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不知道是不是土耳其在拼觀光還是怎樣,前陣子直航開通後,除了旅行書之外,跟該國有關的人文作品也如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猶記得幾年前比較有點歷史Sense的,就我所知,也就左岸那本《1683維也納》在撐著。忽然,立緒出了一套三大冊的通史,接著各出版社翻譯引進了好幾本,而且是海峽兩岸一起來。這本《午夜的佩拉皇宮》也是其中之一。

這本書是以近代伊斯坦堡內的一座知名飯店為中心,講述其間發生的相關故事。佩拉皇宮於十九世紀末開張,負責接待搭乘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前來觀光著政商名流,在這個動盪時代,又是東西交通匯流之地,可以述說的往昔,多如過江之鯽。在遠東,大概只有號稱“魔都”的上海堪差比擬吧。同樣都是在歐洲船堅炮利的衝擊下艱難轉型的古老國度,土耳其從奧斯曼伊斯蘭帝國轉型成民族國家的經歷,華人讀來應該是心有戚戚焉吧。

 

幾年前,我在一本軍史雜誌中讀到關於凱末爾的事蹟,該文敘述他如何拯救土耳其民族於危亡,然後帶領國家轉向現代化,其中傳奇性讓人悠然神往,真會以為當是凱撒復生、華盛頓再世,亦不過如此。當然,我們對這種政治神話應該也都免疫了,只是華文圈也沒有其他資料可供參考就是。但,無論如何不能否認的是,沒有此公,說不定希臘人真能復興古老的拜占庭帝國,巴爾幹會變成怎樣光景就不得而知了。*1

 

從一個效忠於蘇丹哈里發的多元帝國轉型成單一民族國家是要經過漫長的陣痛期,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之中或許真的需要一個強人來領導才能順遂。凱末爾跟同時期的獨裁者們相比已經“節制”許多,但仍有許多在人權標準上不及格的行為存在。從伊斯坦堡的人口結構就能看出端倪,曾經一個多元文化的都會,逐漸蛻變成單調色彩的城市。崇尚多元文化的我,讀到這段時總是有些遺憾跟落寞,但歷史告訴我們,社會包容是“只能共富貴,不能共患難”,放諸各大社會皆然,而民族主義的病毒更讓這種多元消褪的更加無影無蹤。今天歐盟能否堅持其理想,還是要看願意犧牲多少利益了。而本書作者用旁敲側擊的方式,透過講述相關的故事來描繪這段轉型,凱末爾及其主義的成與敗,讓讀者自己去論說。今天土耳其或許已經放棄了其“國父”的建國理念,但這也是意料中事,將近百年前的藥方,是無法再對症了。

裡面有一段故事我頗有感觸的是,當作者說到一位當時土耳其很有名的第一位女性作家哈莉黛,她將自己的小兒子取名Togo,這是源自於東鄉平八郎這位日俄戰爭英雄的名字。那時的日本曾經是“亞洲人”心中的模範,究竟他們是怎麼把自己搞成二戰侵略者形象是很值得玩味的。

另外,值得慶幸的是當年土耳其國家的世俗化,才讓拜占庭的研究開始興旺起來,聖索菲亞大教堂的考古變成了可行之事,真是功德無量。翻開旅遊書,今天在土耳其境內的古典時代遺跡也多不勝數呢。

如果說這是為了吸引人家去伊斯坦堡旅行的話,坦白說它達到目的了,看完之後,就更想去拜訪這座曾經是兩個世界大帝國的古都。可惜,本書的翻譯有些小瑕疵,例如頁107有一段:

“一戰後,英國的戰時首相邱吉爾特別指派他.....

原文:

After the First World War, he was personally appointed by Winston Churchill, then Britain’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war, to manage the delicate situation in Istanbul.

錯的明顯啊。其他語句不通順的就不一一舉例了。但聽說簡體版似乎也沒有更好,有能力的且看原文吧。

 

 

*PS1:有興趣的可以去找HOI4的拜占庭復興MOD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鎮長 的頭像
    鎮長

    鎮長的選民服務處

    鎮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