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讀書心得分享區 (63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簡短的小書,敘事清楚明確,介紹了“五胡十六國”的概念,並將各國的歷史用極短的篇幅做了個簡介,並評論了政權屬性,最後討論了社會變遷跟流動,還有胡漢融合等問題,再總結這個時代的歷史影響,算是相當實用的入門讀物。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蠻有趣的,介紹一些諸如《幾何原本》跟《資本論》都是影響歷史重大卻沒幾個人讀過的書,有時聊聊作者,有時聊聊內容跟影響等,從古典時代開始談起,之間又有連結與關係,但缺點是只談論歐美西方世界,失之偏頗。除此之外,倒是很適合想增廣見聞的人睡前一讀。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放在新知文庫也真是奇怪,就主題創意性來說確實吸引人,但內容跟寫法卻不怎麼親民,作者天馬行空的閒聊維京人的歷史文化,怎麼讀卻都感覺跟主題串不在一塊,可能是我水平不足吧。對北歐史有自信的人可以挑戰看看,不過我在思考你對這主題熟的時候來閱讀,本書對你還有多少意義?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早知道這是一部“描述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建構”的專著,不過讀到後來還是覺得無趣,可能說到底我對這個主題沒那麼有愛。

 

如果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麼民族主義恐怕也是半斤八兩。這年頭還會信仰這玩意的,不是唐吉軻德,就是心懷叵測。一種被建構出來的產物,無視於古代的原意而強行連結,塑造成自身所需的政治宣傳,只能自欺欺人。以本書的例子來說,“俄羅斯”這個名稱,指代的並不是現代的那個民族國家。隨著政治需求不斷的被重複形塑,利用。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撿了一本二手,放著只翻過查里曼的部分,最近想到才又拿出來拜讀。

還是沒能看懂所謂“意象天地”是什麼意思,不清楚是譯文的問題還是人蠢。

總之,從內容上來看,大約是介於傳說與史實之間的一種概念。例如亞瑟王,他就是屬於這種“意象天地”的人物。在其他文明也能找到類似的,例如我們所熟知的關羽、包公,在民間中都有被神格跟傳奇化而“失真”。而勒高夫介紹是相當有趣而全面性,他講述了這些故事在漫長歲月中的發展脈絡。貓頭鷹用銅板紙跟精美的繪圖展現了一切,讓它更具可讀性。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相較於他的另外一本大作《戰爭史》,本書的篇幅略短,但兩者之間的主題卻是互有關聯性的。一個是從宏觀的角度看待戰爭,本書則是用“顯微”的眼光去探索。

基根在一開始提出了大哉問。對於軍事史,它的作用是什麼?怎麼撰寫,該浪漫還是寫實?又要如何方能真正的’接地氣”?沒有親自上過戰場的是不會懂士兵的感受,那種混雜著各種情緒的壓力與環境,人們是如何說服自己參加這種殺戮?基根挑選了三場史料相對豐富的戰役用以上問題進行了剖析。

其實世上絕大多數的戰役都很難做到如此的深入,尤其是時間相隔越久,畢竟戰史是長期被忽略的一塊。特別是古中國,許多重大戰事常常都是語焉不詳,人們只能從隻言片語中去窺視梗概,最有機會像凱撒那樣撰寫自己戰史的是曹操,可惜當時沒那種風氣。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哈布斯堡王朝,做為歐洲擁有悠久歷史的古老皇室,曾有過的影響力與漫長統治時間在世界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不過華文圈中對於這個主題的書籍,是少之又少。左岸曾經先後推出過《1683維也納攻防戰》跟《哈布斯堡的滅亡》,但這兩本都是專題史,非通史。直到最近(2018),簡體書市忽然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冒出了幾本專著,才稍稍緩解了這個現象。

 

首先,中信推出了兩本同名作品:《哈布斯堡王朝》,一本是由前面提到的《1683維也納攻防戰》的作者安德魯.惠克羅夫特(衛克安)所撰,另外一本即是本書,作者是荷蘭學者彼得‧賈德森(Peter M. Judson);此外,之後還會有上海社科推出的一本《多瑙河畔》,後浪也有計畫推出通史。率先推出的兩本同名作品,其實主打內容頗有差異。惠克羅夫特把重心放在皇室的私家歷史,而賈德森是描述哈布斯堡從十八世紀開始,它那企圖將國家從中世紀封建社會轉向近現代專制中央集權的多元民族帝國的雄心壯志,直到不幸失敗崩潰的過程。這對歐洲史上來說,是個意義頗重要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在追求歐盟一體化的今日,怎麼樣將複雜多元的“民族”凝聚起來,哈布斯堡王朝可以說是進行了各式各樣的試驗性政策,其教訓不容忘卻。甚至,對於其他有這個志向的政府,也是極具參考價值。這兩本我都有買,但個人對荷蘭學者這本興趣比較高。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旅程中看完。

作者表明這是一本“掃盲”專用,針對那些被’偽考古學”迷惑的讀者所寫的。其文筆不錯,內容大概就國家地理雜誌等級,對世界各重大考股做出扼要的介紹,挑讀者感興趣會讀的津津有味的部分來談。但他也不忘說明一些考古學的基本常識,相當寓教於樂。

 

缺點是本書沒半張地圖,哪怕是簡單標明介紹過的各大考古遺址相對位置也沒有,個人覺得非常不貼心。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看了南韓拍的一部“歷史背景的偶像劇”〈陽光先生〉後,剛好和田春樹先生的《日俄戰爭》也引進了中文版,乾脆把之前因為看〈坂上之云〉後買的一本書翻出來,來個主題閱讀。包括從圖書館借的,原田敬一先生替岩波日本史撰寫的《日清、日俄戰爭》,一本蕭西之水寫的《第0次世界大戰》跟本書。

 

電視劇〈陽光先生〉是以“甲午戰爭”(日清戰爭)後的朝鮮為背景,描述一位韓裔美國軍人跟兩班出身的大小姐的愛情故事,中間穿插著許多著名的歷史場景,對當時的一些社會階級對立,國仇家恨都有深入的刻劃,算是相當寓教於樂。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當作了解韓國人怎麼看待這段歷史的一個角度。事實上,不論是甲午戰爭,還是日俄戰爭,都是圍繞著韓半島為中心的戰爭,但弔詭的地方在於,朝鮮的聲音卻是往往被人置若罔聞。這點從著名的日本歷史作家司馬遼太郎所撰,描寫日俄戰爭的《坂上之云》中,幾乎絕口不提朝鮮,即可見端倪。這或許就是任人魚肉的弱小國家的悲情。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之前剛出的時候有注意到,不過單價頗高沒捨得買,圖書館出了就挑有興趣的主題來讀。

 

很傳統的寫法,教科書式敘事體,跟講談社那兩套作者個人色彩鮮明的寫法比起來比較單調乏味。有幾段幾乎流水帳的方式讓人昏昏欲睡。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得蠻容易懂的,分析性強。

說到底,太祖廢相後,皇帝個人的能力比以前更加決定了朝政運行的水平。明末的秩序大崩壞之後,各宗王在血統號召力上,能力上,都不足以再凝聚官僚及武人。對比南宋,趙構以皇子身分跟秦檜狼狽為奸搞定了文武兩道,而且那時秩序崩解程度也還不比明末,更重要的是,清朝已歷三世是個穩定政權,而金朝剛興起又吞了大遼,南征對他們來說心有餘而力不足。總總條件導致了南宋能成而南明不能。

其實也不用替鄭成功可惜,就算他在台灣穩定了腳跟,“天下”也不姓朱了,他也不會是現在那個“國姓爺”了。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梵蒂岡做為世界最古老的政治與宗教機構,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無疑的,它是四世紀後的羅馬帝國的一個縮影,其體系、架構,都是以其為範本而設計,其權勢在中世紀更是足以號令西歐。儘管如此,它終究也難逃歷史的宿命,如今梵蒂岡的政治色彩逐漸褪去,更加認真的扮演其宗教角色。儘管如此,它依然是個充滿著權力與算計的陰謀之地。本書,則是要告訴我們曾經發生過的一段對宗座來說,不甚光彩的往事。

 

初次見到本書,是在一間小型圖書館,它的英文版靜悄悄的躺在架上,看上來很新應該沒什麼人借過,我會注意到主要是因其主題,後來聽說要被引進,就密切關注,等書一出,就立刻買來拜讀。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朗,是一個擁有漫長歷史的古國,它屬於西亞近東那塊人類文明發源區之一,在這兒曾經上演了許多齣悲喜劇,然而,它們面對於現代世界的衝擊,似乎尚未取得自己的位置。特別是跟美國之間的恩怨糾葛,以及中東的紛擾,它們在世人的形象總是有些扭曲。尤其是好萊塢,前幾年拍了以古希臘與古波斯之間的戰爭為主題的電影“300”兩部曲,片中把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薛西斯(Xerxes)大王弄的跟赤身裸體,穿著奇怪的環鏈,彷彿非洲來的某部落土著(無貶低義,請勿過度解讀)酋長,完全不符合史實,這看在伊朗人民眼中,當作何感想?(大家閉上眼睛想想要是隔壁韓國拍個高句麗、唐朝之戰,把唐太宗弄成那樣會發生什麼事)也許是不該對商業片太過認真,但你我都知道這產生了多大的影響力跟扭曲與誤解。

 

當然,我們也知道這不單只是現在才發生的問題。從古希臘人開始貶低“他者”是“蠻族”(Barbarian),“東、西之間的文化對立”淵源已久。但事實上波斯人的文明發展程度,並不在愛琴海列城邦之下;甚至,做為古代第一個世界帝國(如果不算亞述),其整個統治機構跟手法,在當時都算“獨步全球”,杉山正明在其著作《大漠》中並非過譽。*1 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怎麼能長期被忽略呢?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十字軍東征在我們一般的教科書裡,會告訴學生們它是個重大的事件,影響了西歐的歷史進程,帶來了許多深刻的影響等。而這是一種相當以西方為中心的觀點,但我們卻不自知。也因此,常常,伊斯蘭世界究竟是怎麼看待十字軍,是入侵?是殖民?它帶來的是文化交流,還是一場破壞跟災難?從沒思考過這些問題。

 

其實,問題的答案在華文圈中也漸漸有了解答了。台灣的河中出版社出了阿敏‧馬洛夫的《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征》,雖然它很不起眼,但卻是不折不扣的佳作。此外,與本書同出版社的《中斷的天命》,是部通史,可關於十字軍的部分也講的十分透徹,而且能以更宏觀的視野看待整個脈絡。而接下來這本《十字軍:伊斯蘭的觀點》,則有別於前兩本,它是屬於中進階的作品了。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廉二世是頗具爭議性的德國君主,許多學者、專家把大戰的罪責加諸於其身,將他描述成一個“非正常”的政治領袖,其負面形象恐怕只略遜於納粹諸公。但這恐怕也是過時的見解,至少爆發戰爭的原因只怪罪於他一人未免太可笑。一戰百年已過,對它的研究著作多如過江之鯽,恐非個人窮究其生可以閱畢。在華文圈內,相關作品也是相當的豐富,廣場出版社曾推出英國學者尼爾‧佛格森(Niall Ferguson) 關於一戰的研究大作,裡面網羅了各色解釋大戰爆發的學說,極具參考性。關於戰史部分,李德‧哈特的作品也仍未過時。本書作者克里斯多夫‧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撰寫的《夢遊者》,幾年前也曾被引進推出,其中的見解讓人印象深刻。這次他關於威廉二世的個人小傳記簡體版一問世,就立刻買來拜讀了。

 

克拉克在這本《沉重的皇冠》裡,並非單純的想要描述威廉二世的一生。他把重心放在探討這位皇帝,在由那位政治巨人俾斯麥打造出的德意志帝國政治體系中,究竟承擔了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了多少影響,是否真如一般所指控的那樣“帶著德國朝大戰之路邁進”。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的“戰國”時代對華人來說,應該也是個不陌生的歷史背景,特別是在這些年。這當然都要歸功於文化產業上的大力推廣,不論是遊戲、小說、動畫或者是大河劇等等,從多方面而來的渲染力確實的擊中了各式各色的愛好者。以遊戲來說,相信被光榮(KOEI)這間公司不論是老字號的“信長之野望”或者是“太閣立志傳”,還近幾年的“戰國無雙”,“荼毒”無數時光的玩家不在少數,以此而進一步想去鑽研其背景的愛好者,也是相當可觀。

 

我恰恰也是其中一位。不過,猶記得十幾年前,中文圈在這方面的資源並不算豐富,台灣出版市場中關於日本的通史不外乎些老一輩學者諸如汪公紀、鄭學稼、李永熾,或者是遠流推出的山岡莊八等幾位作家的小說,在網路才剛起步的年代,並不容易。不過現在年輕的讀者可就幸福多了,跑一趟專業書店,參看一下書架,可供選擇的作品堪稱琳瑯滿目,五花八門,如果搭上簡體書市,就更加可觀了。再加上資訊發達的年代,要學習日本戰國史,真的是相當方便。不過,即便是如此,華文圈中關於日本戰國的一部通史,也還是付之闕如,直到本書的問世。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又想到把這本拿出來重看一下,特別是在讀過拉鐵摩爾、森安孝夫跟羅新的書之後,感覺有此必要。

幾個重點: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卷:

 

希臘城邦: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怎麼說,有點失望。

 

作者巨細靡遺的引用了許多檔案文件,但他似乎不知道怎麼掌握篇幅跟力道,引用了很多東西事實上對讀者來說是相當無趣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斷節奏跟模糊了論述的焦點,感覺變成了似乎只是想賣弄資料而已;或許一個熱愛這段歷史的會興致盎然,但我想一般讀者應該反應跟我差不多。如果說本書砍掉一半內容再重新修訂一下,可讀性會高出很多吧。

可惜了王晨老師的翻譯。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書與《查里曼與穆罕默德》、《中世紀的城市》加上這本變成皮朗歐洲經濟史三部曲,搭配著看效果佳。

皮朗命題與其爭論雖然過時,但華文圈對於其介紹依然付之闕如。

《偉大的海》作者就認為,七至九世紀之間的貿易是衰退,但猶太人的存在讓西歐與北非依然存在著連結。

扣掉這個不談,皮朗對於中世紀經濟的這段歷史解說還是相當到位且淺顯易懂,沒有什麼複雜的表格數據,也不賣弄文采。只是本書的翻譯,名詞不給原文,也都跟傳統不太相同。黎凡特納邊一直出現“聖女貞德”的城市名讓我一頭霧水。

文章標籤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