過。
最後作者表示衷心期盼能夠回到過去,可當下恐怕是難以如願吧。
希特勒是個極端的人,他對這個世界有著可怕的理解,但最不幸的是,他握有一個歐洲強大國家的至高權力。當他達不到目的時,除了自己,也要帶上這個民族。看了《高堡奇人》之後,至少覺得’幸好”他沒成功。
問題在於,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德國人在最後一刻,還是追隨著希特勒。或許戈培爾說的對,這是他們的選擇,他們必須負責。
看著本書,腦袋浮現電影“帝國毀滅”的畫面。費斯特的論點現在看來沒有出奇之處。希特勒的自殺是無可置疑,許多陰謀都是蘇聯人自己亂搞造成的。書中比較讓我覺得好笑的是,費斯特引用一段希特勒自我檢討中,他也承認跟義大利結盟是“太重感情的錯誤決策”。
作者也沿用了《高堡奇人》的世界觀,也同樣沒有對我的胃口。描述一個接近二十一世紀的日本治下的北美,一個高科技統治下的極權國家的樣貌,小說中的發展水平甚至超過了“現實”,畢竟在目的性導向,不擇手段的情況下,是可以做很多“不可告人”的研究,讓進度大幅超前。但並非以人類福祉為前提的情況下,結果只是增加了統治者奴役人民的手段而已。
在小說的世界中,大概只有一小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是惶惶不可終日,今天的告密者轉眼變成被害者,雖然肯定不是我們要的世界,但肯定離我們不遠。
兩個主角的塑造上都算有意思,一個是世界觀逐漸崩塌,另外一個則是努力悲慘的“活著”。
這類的小說目前讀了《祖國》、《高堡奇人》跟這本,還是比較喜歡Harris 的寫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