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ontente3867  

今年在國際書展分配去了香港館,也因此有機會多看到了平常沒注意的香港出版品。

其實它們也有很多有趣的著作品的。

 

本文要簡介的是:

 

1.陳云的《香港城邦論》

988155041  

我只簡單了翻了一下,其實這本書也不算新書了,之前剛出版時還引起不小的話題。作者陳云讓鎮長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它用了一個故事比喻:「一群農夫想抽乾沼澤中的水,但發現裡面群聚著鱷魚,於是他們就想盡辦法要除掉這群爬蟲類。但在與之搏鬥的過程中,卻漸漸忘記原本目的了。」簡單來說,他的用意是在暗示香港人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與自由,並不需要等到中共也民主化。恰好我最近讀到羅馬開始介入希臘眾城邦的事務,不由得想起了這群西方最早開展“民主”的人們,在面對強權的心境,是否不論時間地域,都是同樣的心思呢?

這本書現場賣的不錯,有很多人感興趣哩!

 

2.孔飛力的《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Philip A. Kuhn)

9789629966034  

孔飛力先生是著名的漢學家,經典代表:《叫魂》,相信很多歷史學生沒看過至少也聽過吧....(比如說區區在下)。

本書是他最近的著作,主題是討論中國如何從自我的國家體系中轉到西方世界的政府,從內而外的思想震盪,從底到上層的變化,是個有趣的議題。鎮長大約翻了一下,這本書有簡體版,但譯者坦言有刪節,所以我推薦可以買到港版的就不要客氣了。

這本書是香港中文大學發行,ISBN:9789629966034,三民有進。 

現場也是不少人買。

 

3.麥高登的《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重慶大廈》(Gordon Mathews)

988816463  

比起前面介紹的兩本,《重慶大廈》這本書吸引鎮長目光的原因是來自各類的讀者不約而同的買走了它(那兩本書買他的幾乎都是男性客人),耳聞客人的評價,終於忍不住拿起來翻翻,發現內容果然相當有趣。

原來這本書介紹的重慶大廈,當年王家衛也拿來拍過電影。

這是一棟香港的舊大樓,位於鬧區內毫不起眼,卻居住了來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不同階層的人,他們有各自的故事跟理由,卻能不分彼此的和平共處,一起為了生活而努力。算是一種“低端的全球化”。而人類學家出身的作者深入這座大樓訪查,記錄了許多人不平凡的人生,加上其觀察與專業的剖析,構成了一本極具吸引力,內涵跟讓人省思的作品。

或許,除了賈德‧戴蒙的新書《昨日世界》外,也可以看看一下這本。

鎮長想起了過年時候,家母屢屢感嘆四處見到許多外勞,又想到早上看新聞,瑞士立法限制移民的種種,不由得想,人類“四海一家”果然只是夢想嗎?

 

 

與大家分享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